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撰写评估报告

7撰写评估报告

7 撰寫評估報告
學校每年就《香港學校表現指標(2002)》所列的四個範疇進行評估後,須將評估結果及有關的資料和數據,寫成學校報告,讓學校持分者皆可得悉學校的發展情況及表現。

而在接獲進行校外評核通知時,學校須根據學校報告的內容,連同學校在表現指標14個範圍的表現評核,編寫學校報告(校外評核)。

學校報告及學校報告(校外評核)的範本已上載教育統籌局網頁,供學校參考取用。

7.1 學校報告
7.1.1 撰寫學校報告的原則
•交代學校的表現和成就,特別著重學校發展計
劃/周年校務計劃所列的目標和優先項目的表
現趨勢
•強調學與教的質素
•依據學校發展計劃/周年校務計劃所訂定的成
功準則評估學校的工作成效,注意學校須作出
反思而不單是描述現況
•要基於事實和數據,就學校和學生的表現提供
公平、準確和客觀的資料
•按照必須匯報的表現評量項目,匯報學校的表
現,並參照全港常模作比較
7.1.2 學校報告的主要元素
報告應以家長及公眾為對象,內容為基於數據而作
出的全年工作總結、評論和反思。

學校亦可將有關
數據,與教育統籌局提供的學校常模加以比較,作
出結論。

•報告的建議內容如下(有底線者為指定項目):-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
-學校資料:
實際上課日數、八個學習領域的課時、校
董會組合
-學生資料:
班級組織及學位空缺率、學生出席率、
離校學生出路(包括學生退學情況)(中學
適用)、融入主流學校的學生人數(特殊學
校適用)
-教師資料:
教師資歷(包括語文能力要求的資料)、離
職率、教師專業發展(包括校長持續專業
發展)
-評估本學年學校關注事項的計劃和工作成

-財務摘要
-學生表現:
閱讀習慣、香港學科測驗成績、香港中學
會考成績(中學適用)、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成績(中學適用)、體格發展、參與聯課及
校際活動的情況、參與制服團體及社區服
務的情況、校際活動得獎表現、離校安排
(特殊學校適用)等
-有關學校表現的其他資料
-關注事項的結論,以及下一周期的學校發
展計劃(如適用)及來年校務計劃的建議7.1.3 示例: 滙報主要關注事項取得的成就和作出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一: 推動學校的自評發展
成就
•二零零一年九月,本校成立「學校改善小組」負責統籌學校自評事宜。

•已完成一套供本校持分者填寫的問卷,以蒐集教師、非教學人員、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在全
校和科、組層面進行自評。

•過去三年,每年出版兩期《家長通訊》。

•每月更新學校網頁「最新消息」欄。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在大教職員室設立資源角,擺放有關學校自評的資料。

•二零零一至零二學年,為全體教師舉辦三個工作坊,主題分別為「學校自評架構」、「數據
蒐集工具的使用」及「工作計劃」。

•已同時編製學校發展計劃及檢討報告印刷本和電子版本,供學校持分者參閱。

•二零零四年四月,學校向持分者進行意見調查,結果顯示:
→60%的教師、60%的學生和80%的家長同意學校有足夠的渠道,讓他們了解學校的最新
發展。

→90%的教師同意學校舉辦的專業發展工作坊加深了他們對自評程序的了解,並加強科
組層面策劃工作的協調和配合。

→40%的學生表示他們有訂定目標,以衡量自我的學業及非學業表現。

→90%的教師、70%的學生和85%的家長同意公開周年計劃的評估資料能加強學校的問
責意識。

反思
•「學校改善小組」的工作量及與各科目和功能小組的協調:目前,「學校改善小組」由校長、一位副校長、兩位資深教師和兩位基層教師組成。

我們認為須要加強各科及功能小組之間的溝通。

部分科主任和小組主管並未掌握學校自評的最新發展情況。

此外,兩位基層教師表示關注工作分配的問題。

•每周更新學校網頁:資訊科技組指出,由於缺乏專責人員負責更新「最新消息」欄,而且自評的活動多於學期末或學年終進行,因此每周更新學校網頁的目標未能達到。

資訊科技組建議學校指派文職人員或技術員,負責把學校自評的進展上載網頁。

•學生對學校自我評估的觀感:學生意見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仍覺得學校應提供更多溝通渠道和機會,讓他們表達對學校未來發展的意見。

此外,學校須要加強學生以訂定目標作為評估及改進學習策略的概念。

7.2 學校報告(校外評核)
7.2.1 學校報告(校外評核)內容建議
在進行校外評核前,學校須按《香港學校表現指標
(2002)》的四個範疇,從宏觀角度檢討學校的工作
表現,並匯報學校在14個範圍的自評結果(見
7.2.2示例)。

•學校須列明14個範圍的表現評級,簡述理據,
並因應情況說明實證資料來源。

學校並須依據
事實,分別就四個範疇作出總結,以及指出強
項和有待改善的地方。

•各項實證資料,例如各種記錄、文件以及各個
科、組的計劃和檢討報告等,學校均可視為補
充資料,不須納入學校報告(校外評核)內。

7.2.2 示例
「管理與組織」範疇
範圍表現指標4* 3* 2* 1* 策劃與行政 1.1管理架構
1.2策劃與發展
1.3行政事務

專業領導 1.4能力和態度✓
教職員管理 1.5教職員的分工
1.6教職員的專業發
展及考績

資源策劃和管理1.7財務管理
1.8教學資源的提供
和管理

自我評估 1.9自我評估的機制
和實施

*根據表現指標架構,學校工作表現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優異(4分) –優點為主
良好(3分) –優點多於缺點
尚可(2分) –優點與缺點各佔一半
欠佳(1分) –缺點為主
總結
•學校的管理良好。

學校的組織架構清晰,員工工作關係良好,有助學校順利推展行政工作。

教師均參與決定學與教的主要事項。

在制訂學校政策時,學校的高層及中層管理人員亦能考慮教師的意見(見二零零一至零二年度第一、第二次,二零零二至零三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記錄)。

•學校高層及中層管理人員能領導教職員面對課改所帶來的改變和要求。

學校鼓勵教師在工作上主動提出意見,以求在尊重及問責兩方面取得平衡。

總體來說,教師皆盡責勤奮(參考二零零三至零四年度教師問卷調查結果)。

•學校的高層管理人員定期檢討教職員個別的工作量和職責,盡量為他們提供充裕的教學空間,讓他們有更好的準備,及更能發揮所長。

教職員的專業發展雖大都為某一目的而安排,但學校已制訂了長遠和針對性的教職員專業發展計劃。

在教職員的考績方面,我們剛好草擬了一個更具體和完備的考績計劃,此計劃亦強調與學校的發展優次配合。

日後,學校並會根據教職員的意見及總結推展情況,修訂考績安排(見二零零三/零四年至二零零五/零六年教職員專業發展計劃、學校考績制度)。

•學校的財務計劃及管理完善。

學校已編定清晰的「購置家具及儀器程序指引及使用、保養須知」,並保留詳細的財務記錄。

各種教學設施齊備,能有效支援學與教。

教師大致能善用現有資源進行教學,學與教的推行順暢。

•科組及功能小組的周年計劃大致能呼應學校的關注事項,但在制訂具體的工作時,部分科組及功能小組的施行計劃並不理想。

管理層宜加強發展規劃和對科組的支援,以幫助各科及功能小組制訂工作計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