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七)第七章 组织一、名词解释:1、组织2、组织文化3、组织结构4、集权5、分权二、单项选择题:1、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A 、管理层次复杂化B 、组织结构扁平化C 、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 、锥型结构更受欢迎2、 斯隆模型指的是( ) A 、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 直线职能制 D 、事业部制3、 在企业中,财务主管与财会人员之间的职权关系是( A 、直线职权关系 B 、 参谋职权关系C 、既是直线职权关系又是参谋职权关系D 、都不是 4、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A 、越大 B 、 越小C 、 不变D 、不一定5、 管理人员涉及组织的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各个管理部门和岗位,规定他的责任和权利。
这 些工作称为( ) 职能分析 B 、管理规范设计C 、组织结构设计D 、协调方式设计6、 上级把权力或职权委任给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组织过程是A. 、授权 B 、 劳动分工 C 、管理幅度 D 、分散7、 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A 、 直线制B 、矩阵制C 、事业部制D 、职能制8、 职能制的优点是()A 、权力集中B 、命令统一C 、解决主管负责人对专业指挥的困难D 、决策迅速 9、 对于规模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A 、职能制的组织结构B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C 、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D 、矩阵式的组织结构10、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 、组织的精神B 、组织的价值观C 、组织哲学D 、组织行为准则E 、组织道德规范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包括( )A 、企业的生命周期B 、市场份额A 、 ()C.技术D 、环境E 、组织的规模2、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A 、实践性B 、独特性C 、可塑性D 、综合性3、 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有( 五、简答题:六、论述题:1、何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如 [ 本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组织:通过组织要素确定相互关系,从而使之有序化的过程,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和相对 静态的社会实体单位的统一。
2、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及其成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共同信仰、行为方 式与规范、思维模式以及物质表现的总和。
3、组织结构:是按分工、协作、隶属关系所构成的有序的结构总体。
4、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中较高层次上一定程度的集中。
5、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中较底层次上一定程度的分散。
二、单项选择题:1、B2、D3、A4、A5、C6、A7、 C8、C9、B10、B1、 2、 3、 4、 5、 组织结构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授权应遵循哪些原则? 试述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 . 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简述事业部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
A 、结构比较简单B 、责任和职权明确C 、作决定较容易和迅速D 、减轻了上层主管人员负担4、 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A 、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B 、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C 、会岀现多头领导D 、部门之间活动不协调 5、 矩阵组织的弱点有( )。
A. 稳定性较差B. 多头领导C.适应性不强D.灵活性不够E.部门之间难以协调6、 过分集权的弊端,除了会降低决策的质量外,还会造成()A 、不利于政策的统一B 、阻碍信息的交流C 、降低成员的工作热情D 、助长官僚主义四、是非判断: 授权与分权都是将权力下放,二者没有区别。
在组织运行中分权较集权有效。
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按统一的标准模式设计。
矩阵结构是现代企业的最佳组织结构。
战略决定结构。
现代组织更倾向于 “扁平化 ”,科层组织已经过时了。
E 、分工较细 ()。
1、 2、 3、4、5、6、三、多项选择题1、ACDE 2 、ABCD 3、ABC4 、ABCD5 、AB6 、BCD四、是非判断:1、不正确。
授权不等于分权,授权并不是将权力放弃或者让渡,授权者可以将权力收回和重新授出,而分权是决策权在较底层次上的分散。
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权以分权为前提。
2、不正确。
集权和分权的有效性是相对而言的,在有的环境中集权更有效,而在另一些环境中分权更有效,并无绝对的标准。
3、不正确。
组织结构设计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统一的标准模式,它受组织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组织的规模、战略、环境、技术和权利控制等因素影响,不同组织其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组织结构设计不能以标准模式设计。
4、不正确。
权变观点认为:没有最佳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当时的环境。
任何结构形式各有其适用条件,矩阵制适用于需要对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映的企业。
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是最佳结构。
5、正确。
企业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保证,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组织结构。
6、不正确。
由于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现代组织倾向于由金字塔式传统层级结构向扁平式的结构转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提高效率,实际上未必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而科层式的制度对于例行公事和单纯的业务能够发挥极高的效率;扁平化也是建立在科层结构之上。
所以扁平化和科层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五、简答题:1、答:每一组织内外的各种变化因素,都会对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产生重大的作用。
(1)、组织的规模(2)、组织的战略(3)、组织的环境(4)、组织的技术2、答:(1)、重要原则:要使下属认为被授予的权限是该层次比较重要的;(2)、明确原则:要向被授予者明确其责任、目标及权力范围;(3)、适度原则:授权既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又要保证不失去控制;(4)、不可越级授权原则:以免扼杀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导致机构混乱。
3、答:组织权变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组织结构,一个好的组织结构能够实现任务、组织以及人员等三者的最佳配合,能够满足成员的需要,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用单一的模型解决组织设计问题。
有效的组织设计依赖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结构、技术等。
(1)、环境于结构:有两种结构——机械的和有机的,稳定的环境中的结构是机械的,急剧变动中的组织结构应是有机的。
(2)、战略于结构:组织的结构要符合组织的战略,新的战略将导致内部结构的变化,否则战略将归无效。
(3)、技术与结构:一定生产过程要由一定自制结构来保证,组织结构必须适应技术,大批量生产成功的公司倾向于采用机械性的管理系统,不属于大批量生产而成功的公司倾向于采用有机的系统。
4、答: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觉和理性的文化,具有特定的功能:(1)、自我内聚的功能:组织文化通过沟通职工的思想,使之形成对组织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使职工的集体意识大大加强,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同组织整体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自我改造功能: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组织本身及其成员产生强大的作用力,改变其原有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建立适应组织运转所需的观念和模式。
(3)、自我调控功能: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软性文化,对组织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内化过程,形成一套自我调控机制,调控、规范和操纵着组织的管理活动和事物活动。
(4)、自我完善功能:组织文化的积淀、形成的过程既是其本身的不断辐射、反馈、强化,随 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优化的过程, 也是在其深化和完善过程中持续推动组织自我完善、 我发展的过程。
(5)、自我延续功能:组织文化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一旦固化成型,不会轻易的改变 和消失,相反会在对自我的不断认可、强化和修缮中延续和保持下去。
5、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其管理原则是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即在集中领导下进行分权管理。
企业按产品、地区或经营部门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
该项产品或地区的全部业务,从产品 设计直到产品销售,全部由事业部负责。
各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 单独核算。
高层管理者只保留 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以及监督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事 业部的经理根据企业最高领导的指示进行工作, 统一领导其所管的事业部和研制、 技术等辅助部 门。
其优点是: 有利于公司的最高层摆脱日常行政事物, 致力于公司的战略和长远规划; 有利于增强 各事业不领导人的责任感, 增强公司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和事业部的协作; 有 利于锻炼和培养管理人员。
不足:一是容易产生本为主义,各自为政。
二是由于各事业部均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成管理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增多,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上升。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合经营规模大, 产品种类较多, 生产工艺差别大, 市场分布较广且变化较快 的大型企业。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组织结构设计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2) 项目, (3) (4)、配备职务人员:根据业务工作的性质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人员及其 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5)、规定职责权限:明确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对管理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 成绩的标准。
(6)、联成一体:明确各单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把整个组 织连接起来,协调运作。
,势必造 、确定组织目标:在综合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目标。
、确定业务内容: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业务管理工作 并按其性质适当分类。
、确定组织结构:设计各个管理层次、部门的责任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