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PPT课件


报刊数与报刊发行量逐年增加,全国邮发报纸总数1957 年为1325种、1958年为1776种。报刊品种开始增多,报 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党报系统增添了《红旗》杂志 等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理论机关刊物、党的县委机关报等 新品种,晚报、体育报、企业报、农民报、摄影报等各类 报刊大批问世。广播事业的发展,表现在一大批中等城市 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
此外,《新民报》老报人赵超构总结其在社会主义时期 办晚报的经验,提出了包括“短、广、软”方针在内的有 关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市民报的观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系主任王中在其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提出了党 报的两重性、社会需要、读者需要、按经济区域办报等 新观点。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1
报刊数 量增加
14
收获与意义:是建国以来新闻 界的一件大事。
⑴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解放与更新,冲破了 教条主义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 ⑵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 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 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进一步创新,是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 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5
十年探索时期
6

进行改版工作
年 探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引进国外经验

报刊数量增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家办报
期 大兴研究之风
7
“双百”时期
8
改版 工作
(1)1956年,针对新闻工作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等严重问题, 新闻界掀起了一场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毛 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这次 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并发表社论。 《致读者》正式宣布改版:
9
引进外 国经验 总结以 往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被大量引进到中国 新闻界,成为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在总结中共党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以及杰出的党报工作者胡乔木、范长江、邓拓等 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无产 阶级党性原则、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坚持新闻的真实 性原则、做“人民的公仆”。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
1949—1976
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 1
1956
2 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3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
公营社 会媒体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迅即对中 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新 闻媒体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起一个 以北京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 新闻媒体网。
据统计,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出版 的新闻学著作只有43种。重要的新闻专业刊 物《新闻业务》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被迫 停刊,一些新闻团体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 协会也被迫精停止活动。
15
局限性
“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成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 想,因反右扩大化等原因夭折。 之后,新闻媒体开始成为当时的文化批判运动 的主要阵地。点燃了“文革”的导火线。
1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7
报纸与期刊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 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中共中央1966年5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 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 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13
大兴研 究之风
在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之时,毛泽东于1961年前后 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联系 群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到恢复与发扬,新闻工作者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采写了雷锋、大 庆和焦裕禄等一大批有血有肉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人 物与集体的典型报道。同时,新闻媒体还积极发挥传 承文化、传递知识和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1960年底, 《人民日报》决定部分改版,增强报纸的知识性、艺 术性和趣味性。《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 杂志的“三家村札记”、《人民日报》的“长短录”等一批 高质量的杂文专栏应运而生。
4
采编 合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1950年3、4月 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确 立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 我批评的新闻工作方针。据此,新闻 媒体在形式上实行“采编合一”制度和 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在内 容上逐步确立以经济、政治和思想文 化三大报道为主体,其中又以经济报 道为中心的新闻报道模式。
①扩大报道范围(资,社,正,反,建设,生活);
②开展自由讨论
③改进文风,报纸由4版增至8版;
(2)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在提高报道质量等方面进 行大胆改革;
(3)广播系统的改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纠正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中的某些错误中展开:
①改进新闻报道,扩大取材范围;②开展广播批评;③贯彻双百 方针,开展自由讨论;④办好文艺广播。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电视事业诞生了,中央电视台的前 身——北京电视台以及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天津 电视台在1958年先后建成,至1961年已发展到19家。新华 通讯社明确提出要成为“消息总汇”,并加强与人民日报社 的合作,其各地分社与当地的人民日报记者站合并。
12
政治家 办报
在宣传报道上,反右派和“大跃进”是50年代后期 的基本主题。反右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家办 报”的思想, 要求各省委、直辖市委、自治区党 委第一书记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报纸 和刊物,并告诫“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 不要人云亦云。” 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后, 新闻媒体为之推波助澜,在工农业生产“卫星”报 道中出现了大批假新闻、假照片,以及“异想就能 天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狂热口号,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觉察到这些问题,并多次 强调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要求新闻媒体如实、 公开地报道灾情,“假话一定不可讲”。
包括: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 为中心、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的 公营报刊网;由新华通讯社和1952年9 月14日创建的中国新闻社组成的国家 通讯社网;以1949年12月5日成立的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人民广播电 台网。对于私营新闻媒体,党和政府 自1950年起采用公私合营手段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至1953年基本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