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动物育种

水产动物育种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
姓名:王超学号:20092513114
一、名词解释
1、品种
是指经过人工多代选择育成的、具有稳定遗传、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有优良经济性状和表型性状的动植物。

2、品系
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一般为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良种
是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具有广泛适应性,并用于养殖(或栽培)生产的动植物优良品种。

4、建鲤
选择荷包红鲤与元江红鲤杂交组合的后代作为育种的基础群,选择出F4长型品系鲤鱼。

5、选择育种
是对一个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实行有目的地选择淘汰,分离出若干有差异的系统,并使这些系统表现优良稳定的经济性状,形成新品种。

6、轮回杂交
将各原始亲本轮流或交叉与各代杂种进行回交。

7、雌核发育
也称雌核生殖,是指卵子经精子激动后,在自身雌性原核的控制下发育成个体的一种特殊有性生殖方式。

8、细胞杂交
是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把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分离的细胞诱导成融合细胞,然后再经离体培养、诱导分化,得到再生杂种的整个过程。

二、填空
1、现代育种是以遗传学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

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2、水产动物育种在个体水平上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性别控制,在细胞水平上有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和雌核发育,在染色体水平上有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分子水平上有(转基因育种)。

3、杂种优势是多种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差异)和(互补程度)。

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包括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抑制第一次卵裂)和(细胞融合)等几个方面。

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有(温度休克法)、静水压力处理法和电休克法等,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有(秋水仙素)、(细胞松驰素B)等。

6、细胞融合的常用技术有生物融合、化学融合和物理融合,生物融合应用最早、最广泛,效果最好的是(仙台病毒),化学融合常用融合剂是(聚乙二醇),物理融合目前最常用的是(电融合)。

三、判断
1、稳定的遗传性能是一个品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
2、育种目标适当与否是决定育种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

(√)
3、品系经比较鉴定,优良者繁育推广后即可成为品种。

(×)
4、通常引进种对引进水域的生态平衡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
5、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
6、人工选择不同于自然选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工选择更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
7、遗传传递力强和配合力好是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个重要原则。

(√)
8、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均可用来快速建立纯系(√)
9、三倍体生物具有正常的生活力,但生产率却较低。

(√)
10、自然界中,双精入卵可能形成雄核发育个体。

(√)
四、单项选择
1、品种分为三类,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品种的类别?(C)
A 自然品种B人工品种 C 杂交品种D过渡品种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G表示国家级品种
B、S表示省级品种
C、03表示引进种
D、001表示品种序列号
3、下列鱼类通过选择育种育成的是(B)
A、建鲤
B、彭泽鲫
C、异育银鲫
D、团头鲂
4、我国鱼类最经典的育种方法是(B )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5、下列育种技术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的是(D )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转基因
6、下列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的是(D )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细胞核移植
D、转基因技术
7、下列育种技术可用于快速建立纯系的是(B)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多倍体育种
8、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化学方法中,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D)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弛素B
C、6-DMAP
D、乙醇
9、雄核发育在水产上的应用不包括(C )
A、生产单性鱼
B、建立纯系
C、便于操作
D、便于选种
10、下列通常用来诱导细胞融合的是(C )
A、烷化剂
B、碱基类似物
C、聚二乙醇
D、γ射线
五、简答题
1、简述一下良种应具备的条件。

答:1)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
2)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状
3)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
4)具有一定的数量
5)得到政府有关机构、业界和社会的认可
2、简述一下水产动物育种的目标。

答:育种的总目标是高产、稳定、优质、低消耗,优选劣汰,培育优良品种。

具体分为: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生长、增强抗逆、改良品质、性别控制、提高回捕率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简述一下选择育种的应用。

答:1)从野生种分离各种性状特点的新品种。

2)固定和发展有益的变异。

3)抗性育种
4)提高养殖对象的经济性状
5)品种的提纯与复壮。

4、说一下杂种优势的主要特点。

答:1)杂种优势是多种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

2)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差异和互补程度。

3)双亲的纯和程度越高,F1的杂种优势越强,反之杂种优势越弱。

4)杂种优势在F1表现最明显。

5、简述天然雌核发育的特点。

答:1)卵子具有与母体相同的染色体组型。

2)与孤雌生殖不同,它需要同种或异种精子的进入,但精子只起激发作用,不发生雌雄原核的融合或配子融合。

3)胚胎发育完全在雌核控制下进行。

4)除了某些种类外,雌核发育的后代完全为雌性,只具有母系遗传物质。

六、综合论述
1、叙述引种的条件、意义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引种的条件:
1)水域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未被充分利用
2)现有水域中的生物群落或生态关系需要改变或改善
3)原有的水产资源遭毁灭性破坏后需恢复
4)外地(国)有适合本地水域增养殖的优良品种
引种的意义:
1)增加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2)改善原有生物群落。

3)建立新的鱼类区系组成或恢复水域的原有种类。

4)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资源或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5)提供饵料生物。

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改变野生种群的基因频率。

驯化养殖种与野生种交配产生后代。

2)造成基因污染。

人工育成品种、杂交种、转基因种等与野生种交配产生后代,除改变野生种群的基因频率外,还可能使原种丧失一些重要的遗传性状,野生种纯洁性破坏,特有种消亡。

3)导致生物入侵。

外来种逃逸,抢占生态位,或成敌害生物,可导致土著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

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答:多倍体育种技术方法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1)化学法主要是利用一些能够抑制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即化学诱导剂)来干预细胞正常的分裂过程,达到预期的目的。

主要的诱导剂有:
细胞松弛素B(真菌的一类代谢产物)用它处理可诱发一系列细胞
学效应,如细胞骨架的变化、多核化、破坏微丝等。

一般认为细胞
松弛素B特异性破坏微丝,最终导致细胞分裂的由微丝构成的收缩
环解体,抑制细胞质分裂,阻止极体的释放,从而产生多倍体。

6—
二甲基氨基嘌呤(简称6—DMAP):嘌呤霉素的一种类似物,抑制
蛋白质磷酸化,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酶,破坏微管的聚合中心,使微
管不能形成,从而抑制极体的形成和释放。

咖啡因:其作用效果在
于提高细胞内的Ca2+。

由于微管对Ca2+浓度敏感,当Ca2+浓度极
低或高于10时,会引起微管二聚体的解聚,阻止细胞分裂,从而形
成多倍体。

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组装,使已有的微管解聚,从
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或破坏已形成的纺锤体,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
而不分离。

2)物理法是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施加物理因子处理,影响和干预细胞的正常分裂,达到染色体加倍的目的。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温度休克(包
括高温和低温休克)和静水压休克等。

温度休克:其作用机制是温
度的变化引起细胞内酶构型的改变,不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导致
细胞分裂时形成纺锤体所需的ATP 的供应途径受阻,使已完成染色
体加倍的细胞不能分裂。

所用的温度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静水
压:即利用专门的静水压设备产生的压力施加于处理对象。

其作用
机制是抑制纺锤体的微丝和微管的形成,阻止染色体的移动,从而
抑制细胞的分裂,形成多倍体。

3)生物法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生产三倍体,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理化处理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能提高胚胎的孵化率和幼虫的
存活率,适合于生产性养殖。

此外,利用四倍体与异种二倍体杂交,
可产生异源三倍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