第26卷增1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26,Sup. 2005年11月TSINGHU A JOURNAL OF EDUCAT ION N ov.2005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①李焰1赵君2(1.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100084;2.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摘要: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量表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七个因素,即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休闲活动。
其中,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2)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常能体验到幸福。
(3)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月均消费上差异显著,而在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幸福感;大学生;影响因素;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5)S1-0168-07一、引言幸福感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对心理健康研究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
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②。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国家的未来。
他们智力水平较高、思维能力较强,情感丰富,内心体验细腻微妙,人生观、世界观趋于成熟。
但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人生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经常出现较大情绪波动。
对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1.被试对某大学658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93份。
其中男生120人,女生473人。
其年级、专业分配情况见表1。
表1被试的年级、专业分配情况分类标准年级专业一年二年三年心理教育中文信息人数19599299127961791912.调查工具调查工具有两个,一个是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见本文第三部分)。
该问卷采用5分量表。
收稿日期:2005-10-15作者简介:李焰,辽宁兴城人,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赵君,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①Gainesville.M ater ialism and w ell-being:A conflicting v alues per spective[J].Jour 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2,(12):23-25.②李焰,赵君.幸福感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22-26./10代表从来没有体验到幸福,/20代表偶尔能够感受到幸福;/30代表有时能够感受到幸福(在50%左右);/40代表经常能够感受到幸福;/50代表总能感受到幸福。
二是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调查。
以一道题目来代表,/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0采用5级评分。
1-5的数字意义与上一个问卷相同。
3.数据处理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PSS 11.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的形成(1)调查项目的收集本次调查项目的收集有三种途径:⑴问卷调查法。
在某大学随机抽取两个班,采用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方法,要求他们回答其心目中幸福生活的标准及在日常生活中令其满意、愉快的事件。
总结他们所列出的事件,将事件按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序。
⑵结构、半结构性访谈。
课题组成员在图书馆随机对34名同学进行访谈。
⑶查阅关于幸福感的中外文献及其相关的量表①。
结合以上三种方法,综合得到48个项目组成的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原始问卷。
(2)项目分析在某大学随机选取三个年级各三个班,共278人,对项目进行预测,以期筛选项目结果,有2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小于0.43,被删除。
其余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57-0.714之间。
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斜交旋转,删除对任何一个因素的负荷量小于0.35的项目,结果有5个项目被删除。
最后问卷包括40个项目。
(3)问卷的信度和效度Cr onbach 系数为0.8653(n=278,P<0.001),说明问卷的信度较为理想。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其构想效度,发现87.8%的项目的共同度在0.50以上。
因为项目的共同度是量表构想效度的标志,所以本问卷的构想效度可以接受。
因此,问卷形成,称为/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0。
2.大学生幸福感状况被试在幸福感上的平均分为3.71,标准差为0.921。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2幸福感调查结果选择频数比率有效百分比110 1.7 1.72467.87.8316327.527.5425943.743.8511419.219.3总数59299.8缺失数1.2总数593100.0由此可见,63.1%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幸福(分数>3),80.6%的学生认为自己时常能体验到幸福(分数>=3)。
9.5%的学生偶尔或从来不幸福(分数<3)。
可见,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
3.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斜交旋转,以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来截取因素。
以项目对其相应因素的负#169#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①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1):56-57.荷量0.35以上来决定项目的归属。
结果发现,40个项目被7个因素解释,累计贡献率达59.89%。
(见表3)表3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构负荷量共通率贡献率负荷量共通率贡献率因素120.83%因素39.13%11.765.65912-.772.66740.753.64721.762.65236.748.6693-.724.6315.676.60222.635.5614.664.5777-.601.5562.603.54927.586.49130.579.53718.352.4689.547.459因素4 5.39%28.482.61432-.846.73138.466.51635.761.60841-.432.56525.554.57013.364.53839.492.654因素213.47%因素5 4.16%10.825.71024-.677.53034.743.65020-.657.57731-.689.614因素6 3.64%37-.659.5808-.787.66533.493.58119.516.57015-.449.51023.478.52126.431.490因素7 3.27%29-.363.55714.831.6896.632.58017-.448.52416.375.645由表3可见,以特征根1以上截取7个因素都是由若干个项目来表现的。
根据各因素的含义,给它们命名。
因素1:自我意识,其高负荷量项目12个,分别为11、40、36、5、4、2、30、9、28、38、41、13。
这些项目与大学生的生理自我、自我评价、自我控制有关,如自己的外貌、举止、对前途的信心等。
因素2:学校学习,其高负荷量项目8个,分别为10、34、31、37、33、15、26、29。
这些项目与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满意度有关,如对专业课、考试制度、大学学习方式的态度。
因素3:人际交往,其高负荷量项目7个,分别为12、21、3、22、7、27、18,其测试内容主要是与人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
因素4:恋爱,其高负荷量项目4个,分别为32、35、25、39。
这些项目包括恋爱观等。
因素5:工作与社会适应,其高负荷量项目2个,分别为24、20,测试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喜欢职业的类型。
因素6:家庭环境,其高负荷量项目3个,分别为8、19、23,主要内容为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
因素7:休闲活动,其高负荷量项目4个,分别为14、6、17、16。
这些项目体现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方式。
可见,简化分析的结果,把40个项目间化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7个因素: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休闲活动。
从这7个因素来看,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既包括学生的自身因素,如自我概念,也包括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关系等。
对各因素的贡献率的分析表明,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充满信心是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关键。
4.大学生幸福感的性别、年级特征(1)大学生幸福感的性别特征#17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增1期)采用均数比较分析,发现女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见表4)。
在各因素得分中,女生在工作方面的得分小于男生,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而在其它六个因素中,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我意识(P=<0.01)和学习方面(P<0.01)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余四个因素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4 大学生幸福感性别差异检验性别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自由度t P 男120126.0715.1985918.48**<.01女473130.2212.603(2)大学生幸福感的年级特征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幸福感总体差异不显著。
在各维度中,学习带来的幸福体验得分差异显著(P<0.01),且出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情况(见图1),大二学生在学习上的得分比较分散,这说明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始分化。
另外,在人际关系、家庭环境、休闲活动的维度上,年级差异均显著,其显著水平分别为.01、.05、.01。
(3)月均消费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根据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笔者把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水平分为1:150元以下;2:150-300元;3:300-500元,4:500元以上。
由表5可知,大学生幸福感在月均消费水平上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总体趋势见图2。
表明,幸福感水平在前三个月消费水平上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但是消费水平最高的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反而是最低的。
另外,在自我意识、恋爱、家庭环境、休闲活动这四个维度上,月均消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表5 月均消费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的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P 组间变异2367.264591.82 3.46**<.01组内变异86779.21507171.16总变异89146.47511四、讨论1.大学生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标准等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是产生形成幸福感的#171#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关键。
如果没有正确的幸福观,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但是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磨难。
他们的幸福观对其行为有直接的支配作用,而其行为的结果又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