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地理学复习整理资料汇总

土壤地理学复习整理资料汇总

➢ 影响土壤原生矿物的因素主要有: 土壤的母岩和母质的成因类型 母岩成土的环境条件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
度量土壤结构的指标
1、孔隙度:土壤是复杂的多孔体,土粒与土
粒之间,土团与土团之间只是点面接触,因此,土 壤中贯穿着大小不一,弯弯曲曲,的空洞,称为孔 隙(soil pores) 。即土壤中土粒与土粒、结构体 与结构体之间,通过点面接触关系,形成大小不一 的空间(空隙)。
土壤孔隙的多少常以孔隙度来衡量,单位体积土 壤中孔隙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称为土壤孔隙度或土
土壤形态学特征
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胶结的状况
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 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 异的团聚体(aggregate),这些团聚体的 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 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的产物,故不同的土 壤及其发生层都具有一定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类型
由于土壤形成条件不同,土壤结构的形状、大小和 稳定性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土壤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以结构的长、宽、高为 轴,按其发展方向来分):
1、粒状——团块状结构:(grained structure) 2、块状结构: (blocky structure) 3、核状结构: (nutty structure ) 4、柱状结构 : ( columnar structure) 5、棱柱状结构: (prismatic structure) 6、片状结构: (platy structure)
土壤形态学特征
•土壤质地: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
照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 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之 为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
砂土
壤土
粘土
第一章
自然界中的土壤矿物质颗粒不可能 全属一个粒级。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 粒级构成的,那么各粒级在土壤中所 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比,就叫做 土壤的机械组成,也称土壤质地。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骨骼”,土壤矿 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对土壤的形成和理化 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土壤矿物质来源为岩石和母质,按成因 类型将其分为两大类:原生矿物和次生 矿物。
第一章
土壤原生矿物
➢ 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指直接来源 于母质的矿物、它是受到程度不同的物 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 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
砂土:干时有粗糙感,不成条来自砂土的特点:为粗砂粒多,土体松散,大孔隙多,
吸收性能和保水能力很弱,养分含量低并易分解和淋 失。但通透性好,耕作阻力小。植物根系容易伸展,
无粘结和塑性,土温容易升降。易受干旱威胁。
粘土的特点:性质与砂土正好相反,粘粒占绝对优
势,毛管孔隙多,养分含量较丰富,保水和吸收性能 强,但通透性差,土温不易升降,常为冷土。粘性大, 塑性强,湿时泥泞,干时硬结,耕作阻力大,植物根
于粘结力相同。
•土壤的可塑性:指土壤在湿润状态下,能被塑造并
保持其所取得性状的性能。即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 条件下才可表现出来。
土壤形态学特征
新生体:土壤形成过程中重新生成的物质
➢ 化学起源的新生体
易溶盐类(NaCl, CaCl2, MgCl2 ) 石膏(CaSO4.2H2O) 碳酸钙 二氧化硅 二三氧化物(包括铁、铝、锰的氧化物) 亚铁化合物 腐殖质
土壤剖面
➢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 断面。
➢ 土壤发生层指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 平行且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层次。
土壤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
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土壤剖面划分:
有机层(O) 腐殖质层(A) 淋溶层(E) 淀积层(B) 母质层(C) 母岩(R) 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特性的土层称过渡层
(AE、BC)。
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外部的特征
剖面构造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土壤结持性 土壤孔隙状况等
土壤形态学特征 ➢ 土壤颜色取决于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
黑色— 腐殖质含量高 白色—与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有关 红色—与赤铁矿、水化赤铁矿有关 黄色—与水化氧化铁、褐铁矿有关 棕色—与粘土矿物有关 紫色—与游离态的锰氧化物含量高有关
它关系到土壤的表面积的大小和孔隙的分 布,决定着土壤的许多理化特性,因而是 土壤的基本特征之一。
土壤质地的分类和划分标准,各国 亦很不统一。
在各种质地分类中都分出了砂土、壤 土和粘土三个基本类型。它们与农业生 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粘土:无粗糙感觉,湿时可搓成条, 弯曲不断
壤土:湿时可搓成条,弯曲有裂迹
土壤形态学特征
新生体:土壤形成过程中重新生成的物质
➢ 生物起源的新生体
粪粒 土壤动物穴 根孔
土壤形态学特征
•侵入体:土壤形成过程中外界进入的物质
岩石形态 碎石,砾石,巨砾 冰冻形态 冰成物 人为形态 砖瓦碎块,玻璃、陶瓷碎片 生物形态 动植物化石,动植物残体
第一章
教学重点
1. 掌握土壤固相物质组成及其特性 2. 了解土壤矿物类型及其风化特征 3. 认识土壤矿物空间分异规律
土壤质地关系到土壤的表面积的大 小和孔隙的分布,决定着土壤的许多 理化特性,因而是土壤的基本特征之 一。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作用
自然界中的土壤矿物质颗泣不可能全属一 个粒级。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粒级构成的, 那么各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 量百分比,就叫做土壤的机械组成,也称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土壤固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及其组 合比例。
系不易伸展。
总之,无论砂土或粘土都由于砂粘比例不当,使 水、肥、气、热之间不够协调。肥力水平不高。
壤土的特点:
砂粘土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粘土的 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如通透性较好, 既能通气又能保水,不易受旱也不易渍水, 粘而不实,松而不散,耕作方便,养分充 足,各肥力因素容易调节,适种性广。—
—是农业理想土壤质地。
壤孔隙的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土壤孔隙度 = 土土壤壤孔总*隙体10体积0积%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土壤粘结性:土粒与土粒之间相互吸引而结合在一
起的性能,它反映出土壤抵抗机械破碎的能力。其 大小决定于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受土壤质地、结
构、水分及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土壤粘着性:指土粒粘附于外物的性能,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