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论文)题目:邮局订报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4学号:学生姓名:安凯辰指导教师:谷宝华教师职称:教授起止时间: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软件学院教研室:软件教研室目录第1章系统分析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设计本系统模拟客户在邮局订报的管理内容,包括查询报刊、订购报刊、开票、付钱结算、订购后的查询、统计等的处理情况,简化的系统需要管理的情况如下:(1)可随时查询出可订购报刊的详细情况,如报刊编号、报刊名称、报刊单价、版面规格、出版单位等,这样便于客户选定。
(2)客户查询报纸情况后即可订购所需报刊,可订购多种报刊,每种报刊可订若干份,交清所需金额后,就算订购处理完成。
(3)为便于邮局投递报刊,客户需写明如下信息:客户姓名、电话、地址及邮政编码,邮局将即时为每一客户编制唯一代码。
(4)邮局对每种报纸订购人数不限,每个客户可多次订购报刊,所定报刊亦可重复。
通过该系统展示了各种报纸信息的在线订阅功能及报刊、客户信息管理功能,方便了客户与邮局的各种信息沟通,同时也给予了管理人员极大的方便。
功能结构分析功能结构的说明如下:(1)能对报刊、客户等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基本操作。
(2)能根据订报要求订购各种报刊,并完成一次订购任务后汇总总金额,模拟付钱、开票操作。
(3)能明细查询某客户的订报情况及某报刊的订出情况。
(4)能统计出某报刊的总订购量与总金额及某客户订购报刊种数、报刊份数与总订购金额等。
(5)用户管理功能,如:用户登陆等。
(6)设计设计界面友好,功能操作方面合理,并适当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业务流程分析客户根据邮局提供的报刊名录填写要订阅报刊的订单,邮局根据订单登记订阅明细表,并交给客户回执,到截止订报期限时,邮局做汇总,产生邮局的订报统计表,产生投递表交给邮递员。
数据流程分析在仔细分析调查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能得到系统的邮局订报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如图1.4.1所示:图1.4.1邮局订报系统顶层数据流图邮局订报信息系图1.4.2章系统设计(1)ID,然后输入密码。
如果(2)a.报刊管理模块:此模块能够对报刊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查询所有报刊、按报刊名查询以及按报刊编号查询)等操作;b.订单管理模块:此模块能够对订单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查询订单详情、查询所有订单、按订单编号查询和按客户ID查询)等操作;c.客户管理模块:此模块能够对客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查询所有客户、按客户名查询和按客户ID查询)等操作;d.账户管理模块:此模块能够对账户进行密码修改、添加与删除管理员的操作;e.数据统计模块:此模块能够对报刊的信息进行统计与查询显示。
(3)退出模块查询修改操作完毕后,通过退出模块退出邮局订报管理系统,以确保系统及个人信息的安全。
绘制功能模块图如图所示: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系统运行环境设计为在WindowsXP以上平台运行,程序设计语言选择java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选择SQLServer数据库。
系统的硬件要求为Intel的奔腾系列微型计算机,256M以上内存,80GB以上外存。
代码设计代码设计主要是对数据库涉及到各表的关键字段进行编码,使它转变为计算机所能够识别的字符。
对于报刊编号,订单编号,客户编号均为顺序码。
报刊编号一般采用六位的格式,如100001,这个主要在数据库报刊信息表中为一条报刊编号为100001的记录,前三位为报刊在邮局中的编号,后三位为根据报刊类别的顺序编号而确定的编号,如001表示该报刊的编号,这样是为了邮局管理人员更方便的管理报刊,以后其他的报刊的编号就通过和这样的编码类型,一方面便于对报刊信息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处理报刊信息的工作强度,实现了合理的人机功能划分。
100——邮局编号001——报刊类别编号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1.邮局订报需要管理的实体信息1) 报刊信息:报刊编号,报刊名称,出版单位,版面规格,报刊单价等;2) 客户信息:客户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客户代码等;3) 订购报刊信息:客户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客户代码,报刊编号,订购数量等。
2.实体联系信息1) 客户与报刊订阅关系联系图,客户订阅后必须将客户名与报刊相关信息对应起来,以便邮局将报纸寄给对应的客户,让客户定期收到自己订阅的报刊;2) 供应商与报刊联系图,哪个供应商供应那些报刊,必须有个相对应的数据表,当库存不够时,我们通过此联系表找到对应的供应商,与其联系进行进货。
3.邮局订报系统所涉及的系统E-R图如下所示:图邮局订报实体E-R图逻辑设计下面列出几个主要的数据库表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1)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时要综合考虑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三方面的因素。
这三个方面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消除一切冗余数据虽然能够节约存储空间,但往往会导致检索代价的增加,因此必须进行权衡,选择一个折中方案。
(2)设计数据的存取路径在关系数据库中,选择存取路径主要是指确定如何建立索引。
例如,应把哪些域作为次码建立次索引,建立单码索引还是组合索引,建立多少个为合适,是否建立聚集索引等。
(3)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数据应该根据应用情况将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部分分开存放。
(4)确定系统配置DBMS产品一般都提供了一些存储分配参数,供设计人员和DBA对数据库进行物理优化。
初始情况下,系统都为这些变量赋予了合理的缺省值。
但是这些值不一定适合每一种应用环境,在进行物理设计时,需要重新对这些变量赋值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处理流程设计由于本系统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所以在完成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后还要进行模块处理过程设计,以对每个程序模块中的详细处理过程设计,设计的工具有很多,这里采用的主要是程序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如所示:图系统流程图输入输出设计输入:报刊名,报刊编号输出:报刊管理信息处理周期:每天一次输入:订单编号,客户ID输出:订单管理信息处理周期:每天一次输入:客户名,客户ID输出:客户管理管理信息处理周期:每天一次模块设计登录模块管理账图管理账户模块查询模图查询模块第3章系统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活动。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分析说明书及附件、系统设计说明书及其附件(如:模块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编码方案、输入设计、输出设计、模块处理过程设计等)1.程序设计的目标要求(1)可靠性包括程序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程序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规范性即标准化程序设计;(3)可读性即程序清晰,其他人易读懂;(4)可维护性即程序各部分相互独立,程序模块化.2.程序设计方法目前,主要的程序设计方法有:(1)方法、手段(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面向过程的语言(3)原型法、系统开发工具(4)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语言系统测试1.程序调试、测试的方法(1)静态测试法:即用人工的方法对文档、程序、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找出其中的错误.基本方法有:人工测试法、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法(2)动态测试法:即通过运行程序,在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中检查和发现错误。
