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设计与反思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设计与反思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项目的内容,依据的课程标准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不难看出,这一项目是这一课、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在本册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科学地安排可利用的时间,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习生活。

3、情感目标:懂得时间的可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珍惜时间
2、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二、教学方法
1、情绪调节教学法: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采用了名言、美文、生活情境、小品表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体验性教学法:新课程强调,只有体验,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获得真知。

因此,本课活动中通过小品、歌曲等手段让学生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

3、活动式教学法: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引导学生发现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的方法,使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

三、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之前,同学们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科学的,有的甚至是极其错误的。

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事倍功半,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因此非常有必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由于初一的孩子年龄小,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少,对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感知、感悟、践行作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主线,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欣赏歌曲《童年》创设轻松学习氛围。

环节二:教学导入
教师引入: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的效果,让我们学习起来轻松愉快,而方法不科学的话可能费了很大的劲儿却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教师出示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学习方法呢?学生看课本24页自主解决,并由学生读出。

教师导入本节所讲主要内容并板书课题。

学习方法有狭义的学习方法,广义的学习方法。

狭义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有四个方面。

今天我们来探讨第一个方面
板书课题: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环节三:讲授主要内容
一、听歌曲《童年》:用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有目的去探究。

歌词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说明了时间有什么重要性?(教师提示:这里把时间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难买”?)
结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无价之宝,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换不来已经逝去的时间
二、名言赏析:借助名人名言的深刻哲理和感召力来启迪学生,激发学生。

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寻求答案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教师提出问题:这句名言给你的启示。

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并板书:时间是公正的。

但是,同样的时间对于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其意义却非常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时间的重要性。

要珍惜时间。

三、自主活动。

查找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课上交流,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短暂、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小品表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做法没有做到珍惜时间。

下面看小品表演,李莉的一天《忙?盲!》
(小品内容:自习课上,李莉翻开语文课本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突然想到明天第一节课就要上数学了,老师要求提前预习,熟悉一下数学公式,于是她翻开了数学课本。

这时,她听到同桌正在读外语,马上想到外语作业,于是又急急忙忙地翻开了外语课本……她头脑里乱糟糟的。

李莉看看表,还有二分钟就下课了,她想:先休息一会儿,晚上再说吧!
晚上李莉虽然记忆力不错,但一见数学题就头疼,容易犯困,学习数学到很晚,任务也没有完成。

唉!只有等到明天了。


“李莉的那些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从具体情境中去感悟真知。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珍惜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寻求答案。

结合情境教学既解决了本节的重点,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归纳并板书:
1、珍惜时间就是要珍惜每一个今天
2、珍惜时间首先体现为合理安排时间
3、珍惜时间也体现在善于有效利用零星的时间上
五、整体感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教师提出问题: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你对“昨天、今天、明天” 有何感悟?
学生思考、讨论后,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来,当堂宣读,全体同学和老师作出评价。

六、设置情境,突破难点。

1、用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还能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教师辅之以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得出启示。

如果你家来了客人,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哪一种办法省时间?
学生讨论:怎么办?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教师板书:合理安排时间应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好处: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了更多的可以支配的时间,去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


活动:试把你一周的事填在课本P26的表格中,并说出你这样做的理由。

2、对号入座,认识自我
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
(1)、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用脑规律,在最佳用脑时间内学习最重要的和难度大的内容“猫头鹰”型,每天夜晚脑细胞便进入兴奋状态,精神饱满。

“百灵鸟”型,黎明既起,``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混合型”,全天用脑效率差不多,但在上午8~10点和下午3~5点效率相对较高。

(2)、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
对性格外向的同学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转换快,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可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变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该玩时就玩得痛快淋漓,该学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就用意志来约束自己。

内向性的同学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吗慢。

这就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阔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谈论
教师提出:你的实际情况是哪一种,请选择,并说一下自己在安排学习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选择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时,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环节四:收获平台: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珍惜时间有什么新的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谈体会和收获。

环节五:能力训练
1、李莉升入初中后,感到很新鲜,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又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她决心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可一个月下来,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为此她十分烦恼。

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她合理地安排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有条不紊的学习,期中考试就取得了预期的好成绩。

(1)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好处吗?
(2)你认为李莉的学习时间安排表应注意些什么?
2、自己制定一份周计划表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

根据课标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典型材料,创设情境。

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达到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情感目标。

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师不敢放手,直接参与、讲解的仍然太多。

让学生从课堂上解放,我们教师思想首先要解放,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以优质的教学设计,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