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高杜甫完整知识讲解

登高杜甫完整知识讲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其作品有《春夜喜雨》、 《蜀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杜甫草堂
人称“诗圣 ”,文为“ 诗 史”。
潦艰百万不无渚风 登
倒难年里尽边清急 新苦多悲长落沙天

停恨病秋江木白高
浊繁独常滚萧鸟猿 酒霜登作滚萧飞啸
杜 甫
杯鬓台客来下回哀
登高 杜甫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 ,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 ,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其人
⑴读书游历时期 (35岁以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⑵困守长安时期 (35-44岁)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代表作: 《兵车行》、《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清)杨伦
登高
杜甫
闻一多的评价: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 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 甫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 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 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 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 沉郁顿挫,被称为“诗 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 五百字》、组诗“三吏”、 “三别”。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 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 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 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 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
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 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 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 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 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 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 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 尾 多联灾多病,艰今难天苦又恨独繁自霜登鬓临,高潦台倒。新停浊酒杯。
真恨命运多艰难 ,两鬓白发又增添 ;穷途潦倒心意冷 , 因病戒酒不举杯。
研讨思想内容
?一、前两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 连出现哪六个意象?渲染了秋江景物 的什么特点 ?
答:(1)作者描写了迅疾的秋风、 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 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 盘旋的水鸟。无边的落叶,滚滚而 来的江水等景物。(2)渲染了一种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 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Fra bibliotek疾苦,笔底波澜。
这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
知人论世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 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势而起,相互 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 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 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 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 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 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 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 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 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 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 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他看到最 高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写下了《兵车 行》和《前出塞》;他看到了唐玄 宗和杨氏姐妹的荒淫无度的生活, 写下了《丽人行》。
?而在天宝十四载 (755)岁末(安史之乱 前夕)写成的传世名篇 《自京赴奉先县 咏怀五百字》 ,更表现了他深广的忧 愤:他以“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控诉了统 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揭露了 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 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 来——他已走上了 现实主义的广阔道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 来到京城长安。他满以为从 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奉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实 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出处同上)的政治抱负, 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 济条件也日益恶化。 由于在奉天县令 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 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 客”,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 点施舍来维持生计。他满含辛酸地写 下了这种生活的情状:“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 辛。”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 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 来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
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的氛围。
意象分析
风急
天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 飞回
“猿啸哀、鸟飞回”就是 包含作者在内的千千万 万个流离失所者的真实 写照
意境肃杀凄凉
寓情于景,萧索惨淡 的画面照出诗人内心 的凄惨,哀猿的啼叫 暗示着作者的悲苦。
意象分析
落木 无边 萧萧 下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使诗人引起韶光 易逝的感觉;或许又会加重诗人的乡愁,长 年漂泊的生涯何时了?
⑶陷贼和为官时期 (45至48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⑷漂泊西南时期 (49 岁以后)
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 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令诗人超越 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优秀的人物的不幸 遭遇,不禁“怅惘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 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孤旋 独, 无说 依明飞 。它鸟
无 处 —— 停 息在 ,空 比中 喻盘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 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 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