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下回忆往事(教案)

六下回忆往事(教案)

回忆往事(一)分享难忘的回忆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两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挚感情。

2.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3.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1.阅读“阅读材料”,感悟真情。

2.回忆小学生活,记录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3.分享难忘的回忆,感悟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真挚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明确任务1.谈话导入。

导语:不久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亲爱的同学。

在这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往昔的快乐时光。

2.明确学习任务。

(1)学习“阅读材料”中的《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情感。

(2)借助时间轴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研读材料,体会情感过渡: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你的小学生活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的教导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两篇文章,看一看小学生活给两位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研读《老师领进门》。

(1)了解作者。

刘绍棠(1936—1997)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代表作品有《京门脸子》《蒲柳人家》《青枝绿叶》等。

(2)读文章,识记生字新词,把文章读通顺。

◆认识生字:后殿(diàn)生涯(yá)描摹(mó)娓(wěi)娓动听衣襟(jīn)念叨(dāo)戛(jiá)然而止开窍(qiào)◆辨别多音字:shènɡ(盛大) hē(喝水)盛喝chénɡ(盛饭) hè(喝彩)◆理解词语:[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串讲]语文教学中逐字逐句解释课文的意思。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引人入胜]引,引导,吸引。

胜,胜景,美妙的境界。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3)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回忆了“我”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受到文学的感染,在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尊敬、热爱和感激之情。

(4)梳理文章结构。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进入邻村小学读书,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回忆往事,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部分(第13—14自然段):写启蒙老师对“我”的恩情让“我”终身难忘。

(5)理解重点句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明确:这句话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老师的启蒙教育的感激之情。

2.研读《作文上的红双圈》。

(1)朗读文章,圈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巡视课堂,相机点拨。

◆认识生字:征(zhēnɡ)文矜(jīn)持寂(jì)静贼(zéi)刊(kān)物鼓励(lì)折腾(ténɡ)轨(ɡuǐ)道◆运用多音字:折——调皮的弟弟在我的书桌上瞎折(zhē)腾,把我今天刚买的铅笔弄折(shé)了。

他广博的见闻和深刻的思想让我深深折(zhé)服。

◆理解词语:[矜持]①拘谨,拘束;②庄重,严肃。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折腾]①反复做(某事);②翻过来倒过去;③折磨。

(3)齐读文章,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讲述了“我”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

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一名作家。

(4)交流讨论本文抒发的情感。

预设:本文所讲述的故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出现,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明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5)梳理文章脉络。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在学校举办的“红五月”征文比赛中投了稿。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我”的《补考》得到老师的赞许,后来被正式发表,以及“我”由此开始创作,成为作家。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我”对老师、母校的感激之情。

(6)思考问题。

作者为何说“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明确:因为在人生道路上,有时看似偶然的一件小事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偶然的事会产生必然的影响。

文中的“我”便是从一个小小的鼓励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因为老师的红双圈,“我”增强了自信心,并最终成为一名作家,所以作者这样说。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篇文章,感悟小学生活的美好,体会老师的恩情。

4.教师小结。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中的文章,从作者书写的关于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或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不舍,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真挚感情。

三、回忆过去,分享快乐过渡: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啊,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

让我们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快乐吧!1.填写时间轴。

(1)了解什么是“时间轴”。

预设:教师出示一幅典型的时间轴,引导学生了解时间轴的形式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填写时间轴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录我们过去值得回味的点点滴滴。

明确:时间轴最主要的特点是记录的时间必须准确无误且有顺序;记录的事件要有意义、有代表性,不是记流水账,也不用记录烦琐小事。

(2)引导学生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分组交流回忆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填写时间轴。

方法指导: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填写,纵向的时间轴一般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记录从过去到现在自己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横向的时间轴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记录从过去到现在自己印象最深的人或事;②时间轴上记录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片,最好是文字和图片相结合;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制作电子时间轴,这样就能记录下一些有趣的视频、音频等;③时间轴上记录的内容可以从一年级一直记录到六年级,也可以每个年级单独用一个时间轴。

(4)学生自主设计、填写时间轴,在班级展示,评选出最美时间轴。

2.分享难忘的回忆。

过渡: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填写的时间轴来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一起来感受小学生活的难忘和有趣。

(1)明确要求。

要求: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2)确定分享的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以填写的时间轴为基础,自由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其他学生分享。

(3)指导方法。

①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述。

明确:不论是分享某个人、某件事,还是某个物品,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述,不能杂乱无章,毫无条理。

如分享一件有趣的事,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发生)、经过(发展)、结果六要素讲述完整。

我们可以先将这件事写下来,再讲给同学们听。

②引导学生把要分享的内容讲得清楚、生动。

明确:难忘的经历离不开人和事,要注意讲述当时自己的神态、行为、语言和心理以及当时的场景。

③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举止大方,富有情感,能调动大家的情绪。

(4)学生自由交流,分享难忘的回忆。

①分组讲述,教师引导学生先构思,再有条理地讲述。

②教师提示要求,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师:大家要注意倾听,等同学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同学在台上的讲述提出建议和意见。

(5)引导学生把印象最深的内容记下来,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四、活动总结,提高认识小结:这许许多多难忘的成长经历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正是有了这么多难忘的经历,我们才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感谢母校让我们对校园生活有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二)制作成长纪念册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明确要求。

2.回忆小学生活,搜集、整理资料,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做准备。

3.掌握编排成长纪念册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4.学生合作制作、展示成长纪念册,评选出优秀作品。

重点难点1.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来珍藏小学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研读材料,掌握方法1.谈话激趣,了解成长纪念册及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

导语: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大家必定会依依不舍。

为了珍藏这份美好的记忆、给母校留下永久的纪念,老师建议大家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把珍贵的点点滴滴汇集成一本成长纪念册。

(1)教师简单介绍成长纪念册。

明确:顾名思义,成长纪念册即记录下成长过程中值得纪念的点点滴滴,留下成长的足迹。

(2)指名说说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意义。

示例: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不仅是对已逝的时光的珍惜,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

许多年后,当我们都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成长纪念册将见证和连接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过渡:怎样制作成长纪念册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本上的内容。

2.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材料,初步了解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要求和步骤。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具体方法,记录疑问。

4.教师解答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具体方法。

(1)掌握搜集、筛选资料的方法。

①指名读课本上列举的示例,教师课件出示。

◇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等◇各种获奖证书、奖牌(复印件及照片)◇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示例,总结这些示例的特点——最能反映小学生活的、有代表性的资料。

②出示学生填写的时间轴,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可以选择哪些资料。

预设:时间轴上记录的内容都很有意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可以作为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自主选择。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选取的资料内容不能太片面,要涉及课堂和课外、校内和校外、老师和同学、同学之间等多个方面。

示例:同学和老师的笑脸、运动会上同学们拼搏的身影、某次活动中精彩的瞬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某次家庭作业、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或者一件事等都可以作为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资料。

(2)掌握给资料分类的方法。

①了解给资料分类的必要性。

预设:学生搜集、筛选的资料涉及多个方面,显然是杂乱无章的,要想使这些零碎的资料更好地呈现在成长纪念册中,就要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