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基本理论
ORC的基本理论
1、ORC的发展
2、ORC的系统构成及原理 3、ORC的特点 4、目前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5、ORC应用领域 6、ORC投资估算 7、ORC、汽水朗肯循环、kalina循环的比较 8、十二五简介及发展实施规划
ORC的发展
ORC的定义:ORC(Organic Rankine Cycle)——有机物朗肯循环 是以有机物代替水作为工质,回收中低品位热能的朗肯动力循环
动力循环的初参数,但是终参数的提高及冷凝系统设备的
复杂化,也对其应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发电量比较: 通过比较可知: 当汽轮机进口压力高于 6MPa时,Kalina才体现出 发电优势 商用Kalina循环工作压力一 般7-8 Mpa,即: 理论上,Kalina发电量可以达 到9000—10000kW 实际上,蒸汽循环发电 量可保证7000kW以上
ORC应用领域
工业余热: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 温度范围70~300℃,废气,废水
产能5000t/d水泥生产线,尚未利用的150℃左右余热烟气(如窑尾电收尘器入 口),新增发电量1000kW,提高发电量10%-12%,690余条(2010);
在冶金和钢铁企业,可回收钢铁企业的冲渣废热水(80-90℃),可以为每个 企业带来MW级的电能; 在电力行业,存在许多需要减温减压的蒸汽,如锅炉连排水余热回收潜力 巨大; 有色金属冶金,电解铝低温烟气。
国外发展历程: 研究最早始于1924年 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开始广泛工程应用:以色列Ormat,美国UTC 国内发展历程: 最早始于80年代,天津大学,双螺杆膨胀机 80年代——二十世纪末,仅有少数高校,进行理论研究
二十一世纪,大量高校开始理论研究,热工专业老牌名校具备实验能力 工程应用尚属空白,仅西藏地热发电,采用Ormat的ORC技术
Kalina与汽水朗肯循环对比
系统比较:
蒸发
冷凝
由系统图可知:
由于氨水二元混合工质的采用,Kalina循环冷凝部分设备更复杂。 由T-S图可知:Kalina循环平均蒸发温度更高,相比蒸汽循环,热源损失较小
Kalina循环平均冷凝温度更高,相比蒸汽循环,冷源损失较大
通过系统及循环理论比较: Kalina循环相比蒸汽循环并不具备完全优势,虽然提高了
蒸发温度比较:
水临界温度:373.95℃
有机工质临界温度: R123: 183.68 ℃ R245fa: 154.01℃ 正丁烷:151.98 ℃ 正戊烷:196.55 ℃
常用ORC有机工质临界温度均低于200 ℃,对于余热发电系统,一 般不采用超临界循环,因此: 当余热热源温度300~350 ℃时,ORC系统最高蒸发温度不超过200 ℃,蒸汽系统可在200~250 ℃之间选择蒸发温度
发电机
冷 凝 器
冷 凝 器 工质泵
风机
锅炉给水泵
循环冷却水泵 油泵
循环冷却水泵
由于有机工质物性特点,ORC系统采用径流式汽轮机 ORC系统蒸发器一般针对液相热源设计,因此,若余热形式为烟气,通常需 要设置导热油锅炉,将热源形式进行转换 ORC系统无射抽设备,系统背压运行
系统净发电效率比较: ORC系统:适用于250 ℃以下热源,效率5%—20% 蒸汽系统:适用于300 ℃以上热源,效率20%—25% 系统自用电率比较: ORC系统:机组7%左右,系统20%左右 蒸汽系统:约为7%左右 系统安全性比较: ORC系统:若采用丁烷、戊烷等烷烃类作为系统工质,需考虑防爆要求
ORC机组——1.2万~1.3万/kW(蒸发器、冷凝器、汽轮发电机组、工质泵) 普惠280kW机组,离岸价:43万美元 增加辅助配套设备(水泥行业——中间换热器——热水型低压热水锅炉) 投资增加——1.7万~1.8万/kW 如果ORC机组设备实现国产化,成本降低——万元以下/kW
投资回收期3(设备国产,有效利用原系统风机水泵及冷凝系统)-5年
200kW Kalina 机组,相对发 电量,设备构 成复杂,占地 面积庞大。
注:热源为热 水,若为水泥 窑烟气,还需 增加中间换热 器,将余热形 式从烟气转换 为热水,设备 投资、系统复 杂程度将进一 步增加
十二五简介及发展实施规划
十二五简介: 题目:低温热源发电装置的研制 合作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经费分配:国拨专项资金400万,中材150万,七〇三所250万,中材自筹配 套850万 目标:针对150℃左右水泥窑余热烟气及水泥窑筒体辐射余热,采用200kW 径流式汽轮机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系统发电量150~180kW,系统效率达 到6%~8%。
(2)“三泵”泵耗较大,自用电率较高: 在应用ORC时应尽量利 用原有系统中的水泵或风机。 (3)系统只能背压运行:尚无专用抽真空设备,工质物性决定。
(4)有机工质T-S曲线
(a)干工质
(b)绝热工质
(c)湿工质
ORC多采用干工质或绝热工质,低过热度,无液击
