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一、体育要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位置18世纪初,法国掀起了一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启蒙运动。

卢梭是这场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作为一名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十分重视教育,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理论是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理论基石。

要准确地把握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必须先了解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教育论的核心是强调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学生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学生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学生自由发展。

卢梭的自然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周围的人们及外界的事物。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在非自然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

“因为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又能圆满配合时,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须与人无法控制的‘自然教育’配合起来,也就是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

”(一)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卢梭在《教育论》中写道,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种教育中,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它可以导致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在这一种教育中,体育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体育可以增强智力。

卢梭指出:“你假如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你应当培养那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

为了使学生良好而敏慧,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喊叫,让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

”也就是说,体育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第二,体育可培养人的意志。

卢梭认为对于青少年“要训练他们经得起他们将来有一天必然要遇到的打击,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也就是说,要磨练青少年意志可以通过体育途径。

第三,体育可以培养优良道德。

这是卢梭从古代欧洲教育家的体育观点中吸取的养料。

他让学生去亲自观察社会,在体育活动中体察人类的苦难和艰辛,因此,“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力去做,而且希望比别人做得好:赛跑时,脚步要跑得最轻快;角斗时,体力要比对方强;工作时,技术要比别人巧;游戏时,要玩的比同伴们好,比同伴们熟,他不想胜过别人则已,如果想胜过别人的话,他就一定要使他优胜的地方能够从事实的本身一眼就看出来,而不必等别人来评判。

”这就是学生在体育中培养出的求实精神。

(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现代体育的影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是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理论,他的核心内容强调,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的物质基础。

卢梭认为,感觉器官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他们在下一阶段发展理智和判断能力打下基础。

因此,他十分强调感官的训练。

例如:他主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锻炼触觉,通过图画、认识几何图形和制图训练视觉的观察能力,借助唱歌和听音乐发展听觉等等。

各种感觉器官必须依存于身体,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各种感官的感受能力。

“要从事一门职业,首先要有从事那门职业的工具;为了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就必须把它做得坚固耐用。

为了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是我们智慧的工具;为了尽量地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健壮。

所以,人类真正的理解能力不仅不是脱离身体而独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们的思想敏税而正确。

”“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们的身体,使他们健壮起来,以便他们长得既聪慧又有理解力。

”所以体育是人聪慧的手段之一,建立于自然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把体育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位置,体育必须先于智育和德育,而且比他们更重要。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导下的体育方法突出强调运用自然的手段锻炼身体。

通常认为,体育手段包括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和利用自然力进行的锻炼。

卢梭在阐述他所主张的体育方法时,身体练习和自然力两方面他都涉及到了,但他更侧重于自然力的锻炼。

“遵循自然,跟着他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它在持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

通过种种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力量;一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加坚实了,这是自然的法则。

孩子在室外受到自然给他的锻炼,这在你看来是倍加危险的,可事实相反,这是在分散危险,在减少危险。

因此,要训练他们经得起将来有一天必然要遇到的打击。

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忍受住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饿和疲劳。

”由此可见,卢梭的自然体育方法包括利用冷水浴、酷烈的气候季节和风雨等自然条件去实现其体育目的。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蕴含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萌芽,由于自然教育强调了体育的重要作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在青少年时期形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到了成年以后可以保持这种习惯。

“受教育者决不会抛弃他在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因为他在童年时期只做他愿意而且喜欢做的事情,等到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习惯的势力是必然会使他更加领略到自由的乐趣的。

活跃的生活、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对他来说是这样不可缺少的东西,以至于如果不许可他做这些活动的话,他是一定会感到很难过的。

他需要大量的空气,需要运动和使身体感到疲劳。

”终身体育理论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从小到老,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进行的体育活动,它强调体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看待和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把现代终身体育理论和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相比较,人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终身体育理论,但不能否认它蕴含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萌芽。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提倡自然主义思想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非常重视把学生体育教育放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首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犹如“水壶与茶杯”的关系。

即教师是个水壶,学生是空茶杯,教学就是把水壶的水倒入空茶杯,学生在教学中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要改变体育教学中的这种不良状况,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方面,要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活动。

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机智、巧妙地创造一种自由、流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气氛,而不是再扮演传统的角色,即由他用权威性的语言告诉学生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把自己融进班级集体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思考;另一方面,要坚持学生自我评价。

使学生真正明了自己学得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应该怎样努力以求上进,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因此,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突出强调了体育在培养一名优秀人才中的首要作用,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更好地进行智育和德育的物质基础。

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

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

在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

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

所以他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

卢梭表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

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

同时,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针对富人的。

卢梭认为,针对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养一些人成为人。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卢梭从其激进的社会政治观出发, 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忠于祖国, 能履行职责的公民。

可是, 在现存的专制主义国家中, 人民的主权被摧毁, 人的天赋自由被践踏, 不平等达到了顶点。

在这种国家中没有公民, 只有专制君主的臣民。

因此, 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自然人”。

这种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 而是社会状态中的自然人, 他们知道如何做人, 如何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而奋斗。

正如卢梭在第一卷中描写的那样:“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

”他还说:“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位置上。

”(二)“自然教育”的作用——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卢梭认为, 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 人生来爱自由, 具有自爱心和同情心。

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

……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 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

他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 让行人碰来撞去, 东弯西扭, 不久就弄死了。

”在卢梭看来: 教育在塑造人的品性方面, 在改变人的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

他在第一卷中写道:“我们生来是软弱的, 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 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 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 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因此, 我们必须使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以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如善良、博爱、怜悯、仁慈等本性, 防止产生一切有害的欲念, 如妒忌、贪婪、仇恨等。

这样就可以达到增进人类幸福的目的。

否则, 便会摧毁儿童的天性, 使他们成为“没有味, 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 乃至烂掉。

”(三)“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卢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 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 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 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