基本方法有:白盒测试法和黑盒测试法①白盒测试法:根据程序的内部处理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
②黑盒测试法:该方法不考虑具体的程序内容结构,而设计一些输入数据用例。
运行程序后,将程序的输出结果和标准的结果相比较,从而确定程序有无错误使用白盒测试法或黑盒测试法都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在测试过程中,常用的测试数据有以下几种:(1)用正常数据调试(2)用异常数据调试(3)用错误数据调试2.系统调试测试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程序调试:也称程序模块调试.(2)分调:将构成某功能模块的各个程序连接进行调试.(3)总调:是指整个系统进行的调试,即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进行调试.(4)特殊测试:主要有:峰值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恢复能力测试等.(5)编写系统使用说明书:包括(系统简介、系统运行操作说明等).(6)人员的培训.第4章设计总结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说是为毕业设计做的一个预演,真的做起来困难重重,深刻体会到做一个软件,里面需要的很多知识都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发现我们学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发掘,就算是把一本书看完,我们还是会现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吃透,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地自学习,不断地发现问题去思考问题。
此次课程设计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设计的初期,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中,碰到很多概念上很模糊的问题,通过老师的指点以及查阅相关资料,问题得到了解决,设计工作也顺利进行。
另外,在运用JDBC数据库连接技术以及写程序的时候,也碰到过好多问题,有些是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的,但是有些技术问题我们自己很难解决又不能及时请教老师,于是我们就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我们终于解决了各种问题,成功完成了课程设计。
现在我们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但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更加认识到在遇到问题时要不退缩、努力解决的重要性。
相信这些收获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这次实践可以给我们敲一个警钟,我们面临毕业,面临择业,需要这些实践经验,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尝试,这是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感想。
参考文献1.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姜旭平主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策略,技术,工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和技术的新途径》,北京,清华大选出版社,1998ZZ主编,《管理细小系统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斯蒂芬-哈格主编,《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6.张玉红主编,《FOXPRO2XFORWINDOWES——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7.滕佳东主着,《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8.黄梯云等,《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李一军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黄梯云等,《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1.滕佳东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邓晓红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3.张骏等主编,《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4.陈佳编着,《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5.朱顺泉编着,《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附录:主要代码1、数据库连接代码import .*;public class ConnectDB {etLayout(null);getContentPane().setBackground(new Color(230, 230, 250));setTitle("邮局订报管理系统");setBounds(400, 200, 544, 385);setVisible(true);setResizable(false);setDefaultCloseOperation;aid = AID;final JLabel label = new JLabel();(new Color(0, 0, 255));(new Font("华文行楷", , 42));("邮局订报管理系统");(93, 53, 360, 67);getContentPane().add(label);final JButton button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new PaperFrame();}});("New JButton");("报刊管理");(64, 168, 106, 42);getContentPane().add(button);final JButton button_1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new OrderFrame();}});("订单管理");(215, 168, 106, 42);getContentPane().add(button_1);final JButton button_2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new CustomerFrame();}});("客户管理");(362, 168, 106, 42);getContentPane().add(button_2);final JButton button_3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 new AdminFrame(aid); }});("账户管理");(64, 245, 106, 42);getContentPane().add(button_3);final JButton button_4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 new StatsFrame();}});("数据统计");(215, 245, 106, 42);getContentPane().add(button_4);final JButton button_5 = new JButton();(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final ActionEvent e)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