目前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国内研究情况: 工程应用: 目前国内ORC仅应用于西藏地热发电,工业余热领域尚无ORC应用 高校研究: 仍以理论计算为主,实验较少。 热源温度70~250℃,ORC系统理论循环效率5%~20% 工质主要选择:R245fa、R142b、R134a及R123等 具备实验能力的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浙江大学均采用涡旋式膨胀机 北京工业大学采用单螺杆膨胀机 作坊式的实验平台,系统效率低于10%,膨胀机内效率60%左右
蒸汽循环压力1.25MPa
Kalina循环发电量优势的讨论: 应用情况:Kalina循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80,90年代少量应用于工程 实践,本世纪未知再有新建,且已投运电站也大部分关停,据知,至今为 止尚在运行的仅部分冰岛地热电站。 学者评价:由于设备构成的过于复杂,Kalina循环实际应用情况远没有理 论计算那么优秀。 投资评价:商用Kalina循环投资1.4万元/kWh以上,目前蒸汽循环的一倍以上 讨论:用超过蒸汽循环一倍的投资,得到并不能保证的发电量提高10~20%
ORC与汽水朗肯循环的比较
同以朗肯循环作为理论基础
t
2
1 4
3
s
1—2 工质在蒸发器中定压吸热,变为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过热蒸汽 2—3 蒸汽通过透平,绝热膨胀做功,输出动力 3—4 透平排出乏汽在冷凝器中定压冷凝为液态 4—1 液态工质通过泵绝热压缩,进入蒸发器,如此往复循环
工质不同
蒸汽动力循环:水 ORC:有机工质,如R245fa、R123、正丁烷及正戊烷等
针对300~350℃余热资源:
ORC系统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130~170 40 蒸汽系统 200~250 40
通过比较可知,蒸汽系统由于具有更高的蒸发温度,所以系统 循环效率更高,更适用于300~350℃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
ORC适用的范围
比较可知: 有机工质气化潜热更小,即1’-2’<1-2 有机工质不需要较大的过热度,以保证工质 在透平做功过程中,避免“液击”发生,即 2’-3’<2-3 结果:当余热资源温度150~250℃时 ORC系统,依然可以保证蒸发温度130~170 ℃ 蒸汽系统,为保证传热温差与过热度,蒸发 温度120~130℃ 当余热资源温度低于200℃时,由于蒸发温度、 压力过低已不能利用现有常规形式汽轮机实 现动力循环。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涡旋式膨胀机
问题:严重的机内泄露
北京工业大学:单螺杆膨胀机
问题:行星轮变形
容积式膨胀机
天津大学(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双螺杆膨胀机
问题:轴端密封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至2009年为止,ORC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已达160万千瓦 世界范围ORC系统设计安装企业十余家,以奥马特为代表 到2009年3月为止,Ormat装机容量已超过1200MW,数量超过2600座 美国UTC,在74℃热源温度下,稳定发电效率8.2%
冷凝温度比较:
ORC系统:无真空维持设备,故系统只能采取背压运行方式 蒸汽系统:通过射水抽气器,维持系统真空度
冷凝温度(℃) R245fa R123 正丁烷 正戊烷 水 40 40 40 40 40 冷凝压力(Mpa) 0.25 0.15 0.38 0.12 0.007
由于射水抽气器的采用,蒸汽系统同样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冷凝
3 1’ 1 2’ 3’ 2
针对250 ℃以下余热资源,更适宜采用ORC系统进行回收利用
针对不同热源温度,比较两种系统理论性能
系统设备比较:
蒸汽系统:
发电机 余热烟气 轴流式汽轮机 循环冷却水 余 热 锅 炉 射 水 抽 气 器 导 热 油 锅 炉 蒸 发 器 余热烟气 循环冷却水
ORC系统:
径流式汽轮机
研究关键:工质、膨胀机
ORC的系统构成及原理
发电机 透平 余热流体 冷却水 蒸 发 器
冷 凝 器
泵
工质泵
冷却水泵
4—1:工质在蒸发器中定压吸热 Nhomakorabea1—2s:工质在膨胀机中理想膨胀做功
1—2:工质的实际做功过程 2—3:工质在冷凝器中定压放热
3—4:工质在工质泵中压缩过程
ORC的特点
(1)蒸发侧形式多样:70—300℃范围的余热资源均可利用 针对不 同热源形式,取热方式多样。
发展实施规划:
指导思想:尽快实施,掌握应用 目前能够与亟需解决的问题:
1、热源参数的确定与选取
2、中间取热装置——热水锅炉 3、ORC系统的接入
未来愿景:
采用成熟机组,在水泥线上进行应用,速度快,领先优势,掌握ORC 机组与水泥线的配合。
重点攻关有机朗肯径流式汽轮机的研制,逐步掌握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
系统升级,由水泥行业走向外行业,将ORC机组向更多工业节能领域推广。 透平形式升级,研制双螺杆膨胀机。
发电系统底层循环:用于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内燃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