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电化手段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二、设问导读: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三、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四、自我检测: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五、巩固训练: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六、拓展延伸: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七、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三角形:有3个角 3条边课后反思:(一)通过复习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把平平的面画下来。
(二)合作探究环节设计较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再总结各种图形的特点。
小组合作反馈展示,涂色,直观展示(三)自我检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同桌比一比,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展示能力。
(四)板书设计简单,整洁,漂亮。
整节课学生都在乐学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生在说和展示的时候,不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时,局限于房子图。
第二课时拼一拼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电化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边的特点。
二、互动新授1、用长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出示:用这样的2个长方形(宽的长度是长的长度的一半)拼在一起,你认为会拼出什么图形?师:动手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
动手操作,拼组。
学生汇报:这样的2个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出一个长方形。
教师出示图:2.用三角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案了?动手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拼出的是什么图案?学生上台展示:(1)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6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4)4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3.用正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用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看。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三页下方的做一做。
2.欣赏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师:你还用七巧板拼成其他好玩的图案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
第三课时七巧板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套七巧板、课件;学具:一套七巧板。
电化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一)看图激趣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认识七巧板1.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2.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大三角形、一个中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试试,好吗?(一)用两个图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
先想一想,怎样拼?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二)用三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
先想一想,用哪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想好了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三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三)用四、五、六个拼1.谈话:刚才我们拼三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用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拼三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4、5、6)2.要求:(1)小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别用4、5、6、7个图形拼(3)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三、发挥想象,自主创新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三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呢!(一)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二)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一)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二)游戏:1.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3.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投影仪演示,同学们一起做。
)(三)介绍七巧板的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后流传到国外,欧洲人称之为“唐图”。
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代表中国。
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板书设计:七巧板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十几减9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 3.11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教学重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电化手段多媒体教学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一)师生交谈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熊大熊二)你们喜不喜欢熊大熊二?今天熊大熊二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熊大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1.拍手游戏,十的组成。
通过刚才的拍手游戏我们又复习了10的组成,小朋友们在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2.抢答,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的最快。
非常好熊大熊二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都有什么好玩的吧,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参加一个有趣的游园活动。
(课件出示情境1: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二)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情境2: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师:首先,我们到卖风车的地方去看一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生:原来有16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风车。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生:还剩下几个风车?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还有谁想来说说你想解决的问题?生:还剩几个风车?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一)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还剩几个风车?生:数一数。
(教师给予肯定)生:用小棒摆一摆。
师:可以。
但是你要用多少根小棒来摆呢?生:用16根小棒来摆。
生:我们可以看看书上。
师:你很会利用手中的书本来学习。
生: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
师:真棒!生:我们还可以列出算式算一算。
师:好办法!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生:列式是16-9=。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中的几种方法: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1)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
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6根合起来就是7根,所以16-9=7。
(2)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6根。
先把6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3根,剩下的就是7根。
所以16-9=7。
教师边说边板书出计算过程:(3)把16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7根。
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7根,所以16-9=7。
师:这种方法是把16分成了几和几?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3.想加法、算减法。
(教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因为7+9=16,所以16-9=7。
师:还有谁和他的这种方法一样?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6-9=3想:7+9=164.其他算法。
师: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6-9=?,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
师: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生:7个。
三、学生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1.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阿姨卖气球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电脑演示情境3:书10~11页上的主题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