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二十年道路现状

未来二十年道路现状

20年后我国道路现状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在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路管理、智能运输系统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公路建设的速度,不能最在限度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滞后于公路建设的状况,我们应在国内已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基础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攻关,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和规范我国交通工程设施的发展,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增长。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化石燃料发电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已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化石燃料储备的减少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应对能源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思考,对新能源及绿色能源的开发成为了人们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中,“道路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为能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

随着对绿色环保能源需求的加大及新型高效能源的快速发展,公路振动发电及技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

汽车节能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节能作为一项国策,纷纷采取手段,出台政策。

吉林大学于长淼采用CARSIM 仿真软件对汽车减振器能量耗散情况做过仿真试验,从仿真试验结果可看出,减振器消耗能量占发动机输出能量的比重较大,且路面越不平整、汽车车速越高,减振器消耗能量占发动机输出能量的比重就越大,且路面不平度系数对减振器能耗百分比的影响更直接。

可见汽车振动能量较大,具有一定回收的价值。

减振器能耗是汽车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部分振动能量一直未被利用。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回收汽车振动能量,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

利用振动产生电能,如果发生振动的是专业发电机器,那么这项技术似乎并不算十分惊奇。

可如果发生振动的是道路呢?换句话说,如果能将汽车开过道路时发出的振动作为能源收集起来,进行发电或是其他方面的利用,这确实将成为神奇的技术。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都在积极探索试验应用道路进行发电的技术。

以色列技术研究院的一家下属公司正研究在不影响车子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将运动着的车子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道路发电形式。

其方法是在普通路面的沥青中植入大量的压电晶体,通过汽车驶过时的压电转换来发电,1公里的路面能产生约100—400千瓦的电力。

目前,其路面改造成本
约为每公里65万美元,而在大规模生产启动后,造价可降低2/3。

该公司的远
期目标是,由该系统产生的电力价格能降到每度3—10美分(约合人民币0.2元—0.7元)——非常接近目前的民用电价,甚至更低。

日本专家研究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东京高速道路所形成的振动可产生4GW以上的电力,这一数值相当于供给东京23个区的家庭用电的4成。

由此带来的减碳效应不可估量,
尤其是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煤电的国家而言,更是具有相当的意义。

为确保交通安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公路隧道等都需要大量的路灯照明,其耗电量惊人。

道路发电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使汽车和行人在道路上正常通行的同时,也保障了道路用电,如路灯、信号灯、指示牌等,大大减少了道路上的电能消耗。

同时,清洁能源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煤炭等发电所需的不可再生资源。

如此看来,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道路产生的振动,加以利用即可发电,实现了汽车带来的可循环性节能环保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