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度设备能源管理推进工作要点

2018年度设备能源管理推进工作要点

山东黄金矿业(沂南)有限公司2018年度设备能源管理推进工作要点2018年是沂南金矿落实集团、事业部基础管理达标验收年,机电管理部根据党委矿部部署,严格按照集团、事业部基础管理达标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基础管理达标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和推进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四要素”管理,进一步夯实机电安全管理,2018年度设备能源管工作推进要点如下:第一部分设备管理一、健全完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及现场图版推进要点1.1.1制定《2018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并严格落实实施;1.1.2.制定提升系统、排水系统、磨矿设备《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检修规程》等关键设备三大规程;1.1.3.修订《沂南金矿设备管理考核办法》;1.2.1《设备前期管理制度》;1.2.2《设备档案管理制度》;1.2.3《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2.4《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1.2.5《设备ABC分级管理制度》;1.3.1《岗位责任制》;1.3.2《岗位交接班制度》;1.4.1《设备点检管理制度》;1.4.2《设备巡回检查制度》;1.4.3《设备润滑管理制度》;1.4.4《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制度》;1.5.1《设备事故管理制度》;1.5.2《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5.3《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6.1《设备定期试验制度》;1.6.2《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6.3《停送电工作票制度》;1.6.4《提升系统检查制度》;1.7《设备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控制措施》;2.1所有主要设备: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和检修规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度;设备技术铭牌、设备资产标牌和设备责任牌;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牌等。

2.2提升机:提升系统巡回检查制度;提升系统图;运行速度曲线图;液压原理图(制动系统图);电气控制原理图;液压系统图;润滑(系统)部位图;设备技术特征/参数图等。

2.3主水泵:巡回检查制度;排水系统图等。

2.4无轨设备(电动铲运机及柴油铲运机):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气系统原理图;制动系统原理图;传动系统原理图等。

2.5供配电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停送电工作票制度;电气试验制度;供电系统图等。

二、健全完善计量设备、仪器仪表相关检测数据记录推进要点设备设施及附属管路相关压力、流量、浓度、温度、用电等计量数据记录,主要提升机提升量、球磨机处理量、车辆运输量(地表、井下)记录齐全。

三、定额管理推进要点1、健全完善设备定额管理制度、定额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

2、健全完善设备管理定额标准,包括但不限于:2.1备件消耗定额;2.2检维修工时/费用定额。

四、统计管理推进要点1、健全完善设备指标、数据统计管理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2、根据设备种类和工艺流程,健全完善设备统计记录表单,包括但不限于:2.1通用设备:设备运行记录;岗位交接班记录;设备日常/定期点巡检记录;设备润滑记录;设备事故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备件更换记录;设备检修记录;设备大修记录;设备三率报表;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等;2.2提升机:提升设备安全设施检查记录(班检、日检、周检和月检);提升钢丝绳检查试验与更换记录;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主要提升装置的检测资料等;2.3供配电设备:操作票记录、停送电记录、电气试验记录、继电保护整定记录等。

五、现场定置化管理推进要点1、健全完善定置化总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1定置化管理能达到“场所标志清楚、区域定置有图、位置台账齐全、物品编号有序、全部信息规范”的要求。

1.2按照设备管理四要素要求,自主开展“行为规范、根源清除、管理透明、高效简单”的设备管理工作,现场作业环境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2、健全完善设备定置化管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2.1制定设备现场管理四要素(6S、6H、定置化和可视化)活动标准、评价标准、管理手册、活动实施方案等。

2.2制定设备设施/管路着色标准等。

六、标准化建设管理推进要点1、制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标准化检查与考核制度、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岗位/标准化操作达标实施指南;2、建立设备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2.1点巡检标准2.2给油脂标准(润滑标准)2.3维修技术标准2.4维修作业标准(工时工序表/维修行为规范)2.5维修质量验收标准2.6设备工艺技术参数标准2.7设备编码标准2.8设备ABC分类标准2.9设备完好标准2.10设备设施/管路着色标准2.11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七、档案管理推进要点设备管理档案归档及时准确、齐全完整,包括但不限于:3.1设备操作人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资料;设备管理、操作和维保人员日常理论教育、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制度和资料等齐全完整;3.2主要设备设施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论证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安全节能环保性能评价、考察报告、设备设施投资计划等文件齐全完整;3.3设备采购合同、设备随机资料(说明手册、图纸等)、合格证书;设备安装记录、调试记录、验收记录、移交资料;设备空负荷试车、负荷试车、设备单体试车、联动试车记录;设备外文翻译资料齐全完整;3.4设备资产台账信息及时准确,与财务部门、使用单位资产信息保持同步,做到“账账相符”和“帐物相符”;3.5固定资产新增、报废、调拨等技改和状态变更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完整;3.6组织召开设备管理、技改技措等重大问题专题会议,所形成会议记录纪要等文件齐全完整。

