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图编程方法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2)定时器和计数器组合
当X1为ON时,T1开始定时, 0.6s后T1定时时间到,其常闭 触点断开,使它自己复位,复 位后T1的当前值变为0,同时它 的常闭触点接通,使它自己的 线圈重新通电,又开始定时。 T1将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直 至X1变为OFF。从分析中可看 出,左图最上面一行电路是一 个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周期 等于T1的设定值。 • 产生的脉冲列送给C1计数,计 满3个数后,C1的当前值等于设 定值,它的常开触点闭合,Y0 开始输出。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设计梯形图时, 输入继电器的状态最好按输入设备全部为 常开而进行设计更为合适,不易出错。如 果某些信号只能用常闭输入,则可先按常 开设计,然后在梯形图中对输入继电器的 触点状态取反。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案例一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某些生产机械常要求 既能正常起动,又能实现调整位置的点动工 作。 试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来控制 电动机的点动及连续运行。
2、经验设计法的特点
经验设计法没有普遍的规律可遵循,具有很强 的试探性和随意性,没有规律可循,设计最终结 果并不是唯一的,设计所花的时间、设计质量与 设计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用来设计复杂控 制系统,则存在以下问题:
考虑不周,设计麻烦,设计周期长 梯形图的可读性差,系统维护困难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互锁控制电路
下图是3个输出线圈的互锁电路。其中X0、X1和X2是起 动按钮,X3是停止按钮。由于Y0、Y1、Y2每次只能有一个 接通,所以将Y0、Y1、Y2的常闭触点分别串联到其它两个 线圈的控制电路中。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顺序起动控制电路
如图所示。Y0的常开触点串在Y1的控制回路中,Y1的接 通是以Y0的接通为条件。这样,只有Y0接通才允许Y1接通。 Y0关断后Y1也被关断停止,而且Y0接通条件下,Y1可以自 行接通和停止。X0、X2为起动按钮,X1、X3为停止按钮。
4、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系,求出与图中各 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 • 梯形图的逻辑解算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二、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1、梯形图中各编程元件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的顺序排列。每个继电器线圈即对应一个逻辑 行(或一层阶梯),每一个逻辑行起于左母线, 然后是触点元件的连接,最后终止于线圈或右 母线。
5、在每一逻辑行中,并联触点多的支路一放 在左方。如果并联触点多的支路在右方,则 语句增多,程序变长。
X1 X2 Y1 LD LD OR ANB OUT X1 X2 X3 Y1 b) 合理 X2 X1 Y1 LD OR AND OUT X2 X3 X1 Y1
X3
X3
a) 不合理
并联触点多的支路在左方
注意:左母线和线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而 线圈和右母线之间不能有任何触点。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2、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联或并联,但 继电器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
a) 不合理
b) 合理 输出线圈只能并不能串
3、触点(常开或常闭)的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而一般情况下某个编号的线圈只能出现一次。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自动与手动控制电路
在自动与半自动工作设 备中,有自动控制与手动 控制的联锁,如图所示。 输入信号X1是选择开关, 选其触点为联锁型号。当 X1为ON时,执行主控指 令,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程 序,自动控制有效,同时 系统执行功能指令CJ P63,直接跳过手动控制 程序,手动调整控制无效。 当X1为OFF时,主控指令 不执行,自动控制无效, 跳转指令也不执行,手动 控制有效。
常闭触点输入信号的处理
如果输入信号只能由常开触点提供,梯形图中的触点类型与 继电器电路的触点类型完全一致。 如果接入PLC的是输入信号的常闭触点,这时在梯形图中所用 X1触点的类型与PLC外接的触点类型刚好相反,与继电器电路图 中的习惯也是相反的。建议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作为PLC的输入 信号。 注:输入信号如果为高电平(“1”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的 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输 入信号如果为低电平(“0”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的软继 电器的线圈“断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相同条件的逻辑行应该合并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三、典型单元的梯形图程序
1.起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3.多继电器线圈控制电路 4.多地控制电路 5.互锁控制电路 6.顺序起动控制电路 7.集中与分散控制电路 8.自动与手动控制电路 9.闪烁电路 10.延合延分电路 11.定时范围扩展电路
