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
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
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


值是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核心和文化指向。

它标示
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模式,也指示着文化发展的选择和路
向。

在价值文化和文化价值研究中,德国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斯·舍勒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关于人类学的
两项成果值得特别关注。

马克斯·舍勒确立了文化价值由低到高的五种标准,即: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
神价值、宗教价值;鲁思·本尼迪在文化构形研究中深入探
索了什么是每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兴趣和情操,并具体化
为文化模式的机制。

她认为,人类文化由各自相当不同的价
值秩序制约着,呈现出多样性,从文化的内部给这些多样性
以规定性的东西,是那个文化的主旋律。

文化之所以具有一
定的模式,就因为文化有它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

我认为,人类学学科的核心价值研究,是当前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学理基础。

人类学的核心价值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学术关联。

人类学的核心价
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对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的文化模式里,都有内
在的、集体无意识性的核心价值。

这种核心价值随着民族的
文化自觉向着一个文明的、自为的方向演进,并不断内化为
民族精神的有机构成。

如果说传统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继承与创新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的话,那
二者就是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的关系。

自在的文化是以传
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感情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们
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

自在的文化是传统的文化。


觉的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
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

自觉的文化是在自在文化中
生长出来的,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之间存在选择、批判、继
承、创新的复杂关系和有机联系,人类文化也必然经由从自
在自发向自为自觉演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明确的指
导思想、壮美的共同理想、昂扬的精神和宽广的胸襟、和美
的社会风尚为内容,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自觉文化的核心构
成。

在民间文化遗产中,有全套的人民的知识、智慧、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情操、爱憎、美善,其内容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

当代文艺史上,民间创作是专业创作的源
头活水。

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挖掘和保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和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与创新的产
物,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民族性、民众性、民生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文化
根基和文化资源。

因此,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
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文化发展强根固本、夯实当下
文化创造创新基石的必由之路。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文艺
是文化的果实、文明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
要载体。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光荣使命的社会主
义文艺,必将朝着光明的目标整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中国气
派的新文艺,成就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艺术风格,创造民族
文化新辉煌。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