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作物,在其年生长周期中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年生长规律进行的茶树管理及茶:十采摘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现结合一年中的主要茶事活动,将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分为五个阶段加以概述。
一、越冬休眠期(10月至次年2月)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
结合茶园冬季管理,不失时机地开展病虫害的越冬防治,对减轻来年的为害,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亡的重要环节。
1、茶树主要病虫的越冬场所(1)害虫: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在茶树或茶园内外的杂草、作物上越冬;茶毛虫、茶黑毒蛾以卵,茶小卷叶蛾、蓑蛾类、黑刺粉虱、黄梨蚧以幼(若)虫,茶细蛾以蛹,茶橙瘿螨以幼、成螨,均在茶树叶片上越冬;茶梢蛾、茶枝镰蛾、茶枝木蠹蛾、茶堆砂蛀蛾、茶吉丁虫以幼虫,长白蚧以若虫,龟蜡蚧以雌成虫,均在茶树枝梢表面及茎干内越冬;茶丽纹象、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以幼虫,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以蛹,茶刺蛾、茶扁刺蛾以茧,均在表土或枯枝落叶中越冬。
(2)病害: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均在茶树叶片上越冬;茶膏药病以菌膜,茶黑痣病以菌丝体或子座,均在枝上越冬;茶紫纹羽病以菌丝、菌索和菌核,茶苗白绢病以菌核和菌丝体,茶根癌病以病原细菌,均在病根及土壤中越冬。
2、茶树越冬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对虫体较大,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如大蓑蛾、茶蓑蛾、褐蓑蛾的护囊;茶毛虫、茶黑毒蛾的卵块,可组织人工摘除,同时,随手捏茶小卷叶蛾等的虫苞;对茶膏药的菌膜用竹片刮除。
(2)剪除病虫枝:刘·茶枝镰蛾、茶枝木蠹蛾、茶堆砂蛀蛾、茶吉丁虫、茶黑痣病等,可人工剪除被害枝。
(3)清园除草:及时清除茶园的枯枝落叶,铲除茶园内及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如茶炭疽病、茶轮斑病等)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茶刺蛾、假眼小绿叶蝉等)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
(4)冬耕培土与施肥:秋茶结束后,有冬耕习惯的茶区,可把部分茶尺蠖、油桐尺蠖、茶丽纹象、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等,翻到地表或深埋杀死;也可在施肥开沟后,将茶丛根际的表土及落叶扒入沟内,然后施肥盖土,以消灭表土层的虫蛹及减少次年茶云纹叶枯病等叶面病害的初次侵染菌源。
冬季培土,对茶蚕、茶刺蛾等的防治,效果会更好。
(5)实行利,苗检验:对尚未发现茶根癌病的茶区,在调运茶苗时,必须进行种苗检验,以防传入。
(6)喷药封园:对病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喷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茶橙瘿螨等螨类发生严重的茶园,喷0.5度波美石硫合剂封园。
二、早春期(3月份)随着气温的回升,茶树病虫以各种形态过冬存活下来的病虫,相继开始复苏,也是新一年的茶芽萌动伸展期。
此时,绝大多数茶园尚未开始采茶,农事尚闲,在冬季未进行防治的茶园,抓住这一时期进行防治,仍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早春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1)害虫:①第1代茶蚕幼虫3月上旬开始为害,这代前期也为害老叶,有明显的发虫中心。
②第1代茶黑毒蛾幼虫3月上、中旬开始为害,初期群集在茶丛中、下部两侧老叶背面取食,食量很小。
③第1代茶毛虫幼虫3月下旬开始为害,2龄前幼虫常数十头至百余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叶肉,也多在茶丛中、下部两侧,食量也很小。
④第1代茶尺蠖3月底开始为害,这代幼虫发生整齐,也常有发虫中心。
⑤茶蓑蛾、大蓑蛾等开始为害,发生中心明显。
⑥越冬代黑刺粉虱幼虫3月至4月上旬继续生长发育,刺吸茶树汁液。
(2)病害:①茶白星病的病菌3月下旬开始侵害新梢和嫩叶。
②茶芽枯病的病菌在气温.上升至10℃左右时,孢子即成熟,随雨水溅泼传播。
2、早春期病虫的防治措施(1)人:正防治:在冬季未进行人工防治的茶园,此时仍可根据茶黑毒蛾低龄幼虫期群栖于老叶背面咬食叶肉,茶白星病、茶芽枯病等病菌在叶片组织中越冬,蓑蛾带护囊取食的特点,摘除病虫叶和护囊。
(2)修剪:结合早春茶树的轻修剪,剪除有茶白星病、茶芽枯病、黑刺粉虱等病虫梢、叶,并将剪下的枝叶连同枯枝落叶一同清除出园,妥善处理。
(3)施肥与削草:早春3月茶园的施肥、削草,可直接或间接的消灭在土中栖息的茶丽纹象、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等害虫的部分幼虫和蛹。
(4)保护和利用天敌:在自然界,天敌对病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
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是病虫害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合理处理害虫。
人工摘除带害虫卵块、幼虫的枝叶及扩囊等,均潜伏有不少天敌,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的地方,等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作处理;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②人为释放天敌。
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
有条件的茶园,可将各种害虫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有益微生物人为培养后,散放到茶园中去,使其侵染有害生物,并造成重复侵染和流行。
⑧用农业技术措施保护天敌。
许多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要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产卵繁殖。
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提高寄生、捕食率,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美化了茶园环境。
④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茶园周围造林,路旁种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均可为天敌提供大批中间寄主和猎物,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
