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与传感技术练习题及解答

检测与传感技术练习题及解答


• (2)实质为调相电路
u0 u u u ( R j L) R ......(1) j L R 2 2( R j L)
当铁芯发生位移后:
2 r 0 N rc lc x L2 1 r 1 l r l 2 2
2、两金属应变片R1和R2阻值均为120Ω,灵敏系数K=2;两应变片一 受拉,另一受压,应变均为800με。两者接入差动直流电桥,电源 电压U=6V。 A 求:(1)ΔR和ΔR/R;(2)电桥输出电压UO。 已知条件: R1 R2 + (1)R1=R2=120Ω,dR / R dR / R U U=6V + K (1 2 ) 2 (2)灵敏系数 R4 R3 dl / l (3)轴向应变 dl / l 800 B (4)电源电压U=6V 解:由上述公式可知 R K 2 800 10 6 0.0016 R R 0.0016 120 0.192
C ln( D ) d ln(10 10 =2.75 10 F ) 9.8
容抗值
1 1 9.65 105 H jC 2fC
4.如右图(1为固定极,2为可动极板)所示的电容式传 感器,极板宽度b=4mm,间隙,极板间介质为空气, 试求其静态灵敏度。若动极板移动2mm,求其电容变 量。
1、将一灵敏度为0.08mV/℃的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接, 电压表接线端是50℃,若电位计上读数为60mV,热 电偶的热端温度是多少? 解:冷端温度为50℃,等效热电势: 0.08mV/℃*50℃=4mV;
热端实际热电势为:
E(t , to)=E(t , t1)+ E(t1 , to)=60+4=64mV,
解:在声源和接受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所接受到 的声信号频率与声源频率有差别,即:多普勒效应。 2v cos fd f C
C 1500 v fd 6 1.8m / s 2 f1 cos 2 5000 0.5
2、比较AE传感器与超声波探伤仪工作原理的异 同点。
• 解:AE传感器原理:金属材料在损伤前 会发生微弱超声波,即:AE现象。特点: 只收不发; • 超声波探伤仪是利用一对探头,一收一发。 有伤时,将影响收到的超声波的强度。
3、解释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的工作原理 与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之间的关系。
解: 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工作原理: (1)发射探头: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高 频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 (2)接收探头: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超声 波产生的高频机械振动,转换成高频电信号。
The end
解:(1)
2 r 0 N rc lc L0 L10 L20 1 r 1 l r l 2 2
2 d2 2 2 d1 ( ) 0 N 2 t 1 1 2 d2 h h 2
解:
dc 0b 8.85 1012 1 4 103 K 7.08 1011 dx 0.5 103
C Kdx K x 1.4210-13 F
三、电感式传感器
• 某螺管型差动式自感传感器(如右图,1、4为圆盖,2为磁筒,3为磁 d 心)的结构参数为N=800匝,h=10mm、t=6mm、1 =2mm(磁心 d2 直径)、 =10mm(螺管线圈内径),并设 =1.30,(1)试求在 平衡状态下单个线圈的电感量 L0 =?(2)若将其接入变压器电路,电 桥变压器二次侧电源频率为10000Hz,u/2=0.9V,设电感线圈有效 电阻可以忽略,求该传感器的灵敏系数kz =?
O
UO
U R 6 0.0016V 0.0048V 2 R 2