八、结合沂南金矿生产经营实际,有计划的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1、设备信息化任务目标科学合理,能够达到管理业务协同、数据集中交换,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目标;2、制定设备信息化管理规定;3.1建立设备计算机数据库,实现静态网络化管理,包括设备资产台账管理、设备档案库管理、运行维护保养管理、检维修管理、润滑管理、设备价值管理、能源报表管理、专项设备和专项检查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管理、知识库管理等模块和功能;3.2设备运行已采用计算机动态监控管理,能够实现设备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音等参数的适时状态常规化监测和设备现场的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3.3建立清晰动态、完整连续的设备管理指标体系。

(1)建立真正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设备统计指标,准确反映设备的待机时间、开机时间、故障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以及设备的生产效率等。

(2)建立设备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故障率和可利用率等。

(3)建立设备维修管理评价指标,包括设备维修时间、维修次数、维修人员工时利用率与维修质量等。

(4)建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统计与评价指标,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5)建立设备安全性、环保性评价指标,包括设备诱发事故次数、综合安全性评价、排污、噪声等环保指标。

(6)建立设备保值增值评价体系,包括设备新度系数、设备净值计算与分析等,以科学地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资金投入情况。

第二部分能源管理一、能源管理标准及规章制度推进要点1.1健全完善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三级网络图,能源管理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三级网络图,职责清晰。

1.2建立能源管理制度1.2.1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要求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清晰到位;1.2.2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提出各种能源车间或工序消耗定额,并严格实施;1.2.3建立年度能源管理工作要点及定期能源例会制度,对用能管理进行总结及考核通报;1.2.4供用电管理、外供电管理,有相关用电管理制度及外供电具体管理办法,完善供电系统图,并认真实施相关制度;1.2.5供用水、热、风的管理,完善供排水系统图、供风系统图、供热系统图等,建立强化管理、降低能耗、准确计量统计的相关制度并执行;1.2.6供用煤炭、燃料油的管理,建立强化管理、降低能耗、准确计量统计的相关制度并执行;1.2.7功率因数、峰谷用电的管理,建立功率因数、用电削峰填谷的制度措施,并及时汇总考核;1.2.8能源计量管理考核。

建立各种能源消耗计量及管理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1.2.9节能技术革新与奖励。

鼓励节能创新,并严格完成年度责任状相关指标任务,企业开展相关激励措施;1.2.10建立能源知识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建立相关培训记录及台帐;二、能源计量管理2.1健全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1.1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企业有关能源计量的部门、岗位业务分工明确,职责明晰;2.1.2明确对计量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确保仪器仪表检测准确,并有相关检查保养记录;2.1.3明确开展电、风、水、燃油、煤炭等能源计量管理相关具体要求,并满足生产运营需要;2.2配备齐全能源计量装置、仪表,并满足生产经营需要2.2.1配备符合(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和满足生产要求的计量装置(器具)和监测设备;2.2.2能够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重点耗能设备定期进行用能监测;2.2.3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计量标准装置,能够按照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出具检定报告;2.3健全完善能源计量台帐、记录2.3.1风、水、电、煤、燃料油相关计量仪表、器具台账;2.3.2计量装置(器具)的检定证书、检定记录;三、能源定额管理推进要点3.1健全完善能源定额管理制度、定额考核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3.1.1制定风、水、电、煤、燃油等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明确制定及修定办法,保证定额符合实际,促进车间及部门加强用能管理;3.1.2制定风、水、电、煤、燃油等能源计量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计量及统计要求,严格考核,促进企业加强用能管理;3.2健全完善能源管理定额3.2.1采掘用电单耗,对用电统计范围划分清楚;3.2.2选矿用电单耗,对用电统计范围划分清楚;3.2.3峰平谷用电定额,鼓励车间及部门采取管理措施,减少用电费用;3.2.4汽油、柴油单耗,鼓励各用车部门及人员降低用油消耗,并实施考核;3.2.5企业内部分解考核指标(压风、提升、井下排水电耗、功率因数、主要线路电量损耗、非生产用水用电等)。

四、能源统计管理推进要点4.1健全完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4.1.1统计体系健全、职责明确,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做到数据统计全过程可查、可追溯;4.1.2绘制有统计数据传递的流程图,能够清楚反应从原始记录、汇总表到报表的传递过程、表单样式及责任人;4.1.3建立有各种能源的分配统计方案,数据具有可追溯性;4.1.4制度中有能耗分析要求,有定期能耗分析报告;4.2健全完善能源统计记录表单;4.2.1各种能源(风、水、电、煤、燃料油等)抄表或原始记录;4.2.2各种能源(风、水、电、煤、燃料油等)的统计明细或汇总表;4.2.3主要工序、设备用电单耗统计表;4.2.4生产、非生产用电统计表、外供电统计表;4.2.5统计汇总有全部的能源统计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汇总表、报表等表单清单及样式;4.3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能源报表;4.3.1集团及事业部能源报表;4.3.2当地主管部门能源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