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编辑目前从美国到欧洲的整个发达社会经济,正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并紧跟“计算机信息”时代,在逐步甚至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

从其工业到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等各行业都在上演着体验或体验经济,尤其是娱乐业已成为现在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目录1产生2基本特征3释义4非免费5体验的设计6生产商7图书8编辑推荐9内容简介10作者简介11目录1产生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之间的演进过程,就象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

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

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自己烘烤。

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十几美元。

到了今天,母亲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一百美元,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

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2基本特征非生产性体验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体验经济:经济形态区分,他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美好感觉。

它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不能完全以清点的方式来量化,因而也不能象其它工作那样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

短周期性一般规律下,农业经济的生产周期最长,一般以年为单位;工业经济的周期以月为单位,服务经济的周期以天为单位;而体验经济是以小时为单位,有的甚至以分钟为单位,如互联网。

互动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

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

而体验经济则不然,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

不可替代性农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产品的需求要素是特点,工业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商品的需求要素是特色,服务经济对其经济提供物--服务的需求要素是服务,而体验经济为其经济提供物--体验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感受,这种感受是个性化的,在人与人之间、体验与体验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径历。

映像性任何一次体验都会给体验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几天、几年、甚至终生。

一次航海远行、一次极地探险、一次峡谷漂流、一次乘筏冲浪、一次高空蹦极、一次洗头按縻,所有这些,都会让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越体验本身。

高增进性一杯咖啡在家里你自己冲,成本不过2毛钱。

但在鲜花装饰的走廊,伴随着古典轻柔音乐和名家名画装饰的咖啡屋,一杯咖啡的价格可能超过10元,你也认为物有所值。

在家里烧一盆洗头水,成本不会超过一元,但在洗头洗脚城找一下放松、快慰的感觉,一次可能会花上几百元。

截止目前,有幸进入太空旅游的只有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斯,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太空体验支付了 2000万美元的天价。

而一个农民二亩地种一年的产值不过上千元,一个工人加班加点干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千元。

这就是体验经济,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经济。

3释义体验(experience)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

象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个人的心境与事件的互动。

体验经济的灵魂或主观思想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而成功的主题体验设计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体验经济的发展。

在体验经济中,“工作就是剧院”和“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舞台”的设计理念已在发达国家企业经营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主题设计或主题体验设计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设计行业。

“体验经济”也将成为中国21世纪初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

所谓主题体验设计,即一个题目的设计,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和所构思的一种思想观念状态,从一个诱人的故事开始,重复出现该题目或在该题目上构建各种变化,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而根据消费者的兴趣、态度、嗜好、情绪、知识和教育,通过市场营销工作,把商品作为“道具”, 服务作为“舞台”,环境作为“布景”, 特别地使顾客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觉美好的体验,甚至当过程结束时,体验价值仍长期逗留在脑海中,即创造一项顾客拥有美好的回忆、值得记念的产品及其商业娱乐活动过程的设计,被称为主题体验设计。

使主题体验设计相对容易或强制性地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经济领域:工业、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等。

由于具有主题体验的思想和概念,主题体验设计除了注重“艺术+技术”的传统理念外,设计师必须更加注重关于“市场营销+戏剧舞台”概念或文化建设,要求主题针对特定消费人群更具有市场性传统与现代旅游者比较,体验经济已经到来,对于市场营销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另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设计的戏剧化”,或说“戏剧化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具备戏剧舞台艺术的知识。

事实上,为了启动中国的体验经济,“主题体验设计” 具有“伟大设计Great Design”的概念,需要工业、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各行业企业的经营者、设计师、策划者、投资者、生产者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发展中国的体验经济做出贡献。

体验可以分为四种——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

娱乐当然是吸引客户的良好方式。

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商店把自己打扮成古罗马集市的模样,每隔一小时,逛街者就可以欣赏到5~10分钟的表演, 如百人队卫兵列队行进之类。

尽管这段欣赏节目的时间占用了一部分购物时间,但就每平方英尺的购物花费来看,古罗马式商店的此一比例远较一般购物中心为高。

与娱乐型体验不同,教育型体验要求观众有更高的主动性,为的是增进个人的知识或技能。

还有逃避现实的体验,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积极参与整个体验的塑造过程。

例如,一次滑雪旅行或虚拟现实实验,就可以引发此类体验。

审美体验则可以从游览大峡谷或在巴黎歌剧院看演出之类的活动中产生。

通常,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

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都属于最丰富的体验。

4非免费虽然已有许多企业在尝试提供体验,但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企业是只对产品与服务收费,这显示体验经济尚未成熟。