3、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 电阻为120的金属应变片R1和R2,把这两个应变片接入差动电桥 如右图。若钢的泊松系数 =0.285,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 电桥电源电压U=2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片R1 的电 阻变化值 R1 0.48 ,试求电桥的输出电压U0。 解:有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是半桥双臂, 所以
C
1
1 d 1 2 2
d
1)
所以:C C C ACO x C Ax 进而可知: C 1 lAx 差动式的设计如下:
'
KC
l
C AC O x
d2
ε2 ε1
x
x
2、如图,C1与C2是两个差动式传感器的两个电容,A1、 A2是电压两个比较器,Ur是参考电压,电源电压为U, 设接通电源时,Q为高电平。试作图分析uA、uB、 uAB、UF、UG的电压波形图(分C1=C2与C1=C2两 种情况) A1
2 .试用光敏三极管控制以及直流电磁继电 器设计一个电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逻辑:没有光照时,电灯亮)
(a)
(b)
(c)
其中,VO端接电磁继电器,控制电灯。
3、解释CCD势阱的概念,论述CCD的电荷转移过程。
解:从半导体的原理可知,当在金属电极上施加一正 电压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极下面的P型硅区 里的空穴将被赶尽,从而在表面附近形成一个带 负电荷的耗尽区。也就是说,对带负电的电子而 言,这个耗尽区是一个势能很低的区域,成为电 子的势阱,简称为“势阱”,这是蓄积电荷的场 所。表面势阱的深度,近似地与极板上所加的电 压成正比。 电荷转移过程详见课件中t=t1、t=t2、t=t3、 t=t4四个时刻的电荷转移过程(略)。
可以计算出热端实际温度为:64mV/0.08mV/℃=800℃ 或者:60=0.08x(T-50),则T=800℃
2、欲测量变化迅速的200℃的温度应选用 何种传感器? 测1500℃的高温度又应选 用何种传感器? (不考虑测量精度与线 性度的要求)
解:测200℃选择热敏电阻或者薄膜热电偶; 测1500℃选择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VD1 双稳态 触发器 Q A R1 F C1
解:先A高,对C1充电,
Ur
uAB
Q B R2 C2 G A2 VD1
当UF>Ur时翻转,于是A低, C1放电。B与A相反。 图略
3、如右图(1、3为固定极,2为可动极板)所示电容式 传感器,其可动极筒外径为9.8mm,定极内径为10mm, 上下遮盖长度各为1mm,试求两个电容值?当供电频 率为60KHz时,求它们的容抗值? 解: 2 πε 0 ε l 2 π1 8.85 0.001 12 -12
2 2
NA n0 sin c (1.46 1.45 ) 0.17
2
1 2 2
c 9.80
2、光纤传感器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解: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 3、光纤的数值孔径N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NA的取值大小有什么作用? 解:NA= n0sinθc,NA值越大,说明最大 入射角度越大,入射的光越多(集光能 力强)。
3、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要对热电偶进行 冷端补偿? 解:因为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是相对于冷 端温度的相对温度,如果测量热端的绝 对温度,则必须要知道冷端的温度,或 者冷端的等效热电势是多少。
六、光电式传感器:
1 .根据P90,图3.73(b)选择,当光源 波长 λ = 0.8 ~ 0.9 μm 时宜采用那种光 敏晶体管作测量元件?为什么? 解:选用硅材料做光电器件。根据光谱特 性,此处硅相对灵敏度高。
二、电容式传感器作业
CA CB CA CB d2 d1 d2 ε2 ε1 d1 ε2 ε1
x
x
lx+Δxx+Δxl
1、上图为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C CO (1 Ax) ,其中 A l ( d 若有 x x : (1) C ? (2) K ? (3)并如何设计成差动式? C 解: C CO (1 Ax) 并有 C ' CO [1 A( x x)]
U R1 UO 4mV 2 R1
4、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 理上有何不同? dR 解: (1 2 ) d (1 2 ) dl d
R

l

金属应变片主要由几何尺寸的形变决定, 其电阻率的变化很小,忽略不计;半导 体应变片是基于压阻效应,由电阻率的 变化决定。
1 1 1 n 2.8 1020 RH q 0 K H hq0 22 0.1 102 1.62 1019
八、光纤传感器
1、求光纤n0=1、n1=1.46、n2=1.45的NA 值,以及最大入射角θc=? 解: 1
n0 sin c (n1 n2 ) 2

d2 2 d1 2 ( ) 0 N 2 2 1 1 L2 d h 2 2 t+x ) ( h
2
代入()式 1
总灵敏度:
du0 k z kt kc u0 / x dx
11
五、热电偶传感器
4、说明弯头型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解:如图所示 工作过程: 锯齿板受外力作用 →产生位移使中间的裸光 纤微弯曲→在微弯处使光束以小于临界角的角度 入射到界面,会有部分光逸出纤芯而散射入包 层,引起光强调制。锯齿板位移较小时,光纤 中光强的变化与位移量是呈线性关系的。
九、超声波传感器
1、解释多普勒效应。已知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的发 射波频率为5MHz,传感器角度为60度,液体中 声速为1500m/S,多普勒频移为6MHz。求流体流 速v。
传感器 练习题及解答
宋佳
一、电阻式传感器
1、何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怎样利用这种效应 制成应变片? 解: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当应变片的结构尺 寸发生变化时,其电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将应变片粘贴在各种弹性敏感元件上,当弹 性敏感元件感受到外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 作用时,弹性敏感元件产生应变,再通过粘贴 在上面的电阻应变片将其转换成电阻的变化。 通常,它主要由敏感元件、基底、引线和覆盖 层等组成,其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片(敏感元 件),主要作用是实现应变-电阻的变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