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强度%整体式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项次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百分率计(%1< 250板> 2, < 875> 81002< 875梁、拱、壳> 81003悬臂梁构件100混凝土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二、自然养护条件下不同温度与龄期的混凝土强度参考百分率(%)水泥品种硬化混凝土硬化时的平均温度/注:本表自然养护指在露天温度(+ 5 以上)条件下,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 浇水养护或在结构平面上使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强度正常发展的养护工艺<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尽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
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的。
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差值”。
弯钩增加长度:当使用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时,有可能外包标注的长度没有弯钩按中心线长度增加的大,这样就存在一个实际下料长度和外包标注之间的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下料时应按外包标注所增加的长度,具体右图。
180 Mf-外包只标注b如上图90度弯钩,当按如下两种外包标注时其弯钩的计算方法不同如果外包尺寸只标注L ,那么就存在一个弯钩增加长度,即实际下料长度应是 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也就是钢筋垂直弯曲部分长度AB ,加上90圆弧长度,再加上 底部除圆弧部分的长度S ,大于外包标注尺寸L ,即AB+R+S 与L 的差值就是弯钩的 增加长度。
如果外包尺寸标注L ,L1,则这时的实际下料长度AB+R+S 明显小于外包标注长 度L1+L ,这时L1+L 与AB+R+S 的差值就为弯曲量度差。
总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岀,对于不同的标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当 90弯钩按第二种方法标注时,其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量度差,若按第 一种方法标注时,则下料长度为外包之寸加上弯钩增加长度。
因此不同的外包标注 方法就会存在不同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弯曲量度差的计算以下以弯心直径D=2.5d 为例进行讲解弯曲90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其外包标注方法如上图,同时标注L 和L1) 外包尺寸:2(D/2+d)=2(2.5d/2+d)=4.5d 中心线 尺寸:(D+d) n /4=(2.5d+d) n /4=2.75d 量度差:4.5d — 2.75d=1.75d弯曲45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外包标注如下图,同时标注L 和L1) 外包尺寸:2(D/2+d)tg(45/2)=(2.5d+2d)tg22.5=4.5d*0.414=1.86d 中心线 尺寸:(D+d) n 45/360=3.5d n *0.125=1.37d 量 度差:1.86d — 1.37d=0.49d对于弯曲量度差的计算,因为存在争议,对于135度和180的情况就不计算了, 具体数值可参考标准 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以上图180度,外包只标注L ,弯钩平直部分L1取3d 为 例进行讲解) 如上图,弯钩180度,外包只标注L ,其弯钩增加长度计算如下钢筋中 心线长度为:Z=3d+(D+d)n / 2+S=3d+(2.5d+d) n / 2+S=3d+3.5d n / 2+S=3d+5.5d+S=8.5d+S 外包标注长度为 L=S+D/2+d=S+2.5d/2+d=S+2.25d 弯钩增加长度为:Z — L=8.5d+S — (S+2.25d)=6.25d■■ • M R It A MI * M * L ■ W s i对于弯钩90度的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外包尺寸只能标注底部平直段部分L(图 见上面弯90度)钢筋中心线长度Z=S+L1+(D+d n /4=S+L1+(2.5d+d) n /4=S+L1+3.5d n /4=S+L1+2.25d=S+3d+2.25d=S +5.25d外包标注长度为:L=S+D/2+d=S+2.25d弯钩 增加长度为:Z — L=S+5.25 — (S+2.25d)=3d弯钩135度的弯钩增加长度,外包只标注底部平直部分L(图见上面弯135度的 情况)钢筋 中心线长度:Z=S+3d+(D+d)135% / 360=S+3d+(2.5d+d) n *0.375=S+3d+4.11d=S+7.11d外包标注长度:L=S+D/2+d=S+2.25d弯钩增加长度为:Z — L=S+7.11d-(S+2.25d)=4.86d~ 4.9d弯钩增加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看弯心直径和弯钩平直部分长度,应根据 实际情况和标准计算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 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 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 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 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 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 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 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 ,在下面的推导中D 取2.5d 。
1、 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o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 L 仁AE 水平段的长度+CD 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 水平段长度+BC 段弧长+CD 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 (D/2+d/2 ) *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 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o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 L 仁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 水平段长度+BC 段弧长+CD 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 ( D/2+d/2 ) *90+100-D/2-d=300+100-1.75d ,弯曲调整值=L1-L2=1.75d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 1米,是小于1 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 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仁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
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四、弯曲调整值的应用1、尽管我们对这个名词可能不了解,但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应用它。
例如上面所说的180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本来是3d,而计算时取6.25d;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而计算时取11.9d。
2、当我们知道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以后就可以根据预算长度计算下料长度了:如下图:梁截面尺寸a=300、b=500计算箍筋的预算长度(按外皮计算):L1=(a-25*2+b-25*2)*2+(2*11.9+8)d这里对于8d是否有疑问,实际上这涉及到保护层的概念。
钢筋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构件外边缘的尺寸,而我们要计算箍筋的外皮长度,因此,上式中每“-25 ”就多减了一个箍筋的直径,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
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按中轴线计算):L2=(a-25*2+b-25*2)*2+(2*11.9+8)d-3*1.75d = 2A+2B+26.8d弯曲量度差的计算以下以弯心直径D=2.5d为例进行讲解弯曲90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其外包标注方法如上图,同时标注L和L1)外包尺寸:2(D/2+d)=2(2.5d/2+d)=4.5d中心线尺寸:(D+d) n /4=(2.5d+d) n /4=2.75d量度差:4.5d — 2.75d=1.75d弯曲45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外包标注如下图,同时标注L和L1)外包尺寸:2(D/2+d)tg(45/2)=(2.5d+2d)tg22.5=4.5d*0.414=1.86d 中心线尺寸:(D+d) n 45/360=3.5d n *0.125=1.37d量度差:1.86d — 1.37d=0.49d对于弯曲量度差的计算,因为存在争议,对于135度和180的情况就不计算了,具体数值可参考标准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以图180度,外包只标注L,弯钩平直部分L1取3d为例进行讲解)如上图,弯钩180度,外包只标注L,其弯钩增加长度计算如下钢筋中心线长度为:Z=3d+(D+d)n / 2+S=3d+(2.5d+d) n / 2+S=3d+3.5d n / 2+S=3d+5.5d+S=8.5d+S 外包标注长度为L=S+D/2+d=S+2.5d/2+d=S+2.25d弯钩增加长度为:Z —L=8.5d+S —(S+2.25d)=6.25d对于弯钩90度的弯钩增加长度,注意外包尺寸只能标注底部平直段部分L(图见上面弯90度)钢筋中心线长度Z=S+L1+(D+d n /4=S+L1+(2.5d+d) n /4=S+L1+3.5d n /4=S+L1+2.25d=S+3d+2.25d=S +5.25d外包标注长度为:L=S+D/2+d=S+2.25d弯钩增加长度为:Z —L=S+5.25 —(S+2.25d)=3d弯钩135度的弯钩增加长度,外包只标注底部平直部分L(图见上面弯135度的情况)钢筋中心线长度:Z=S+3d+(D+d)135% /360=S+3d+(2.5d+d) n *0.375=S+3d+4.11d=S+7.11d外包标注长度:L=S+D/2+d=S+2.25d弯钩增加长度为:Z —L=S+7.11d-(S+2.25d)=4.86d ~ 4.9d弯钩增加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看弯心直径和弯钩平直部分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