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A.遵医嘱给药B.给药途径要准确C.给药时间要准确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B.放阴凉处C.装密封瓶中保存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E.应有明显标签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A.蓝色B.红色C.黑色D.绿色E.黄色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A.氨茶喊B.苯巴比妥钠C.泼尼松(强的松)D.胎盘球蛋白E.青霉素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 口服B.外敷C吸入D.皮下注射E.静脉注射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A.股动脉内侧0.5cmB.股动脉外侧0.5cmC.股神经内侧0.5cmD.股神经外侧0.5cm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A.超声波发生器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D.晶体换能器E.电子管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A. 30℃B. 40℃C. 50℃D. 60℃E. 0℃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A.静脉痉挛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E.针头刺入皮下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A.0.5L/minB.1-2L/minC.2-4L/minD.6-8L/minE.8~10L/min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A.臀部动脉B.臀部静脉C.坐骨神经D.臀部淋巴E.骨膜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A.贵要静脉B.耳后静脉C.额静脉D.枕静脉E.颞浅静脉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A.盐酸异丙嗪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16.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20~50UA.10UB.40UC.80UD.1OOUE.150U17.链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A.0.25UB. 2.5UC. 25UD. 250UE.2500U18.接受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患者出现轻微反应时,护士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立即停止注射,迅速给予抢救处理B.立即报告医生C.重新开始脱敏注射D.停止注射,待反应消退后,减少剂量增加次数注射E.注射苯海拉明抗过敏19.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原因是A.肺水肿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C.脑组织缺氧D.肾衰竭E.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20.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的剂量是每毫升含A. 15UB. 20UC. 150UD. 200UD.200UE. 2500U(二)A2型题21.患者张某,需要口服磺胺类药,护士嘱咐其服药期间需多喝水的目的是A.减轻胃肠道刺激B.增强药物疗效C.维持血液pHD.避免损害造血系统E.增加药物溶解度,避免结晶析出22.患者李某,因患呼吸系统疾病,需同时服用下列几种药物,安排在最后服用的药物是A.维生素CB.维生素B1C.氨茶碱D.复方甘草片E.蛇胆川贝液23.患者刘某,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医嘱:地高辛0. 25mg,po,qd,护士发药时应特别注意A.嘱患者服药后多喝水B.待患者服下后再离开C.给药前应测量脉率D.服药后不宜多喝水E.应将药研碎再喂服24.患者郭某,病情危重,需进行股静脉注射,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选择股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B.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于皮肤呈20°角进针C.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内收D.患者有出血倾向时,不宜采用股静脉注射E.注射完毕,无菌棉签按压3~5min25.患者李某,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氧气雾化吸人,下列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A.吸入前嘱患者先漱口 B.用蒸馏水稀释药液在15ml以内C.氧气流量为6~8L/minD.雾化吸入器进气口接氧气,湿化瓶中加人蒸馏水E.嘱患者呼气时,移开出气口26.患者陈某,因结核性脑膜炎需注射链霉素,患者侧卧,正确的体位是A.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B.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C.双膝向腹部弯曲D.两腿弯曲E.两腿伸直27.患儿1岁零8个月,因支气管炎需肌内注射靑霉素,其注射部位最好选用A.臀大肌B.臀中肌、臀小肌C.上臂三角肌D.前臂外侧肌E.股外侧肌28.患者张某,静脉注射25%葡萄糖,患者述说疼痛,推注稍有阻力,局部无肿胀,抽无回血,应考虑是A.静脉痉挛B.针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E.针头刺人过浅,药物注人皮下29.李某,患急性肺炎,注射青霉素数秒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脉细弱、出冷汗,血压:65/45mmHg,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立即通知医生B.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C.立即停药、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压E.即刻注射强心剂30.郭某,因肺结核注射链霉素,出现了发热、皮疹、荨麻疹.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其目的是A.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减轻毒性症状D.降低体温E.缓解皮肤瘙痒(三)A3/A4型题(31-32题共用题干)患者李阿姨,63岁,因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左心力衰竭入院治疗。
入院时T 39℃,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31.李阿姨经过积极抗炎、利尿、强心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正常范围,能够平卧,现改用地高辛口服。
作为主管护士在给药时要特别注意A.应空腹服药B.应饭后服药C.应准时服药D.用药前应测脉率(心率)和节律E.服药后少喝水32.李阿姨在服用地髙辛几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护士应立即A.报告护士长B.给予止吐药C.做心电图检查D.停止服药并告知医生E.做好患者心理护理(33 -34题共用题干)患者徐某,64岁,患糖尿病10年,常规进行胰岛素6U,餐前30min,H,tid。
33.“H”译成中文的正确含义是A.皮内注射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静脉点滴3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是A.腹部B.股外侧肌C.臀大肌D.前臂外侧E.臀中、臀小肌(35 -37题共用题干)李某,18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皮试。
35.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时,其皮内注射剂量为A.10u B. 50U C. 1OOU D. 500U E. 2500U36.皮试后5min患者出现胸闷、气急伴濒危感,皮肤瘙痒,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考虑患者出现了何种情况A.青霉素毒性反应B.血淸病型反应C.呼吸道过敏反应D.青霉素过敏性休克E.皮肤组织过敏反应37.根据患者病情,应首先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立即停药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B.立即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C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D.立即注射呼吸兴奋刑E.立即静脉输液.给予升压药滴入二、填空题1.药物保管原则上规定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内服药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为(黑)色边。
2.给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
3.皮内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 5 )角刺入。
4.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将针头的(针梗的1/2~2/3 )刺入。
5.肌内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迅速将针头的(1/3 )刺入。
6.超声波雾化的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霉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7.静脉注射肘部常用的静脉是(四肢浅)静脉、(头皮)静脉和(股)静脉。
8.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由远心)端后(到近心)端,由(小)到( 大)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9.防止药物过敏,在使用高致敏性药物前,应该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并做过敏试验。
10.青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200~500U )青霉素为标准。
11.链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2500U )链霉素为标准。
12. TAT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150U )TAT为标准。
13.青霉素过敏者出现血淸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4 )天内发生。
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
14.以前曾用过TAT而超过(3)天者,如再使用,须重作过敏试验。
三、名词解释1. 口服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2.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3.皮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皮内的方法。
4.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5.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6.雾化吸人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7.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四、简答题1.简述给药原则中,三査七对的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2.简述联合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答:联合用药可发生药物之间或机体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及作用效应等各方面的相互干扰,从而改变药物的效应和毒性。
合理联合用药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毒性作用。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降低疗效,增加毒性,应予以注意。
3.简述注射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六、现配现用注射药液七、注射前排尽空气八、注射前检查回血九、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十、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5.简述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的种类及具体部位。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
6.简述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的要点。
答:1、肥胖患者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位置较深,不明显,但相对固定,注射时,在摸清血管走向后由静脉上方进针,进针角度稍加大(30°-4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