著名的电脑供应商IBM公司在其60年代和70年代的全盛时期,曾相关书籍《体验经济》以“IBM就是服务”为口号,大肆挥霍服务。

当时,只要购买IBM的硬件产品,IBM就免费提供设备规划、程序设计、设备整合、产品维修等一系列服务,周到得让企业大为吃惊。

但是,后来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IBM终于负担不起免费提供服务,而服务最终也成为IBM最有价值的商品。

现在IBM全球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再也不用借服务来卖硬件产品。

IBM的转变,显示服务经济已经成熟。

企业由一个经济阶段,逐渐走入一个经济阶段。

现在IBM与许多制造商从服务中的获利,都超过商品。

IBM显示出体验经济尚未成熟。

硬石餐厅、视算科技公司等跨入体验经济的企业,也还没有针对体验收费。

企业要向寻求体验的顾客收取门票,才算将体验当作经济物品出售,真正迈入体验经济。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让消费者喜欢产品或服务,而制造体验活动,体验就不能算是经济物品。

即使企业目前还无法对体验收门票,企业也可考虑如果收取费用,将有什么不同的做法?企业要收取门票,必须设计更丰富的体验内容。

一些零售商体验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已经接近体验经济,但是仍不够精致。

如果这些企业收取门票,就会被迫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每天或甚至每小时更换商品组合、增加演示等,以吸引顾客上门付费。

迪士尼虽然是体验经济的先驱,但它在主题游乐园之外的专业零售店,却与其他商店没有区别,令人失望。

这正是因为迪士尼零售店没有收门票,所以也不费心设计体验。

“真假咖啡店”则是真正从体验收费的例子。

这位以色列企业家开的咖啡店里,虽然服务生送来的杯子、盘子里空无一物,但是每位顾客要付三美元,周末六美元。

其经理卡斯比表示,消费者到咖啡店是来认识朋友、体验社交生活,而不是为咖啡而来。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以体验收门票,并不表示要停止销售产品与服务。

迪士尼主题游乐园的停车、餐饮、纪念品及其服务都带来可观的收入。

但如果迪士尼没有主题游乐园、卡通片、电影、电视节目塑造体验,这些就失去了吸引消费者的特点。

在成熟的体验经济,消费者将为体验而付费。

一些户外和节日庆祝性购物中心与展示会已经这样做了。

主办人环绕着吸引人的主题,设计独特的体验,让消费者觉得为此而付费值得。

5体验的设计体验的创造有着广阔的空间,企业要考虑的是它能够提供何种特殊的体验,找出的特殊的体验,就是企业应该设计的方向。

体验与商品和服务一样,需要经过一段设计过程,需要经过发觉、设计、编导,才能呈现出来。

一些学者根据进入体验经济企业的做法,归纳出设计体验的五个基本原则。

确定主题看到星际好莱坞、硬石餐厅、雨林咖啡厅这些主题餐厅的名字,就会联想到进入餐厅的感受。

因为它们都点出了明确的主题。

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经营体验的第一步。

如果缺乏明确的主题,消费者就抓不到主轴,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留下长久的记忆。

国内许多零售商虽然把“购物经验”挂在嘴上,但是并没有创造主题,将完全不同的产品结合成整体体验。

例如:电器店经常把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一排一排陈列着,毫无特色主题。

拉斯维加斯的论坛购物中心则是成功展示主题的例子。

它以古罗马集市为主题,从各个细节展现主题。

购物中心铺着大理石地板,有白色罗马列柱、仿露天咖啡座、绿树、喷泉,天花板是个大银幕,其中蓝天白云的画面栩栩如生,偶尔还有打雷闪电,模拟暴风雨的情形。

在集市大门和各入口处,每小时甚至有凯撒大帝与其它古罗马士兵行军通过,使人感觉仿佛重新回到古罗马的街市。

古罗马主题甚至还扩展到各个商店,例如:珠宝店用卷曲的花纹、罗马数字装潢,挂上金色窗帘,营造出富裕的气氛。

论坛购物中心1997年每平方英尺的营业额超过1000美元,远高于一般购物中心300美元的水平,这表明了体验的巨大价值。

成功的主题就应像论坛购物中心一样,简洁明确而引人入胜,而不是企业的目标陈述或营销广告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