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010-015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送审稿)安徽长江河道设计研究院二〇一〇年四月项目名称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委托单位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安徽长江河道设计研究院目录111.11 1.22222233 1.33 1.44252.1556667 2.210101113 2.3131313 2.416 2.51616171820 2.6203213.121 3.2232426282930 3.331313236 3.4374384.13838434452 4.25253545556 4.35656585605.160 5.261 5.361 5.462 5.562 5.663 5.764664 7657.165 7.267附件:1.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铜发改基础函[2010]3号)《关于同意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2.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文件(铜交港[2009]123号)《关于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使用岸线选址的复函》附图:图1 拟建码头工程位置图图2 拟建码头工程所在河段河势图图3 拟建工程附近护岸工程位置图图4 拟建码头工程平面布置图图5 拟建码头工程结构图图6 拟建码头工程区地质图图7 铜陵河段历史变迁图图8 章家洲~天然洲段河床平面变化图图9 章家洲~天然洲段河床横断面变化图图10 拟建码头工程区近岸河床平面变化图图11 拟建码头工程区近岸河床横断面变化图图12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图图13 拟建码头工程区现场照片1概述1.1项目背景江苏旋力集团组建于1992年12月。
2000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改制为“江苏旋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旋力集团新设立益成特钢、旋力钢管、旋力置业等三个专业下属集团,现有二十八家成员企业,三千多名员工。
2008年公司总资产5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销售总额52亿元,利税2.7亿元。
江苏旋力集团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利用沿江滩涂资源、纵深腹地资源及水陆交通便捷等优势,拟在铜陵港永丰港区投资建设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发展港口物流业,稳步提升公司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拟建码头工程初步选址在铜陵河段出口单一段右岸,铜陵国电大件码头上游460m处,占用长江岸线453m,对应东联圩江堤桩号17+320~17+785,建设5000吨级泊位3个,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型式,由码头平台和两座引桥及后方陆域组成。
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使用岸线选址的复函》(铜交港[2009]123号),同意该项目的岸线选址,码头的靠泊能力不得低于5000吨级。
依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07号),受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该码头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工作。
1.2评价依据1.2.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1.2.2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03年)(3)《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1999年)(4)《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2005年)1.2.3规章(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省政府[1991]第25号令)1.2.4规范性文件(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07号)(2)《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3)《安徽省河道及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省水利厅皖水管[2005]107号)1.2.5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划文件(1)《防洪标准》(GB50201-94)(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4)《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报告》(1996年)(5)《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国务院国函[2008]62号)1.2.6参考基本资料(1)《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3月;(2)《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铜陵工程勘察院,2010年3月;(3) 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1:10000水下地形测图及水文测验资料,安徽长江河道测绘研究院,2010年3月;(4) 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1:1000水下地形测图,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9年6月。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受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针对工程建设方案,我院开展了本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工作。