三、春茶期(4月至5月15日前)春茶季节是茶叶的重要采收期(产量-般占全年的45%,产值占50%以上),也是茶园病虫的初发阶段。
经过冬季或早春防治的茶园,此时通过茶叶的分批多次采摘,一般为害不重,无须用药防治,但应尽可能采用其他措施来控制各种病虫的发生量,以减轻对夏、秋茶的威胁。
若个别种类为害较重,则可采用生物制剂挑治有病虫的茶树。
1、春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1)虫害:①第1代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茶蚕及蓑蛾类的幼虫继续取食,食量渐增,茶黑毒蛾、茶毛虫开始逐迁于茶丛表面为害新梢嫩叶。
②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1代茶小卷叶蛾幼虫发生,初期潜入芽尖缝隙内,初展嫩叶端部或边缘吐丝卷缀潜藏,啃食叶肉;2龄开始吐丝卷叶成苞,居中啃食叶肉;3龄后老嫩叶均为害。
③4月初茶芽粗腿象成虫开始为害幼嫩芽叶,4月中下旬成虫盛发。
④5月上旬第1代黑刺粉虱幼虫开始为害,以茶丛中下部叶背较多。
⑤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茶蚜、茶细蛾等也相继开始为害。
(2)病害:①茶芽枯病通过再侵染,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达到发病盛期。
②茶白星病经过多次的再侵染,平地、丘陵在4-5月间,高山茶园在5月至6月中旬盛发。
⑧茶圆赤星病4月下旬至5月中旬也盛发。
2、春茶期病虫的防治措施(1)分批及时采茶:茶叶采摘对象主要是树冠表面的嫩梢,标准一般为1芽2叶,春茶每隔4天左右采摘一批,共要采10批次左右。
因此,少L具趋嫩习性,分布在采摘部位的病虫,均能被其经常采除,如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小卷叶蛾(初龄幼虫)、茶细蛾(卵、幼虫)、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等。
分批及时采茶,对在幼嫩芽叶上为害的病虫,除直接予以消灭外,还由于幼嫩梢(叶)是它们的最适为害部位,因被大量采去,逐出现了病虫寄主(食料)的严重恶化现象,而使其为害减轻。
(2)性引诱剂诱杀:对历年茶小卷,叶蛾、茶毛虫和茶毒蛾为害较重的茶园,可在4-10月大面积连片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三种性诱剂可以共一诱捕器同时放置。
(3)生物制剂防治:对虫口密度高必须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对茶黑毒蛾、茶蚕等鳞翅目类害虫可选用Bt制剂或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均为3-5天。
对茶苗白绢病发病重的茶园,可用哈次木霉处理有病茶园的土壤。
四、夏茶期(5月15日后至7月底)夏茶是病虫的上升阶段,各茶场要按地块做好病虫的田间调查,决不可疏忽大意。
否则,某些病虫就有可能发生成灾。
1、夏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1)虫害:①茶尺蠖第4代幼虫开始为害,以后世代重叠。
从历年的发生情况来看,7月份若环境条件适宜,个别年份有的茶园也会暴发成灾。
②茶黑毒蛾、茶小卷叶蛾的2、3代幼虫均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生,虫量以第2代幼虫发生较多。
③茶毛虫第2代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发生,该世代多数年份虫量不大。
④茶丽纹象、黑足角胸叶甲以成虫咀食嫩叶,盛发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
⑤假眼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吸食茶树幼嫩芽叶汁液,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为害高峰。
⑥茶蚕、油桐尺蠖、黑刺粉虱、长白蚧、茶叶螨类等害虫的虫量部分茶园也在上升。
(2)病害:①属高温、高湿型的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夏茶期有一个发病高峰。
②属高温干旱型的茶赤叶斑病,在夏茶后期有时也会流行。
2、夏茶期病虫的防治措施(1)增施有机肥: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变茶芽叶中氨基酸的种类,而氨基酸组份的改变会影响螨类的生长和繁殖,在非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增施有机肥可减轻螨类的为害。
增施有机肥还可减少茶苗根结线虫病及一些叶部病害的发生。
(2)浅耕削草:采摘茶园春茶结束后的浅耕(10厘米左右)削草,可消灭部分在土中栖息的虫蛹,如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的蛹,黑足角胸叶甲的幼虫等。
(3)强采茶叶:江西的头号吸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5月底形成虫口高峰,此阶段进行强采茶叶,实践证明是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对在茶幼嫩部位为害的其他病虫也同样有抑制作用。
(4)注意排水:对地下水位高的茶园,开沟排水尤为重要,可减轻喜荫湿病虫(如茶长绵蚧、茶藻斑病等)的为害。
(5)人工捕杀:①利用茶丽纹象、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假死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等物承接,而后振动茶树,将坠落的成虫快速收集杀死。
②利用油桐尺蠖成虫多栖息于茶园和附近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以及受惊落地假死的习性,在各代成虫期组织人工捕杀,见到卵快将其拍碎或刮除。
(6)树干涂白:油桐尺蠖的卵多成堆产于树木主干的裂皮缝隙、孔洞内或茶丛枝桠处,将茶园周围的树木用石灰水涂白,可阻碍雌蛾产卵。
(7)药剂防治: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害虫,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的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可在卵盛孵高峰期或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3-5天;对茶丽纹象、黑足角胸叶甲等可在成虫盛发初期用每克100亿个孢子白僵菌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3天。
非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7-10天;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也可选用1004氯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6天,对茶小卷叶蛾效果特佳)防治;茶丽纹象、黑足角胸叶甲等也可选用98%杀螟月-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2.5%联苯菊酯乳油75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6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