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构研究报告

机构研究报告

机构研究报告篇一:如何读机构的研究报告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工具篇)大家可能经常看到我在博客中引用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今天就来谈谈研究报告这个法宝.记得我在<A股基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文中介绍一个观点:机构正在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力量.它们控制的筹码占A股优质筹码的大多数,所以A股由他们说了算.关于这个观点,我今后还有发表文章<黑马白马化,白马妖魔化>,这是后话.机构成为投资的主力,那么谁来控制机构的资金流向呢?很多人会说是基金基金,操盘手,投资总监等.这话没有错,可是如果我们把问题总结到这里,你会发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只有用老鼠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除非你和这个基金经理们是亲戚朋友,他们告诉你信息你才可以赢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而是法律也打击.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以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大脑里面的东西提前知道呢?答案是:有!技术派的答案是:技术分析.基本面派的答案是:研究报告.我是两派都用,但是更倾向于后一派.事实在,在国外,如华尔街,王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引导着市场资金的流向.如果分析师集体看多哪个行业或者公司,那么股价不涨也难;如果看空,那么很可能爆跌.这就是机构主导的成熟市场下,分析报告在股市中的价值.很多人如果还用过去那种散户时代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研究报告,主观的以为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都是为了"托"儿,那就大错而特错拉.机构时代,散户根本不是机构眼中的博弈对象.在A股中,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投资部门等,没有一个不去研究主流机构的研究报告的.他们可能不读报纸,可能不听新闻,但是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的王牌机构的晨会报告和研究报告他们不能不看.这些A股投资机构的大佬们会在研究报告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报告在引导在机构资金的流向.这些研究报告分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具体又分为证券公司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基金公司投资报告,私募基金投资报告,保险公司投资报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报告,银行投资部门研究报告等.一般情况下,后几种报告的保密性很高,对外部的流动性也很低,基本上服务于圈内人甚至自己部门.我们能经常购买经常看到的是前两种居多,即券商研究报告,和部分基金公司研究报告.下面详细谈券商研究报告.券商研究报告是所有报告中流动性最高的,对外部具有开放性,可以去购买,对自己的客户(开户的人)基本上开放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也阅读这些东西,但是觉得实用性不强,比如某个券商给某个股强烈推荐的研究评级,该股却不涨反而大跌.这样的例子很多,于是一部分人就不再信任研究报告,甚至骂研究报告.这正是我要给大家纠正的.对付研究报告,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一定要详细阅读,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来使用,这样就会很有效.首先我们来逐个来分析券商研究报告的特点:中金证券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在业内是首屈一指,武林至尊.中金公司最大的特别是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它的分析报告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宏观政策的分析和对大盘股行业龙头的分析,也就是说,中金的报告在战略上在投资策略上和宏观走向上是最有实力的,也最被各大基金经理重视.看中金就看它的宏观和大势分析.中金的研究报告分量是很重的,举个例子,中国人寿刚上市的时候,招商证券非常看多,给出的目标是一年60三年90的目标价,中国人寿应声大涨,最高于2007.1.17冲到49.48元,当天接近涨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市场传言中金公司要出研究报告唱空人寿,人寿于1.17下午就从涨停的位置下滑,拉出一个大阴线,从此人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熊市.这里中金和招商谁对谁错谁的水平更高,我们姑且不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金和招商的市场号召力.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可能中金公司配合某些机构建仓吧,故意打压中国人寿股价,要不然为什么没过几个月,中金又突然来个180度的转弯,突然出报告强烈推荐中国人寿呢?难道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人寿创造的价值就足以让中金来个这个大的转弯拉.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机构研究报告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相对中金的政府背景和宏观分析,招商证券的特色在于市场分析,它是绝对的市场派,在牛市中,招商证券的胆量是最大的,也是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最多的证券公司,所以在牛市中一定要强烈的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对中国人寿的把握具有非常好的判断力,它那篇<中国人寿:一年60三年90>的研究报告,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战例.最近,招商证券关于中国神华目标价100的研究报告也是业内第一个提出的.比起国际投资银行给予中国神华H股101元的报告还早几天呢.招商证券关于中国船舶320的目标价也正在成为现实.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读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更让人敬佩的是招商证券研究团队的人很勤奋,他们发表研究报告的很快也很多,非常及时.很多大盘IPO新股的研究报告都是他们最先发表的.这是一个足够让我们骄傲的研究团队!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国泰君安是老牌的券商,它和其他券商不一样,这个券商的研究报告很稳.对很多公司给予的评级没有招商证券激进,甚至还有中金公司激进.它的特点就是给予新股的研究,无论什么新股,国泰君安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价模式.有一点不好,国泰君安吸引了很多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这一点可以从新股上市首日的成交明晰上得到印证,所以国泰君安把新股首日的价格给予的都很高,这是明显的利益关系,让人很反感.但是,它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投资策略报告还是不错的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这又是一个勤奋的研究团队,多产而又优质.它的研究报告质量属于上等,但是它的投资策略特别是月度投资策略值得重视.他们投资研究部门高级分析师桂浩明关于宏观的分析也很中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国信证券是我最近才开始重视的,它的特点很象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激进.值得重视其他还有很多证券公司,都有研究报告,不在一一详细说,还有几个值得重视的是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联合证券研究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报告,广发证券研究,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光大证券研究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等等.具体特色也都差不多.一般我最看好的,也就是我每天必然看的研究报告,我按照重要性是如下分类的:中金研究报告首先看,接着看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然后看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其他的有时间就看,没有时间就浏览一遍还有一点要注意,最值得重视是券商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比如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一看就可以明白整个行业的篇二: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报告教育第三方评价分析报告一、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内涵解读第三方教育评估即由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之外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对高校的办学资格和教育教学水平等进行的评估活动。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开展评估活动常常以接受业务委托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为委托人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第三方评价区别于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第一方评价,也不同于以“学生、督导、校领导、同行的内部评价为主”的第二方评价,主要通过利用专业化工具完成评价内容选取、评价指标设定、数据采集及处理、大数据结果分析等活动,提高了评价标准的全面性、评价技术的先进性、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在我国自兴起已经历近20年,具有中介性、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的特点及信息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对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作用,在高等教育决策、质量管理方面以及信息流动中的导向作用。

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政策梳理(一)高等教育评估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部分省市随即启动了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我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由国家教委颁布,这一法规就高等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确规定。

1994年起,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相继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水平评估三种形式。

XX 年,教育部将这三种评估形式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XX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起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并成立评估中心,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XX年,全国共有39所大学发布了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在委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进行专业测量和评估的基础上完成的。

XX年8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118号文件《关于继续试点部分高等学校编制发布的通知》,明确了25项支撑数据,前24项非常明确,包括生师比、生均图书、应届本科生就业率等内容,第25项则为“其他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支撑数据的明确与统一便于对各高校本科教学实力进行对比,推动各高校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其长效性而言,这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大有裨益。

年份19851990XXXXXX政策特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关于继续试点部分高等学校编制发布的通知》政策文件《关于开展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总体来看,高等教育评估以保障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进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发展阶段本科教学质量是重点关注内容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参与度日益提升日益重视数据支撑与挖掘(二)职业教育评估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教育,承担着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任务。

但职业教育目前单一的学校内部评价已经阻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建立第三方评价是破除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XX】6号)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

要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

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XX】9号)指出: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吸收企业等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XX年,根据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XX-2018年)》,我国将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XX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XX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