本报告依照《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进行编制,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开展防洪评价工作。
(1)根据防洪评价要求进行实地查勘,收集整理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况、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等相关资料。
(2)根据现有历年来的实测水文、水下地形测量等资料,分析工程所在河段河道演变特点、演变趋势以及拟建工程区局部河床演变特性。
(3)利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在不同典型水文条件下工程涉水建筑物的壅水影响及流速场的改变,从而分析拟建工程对河道行洪、河势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4)利用二维渗流、边坡稳定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工程对所在堤防渗透稳定及岸坡稳定的影响。
(5)结合河道演变分析结论及防洪评价计算分析成果,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所在河段的河势、防洪和相关工程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要求,针对项目建设对所在河段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有关水利工程运行、有关规划工程的实施、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以及其它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6)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提出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利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1.4特别说明本报告除特别注明之外,均采用黄海高程基准,冻结吴淞高程=黄海高程+1.93m=1985国家高程+1.857m。
2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地理位置拟建码头工程位于铜陵河段出口金牛渡至荻港单一段右岸,下游距铜陵国电大件码头460m,对应东联圩江堤桩号17+320~17+785。
(见附图1)2.1.2建设缘由(1)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的需要,在铜陵港永丰港区建设货运码头可以减少货运穿过城区的运输量,尤其可以减少对城区污染较大的散货运输量,因此,建设永丰港区协成码头正是落实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的需要;(2)本工程的建设是适应铜陵县城区东移的规划和解决解决铜陵港永丰港区现有通过能力不足的需要;(3)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铜陵港东部地区企业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的降低。
2.1.3建设规模(1)设计年吞吐量:445万吨;(2)泊位数量:5000吨级泊位3个;(3)平台尺寸:平台长453m,宽25m;(4)设计船型:件杂货5000吨级江海轮,散货船10000吨级海轮。
2.1.4设计高程特征值码头设计高水位:12.78m码头设计低水位:1.04m码头平台顶面高程:13.60m码头位置堤防设计洪水位:13.65m码头汽车引桥梁底高程:12.40~13.80m码头皮带机引桥梁底高程:12.40~19.50m所在堤防堤顶高程:14.80m2.1.5建设方案根据《铜陵市协诚港口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码头工程建设方案,从码头总平面布置、水工建筑物、装卸工艺、施工方案等方面分述如下:(1)总平面布置拟建码头为高桩梁板结构型式,由码头平台、汽车引桥、皮带机栈桥及后方陆域组成,码头采用连片式码头作业平台加引桥接堤的平面布置型式。
码头平台前沿布置在等高线-10.0m附近,与水流流向基本一致,平台长453m,宽25m。
码头作业平台通过两座引桥与江堤相接,上游引桥为汽车引桥,长363.3m,宽12m;下游引桥由汽车引桥和皮带机引桥组成,长367.3m,宽21m。
引桥排架顺水流布置,汽车引桥与大堤采用等高平交。
在上下游引桥之间距上游引桥127.0m平台后沿处设置一座变电所平台,平台尺寸19×27m。
对应汽车引桥与堤防衔接段背水侧堤坡上各设置一条傍堤道路连接后方厂区,道路宽9.0m。
后方厂区按功能分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
近堤侧为生产辅助区,布置有机修间、综合楼、污水处理站及停车场等辅助生产设施,辅助区内设施距堤脚距离大于50.0m;生产区内布置有散货堆场、件杂货堆场及变电所等。
(总平面布置见附图4)(2)水工建筑物拟建码头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码头作业平台、引桥及变电所平台等。
①码头平台码头平台长453m,宽25m,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型式,平台顶面高程13.60m,基础采用φ1000PHC桩和φ1000钢管桩,横向排架间距8.0m,每榀排架设1对叉桩和5根直桩,桩基伸入园砾土层。
②引桥前方码头平台通过两座引桥与堤防及后方陆域连接。
a.上游引桥上游引桥为汽车引桥,长363.3m,宽12m。
引桥采用高桩梁板结构,桩基采用φ1000PHC桩和φ1200钻孔灌注桩,排架标准跨距20.0m,引桥梁底高程12.40~13.80m。
b.下游引桥下游引桥由汽车引桥和皮带机引桥组成,长367.3m,宽21m。
桩基采用φ1000PHC桩和φ1200钻孔灌注桩,排架标准跨距20.0m,汽车引桥梁底高程12.40~13.80m,皮带机引桥梁底高程12.40~18.30m。
汽车引桥与江堤采用等高平交,与堤防搭接处设置钢筋砼桥台,桥台下设素砼垫层。
皮带机引桥采用钢引桥一跨过堤,钢引桥长56.0m,梁底高程19.50m,与堤顶道路净空4.70m。
③变电所平台变电所平台位于码头上下游引桥之间平台后沿,平面尺寸27×19m,每榀排架设4根φ1000PHC桩,排架间距5.0m,变电所基础平台梁底高程13.70m。
④下堤道路对应汽车引桥与堤防衔接段背水侧堤坡上各设置一条傍堤道路连接后方厂区,路面宽9.0m。
下堤道路采用土方填筑,路面结构为30cm厚碎石基层和30cm厚C30砼面层,侧面设置30cm厚块石护坡。
(码头结构型式见附图5)(3)装卸工艺1#泊位配置2台16t-30m门座起重机。
件杂货和钢材的水平运输采用牵引车平板车,散货堆场设备装卸采用斗轮堆取料机,件杂堆场设备装卸采用轮胎式起重机。
2#泊位配置1台1000t/h装船机和1台16t-30m门座起重机。
散货物料从后方堆场经斗轮堆取料机转入引桥皮带机再转入码头平台上皮带机再经移动散货装船机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