起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演示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多继电器线圈控制电路
下图是可以自锁的同时控制4个继电器线圈的 电路图。其中X0是起动按钮,X1是停止按钮。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多地控制电路
下图是两个地方控制一个继电器线圈的程序。 其中X0和X1是一个地方的起动和停止控制按钮, X2和X3是另一个地方的起动和停止控制按钮。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一、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图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图
图( 图( b )为主电路。工作 )为最简单的点动控制 图( a d )中增加了一个复合按钮 图( c )是带手动开关 SA SB 3 来实现点动控制。需要点动 时,合上刀开关 线路。起动按钮 QS SB ,三相 没有并联 的点动控制线路。当需要点动 运行时,按下 SB,熔断器 3 点动按钮,其 交流电经过 接触器 KM 的自锁触点,按下 QS 控制时,只要把开关 SA 断开, 常闭触点先断开自锁电路,常开触 FU SB ,接触器 , KM 线圈通电,松开按钮 KM 主触点, 发后闭合接通起动控制电路, KM 由按钮 SB 2 来进行点动控制。 热继电器 SB 时,接触器 FR 至三相交流电 KM 线圈又失电, 接触器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接 当需要正常运行时,只要把开 动机。 其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运 通三相电源,电动机起动运转。当 关 SA 合上,将 KM 的自锁触 转。 松开点动按钮 SB 3 时, KM 线圈 点接入,即可实现连续控制。 失电, KM 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X5 X1 X2 Y1 X2 X4 X1 Y1
X5 X3 X4
X5
X2
X3
X4
a) 不可编程的梯形图
b) 正确的梯形图
“能流”不能双向流动
利用能流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 分析梯形图。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3、母线
•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母线(Bus bar)(分 为左母线和右母线)。 • 借用能流的概念,可以想像左右母线之间有一个左 正右负的直流电压,母线之间有“能流”从左向右 流动。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定时器和计数器组合定时演示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第二节 梯形图经验设计法
经验设计方法也叫试凑法,经验设计 方法需要设计者掌握大量的典型电路,在 掌握这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实 际的控制问题,将实际控制问题分解成典 型控制电路,然后用典型电路或修改的典 型电路进行拼凑梯形图。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6、梯形图中,当多个逻辑行都具有相同条件时, 为了节省语句数量,应将其合并。
X1 X3 Y1 X2 X1 X4 Y2 X2 X2 X1 X5 X5 Y3 Y3 X4 Y2 X1 X3 Y1
X2 a) 不合理 b) 合理
当相同条件复 杂时,合并后 可节约许多存 储空间,这对 小容量的PLC 很有意义。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1、软继电器
• 软继电器如果为“1”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 的软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 常闭触点断开;该存储单元如果为“0”态,则 表示梯形图中对应的软继电器的线圈“断电”, 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2、能流
• 能流的方向只能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倒流。 如果梯形图中出现了能流倒流的情况,则梯形图 编写错误。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定时范围扩展电路
FX2N系列PLC定时器的最长定时时间为 3276.7s,如果需要更长的定时时间,可以 采用以下方法以获得较长延时时间。 • 多个定时器组合电路
• 定时器和计数器组合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1)多个定时器组合电路
如图所示。当X0接通,T0线圈得电并开始延时, 延时到,T0常开触点闭合,又使T1线圈得电,并 开始延时,当定时器T1延时到,其常开触点闭合, 再使T2线圈得电,并开始延时,当定时器T2延时 到,其常开触点闭合,才使Y0接通。因此,从X0 为ON开始到Y0接通共延时9000s。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第一节
梯形图的特点与典型单元的梯形图程序
一、梯形图概述
• 梯形图是PLC程序设计使用最多的编程语言,被 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 • 梯形图与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 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电气人员掌握,特 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 • 梯形图又被称为PLC的电路图或程序,梯形图的 设计称为编程。
装卸机械电器修理工技师培训
集中与分散控制电路
在多台单机组成的 自动线上,有在总操作 台上的集中控制和在单 机操作台上分散控制的 联锁。集中与分散控制 的梯形图如图所示。X2 为选择开关,以其触点 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 的联锁触点。当X2为ON 时,为单机分散起动控 制;当X2为OFF时,为 集中总起动控制。在两 种情况下,单机和总操 作台都可以发出停止命 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