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装配图教案

第九章 装配图教案

图11-6 滑动轴承2.沿结合面剖切画法为了表达装配体中某些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处进行剖切后绘制。

如图11-7所示,A—A剖视为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后的视图,此时零件的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被剖断的其他零件应画剖面线。

图11-7 转子泵3.单独表示某个零件在装配图中为了表达某个主要零件的结构,可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个视图,还应在该视图的上方中央标注零件X,并标注投影方向。

如图11-7所示中视图B则单独表达了泵盖的左视图。

4.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若绘制厚度或直径较小的薄片零件、细丝零件、较小的斜度或锥度,而这些零件又无法按实际比例画出时,允许将这些结构不按比例夸大画出。

如图11-7中垫片的夸大画法。

5.假想画法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时,或者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运动零件极限位置的外形轮廓图,如图11-8、图11-9所示。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图11-8 手柄极限位置的假想画法图11-9 相邻机构的假想画法6.展开画法为了表达某些重叠的装配关系,如多级传动变速箱,需要表示出齿轮传动顺序和装配关系,可以假想将空间轴系按其传动顺序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剖视图,这种画法称展开画法。

7.简化画法(1)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和退刀槽等可省略不画。

(2)在装配图中,螺母和螺栓头部允许采用简化画法。

当绘制相同的螺纹紧固件组时,允许只画出一处,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出其中心位置即可,如图11-11所示。

(3)在装配图中,绘制滚动轴承时,一般一半采用规定画法,另一半采用简化画法,如图11-11所示。

图11-11 轴承的简化画法学习情境三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性能(规格)尺寸性能(规格)尺寸是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尺寸,也是选用产品的主要依据。

2.装配尺寸装配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上有关零件间的装配尺寸。

它包括配合尺寸和相对位置尺寸。

(1)配合尺寸。

配合尺寸是表示两个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尺寸。

如图11-12所示的阀体和阀体接头的配合尺寸54H11d11、阀杆和螺纹压环的配合尺寸16H11d11等。

(2)相对位置尺寸。

相对位置尺寸是表示装配机器或拆画零件图时,需要保证的、影响其性能的重要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如图11-12所示中的尺寸51 mm。

3.安装尺寸安装尺寸是将部件安装到机座或地基上,或与其他机器或部件相连接时所需要的尺寸。

如图11-12所示中的尺寸56 mm×56 mm。

4.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是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如图11-12所示中的尺寸150 mm、107 mm、80 mm×80 mm、98 mm等。

5.其他重要尺寸其他重要尺寸是设计时计算确定或选定的,但又没有包含在上述四类尺寸中的重要尺寸。

这类尺寸在拆画连接图时不能改变。

图11-12 球阀装配图二、装配图的技术要求在图形中无法用代号或符号表达的对机器或部件在包装、运输、安装、调试和使用等过程中应满足的一些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应该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明细栏的上方或左边,如图11-12所示。

学习情境四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一、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1.编写零部件序号的方法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将装配图上所有零件(包括标准件)按一定顺序编写序号。

(2)将装配图上所有零件(标准件除外)按一定顺序编号,而将标准件的国标号直接注写在图样上。

2.零部件序号的标注方法序号应写在视图、尺寸的范围之外。

指引线应从连接的可见轮廓内引出,用细实线绘制,并在轮廓内的一端画一小圆点,如图11-13(a)所示,在轮廓外的一端画一小段细实线的水平线或圆,序号的字高比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也可以不画水平线或圆,但序号的字高比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两号。

同一装配图中标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结合装配图,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若在所指部分不易画圆点时(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区域),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指向该部分的箭头,如图11-13(b)所示。

图11-13 零部件序号的标注方法3.标注零部件序号的注意事项(1)相同零件只对其中一个进行编号,其数量填在明细栏内。

(2)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必要时指引线允许曲折一次,如图11-13(c)所示。

(3)对于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11-13(d)所示。

(4)零件编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编号,全图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整齐排列,并应标注在视图外面。

二、明细栏明细栏是指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的详细目录,应该画在标题栏的上方。

学习情境五装配结构合理性1.接触面、配合面的结构(1)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对接触面或配合面,如图11-15所示。

图11-15 接触面、配合面的结构(2)为了保证零件接触良好,应在轴肩处加工出退刀槽或凹槽,或在孔端面加工出倒角、倒圆,不应都做成倒角或相同的圆角,如图11-16所示。

图11-16 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3)为了保证螺纹紧固件和被连接件良好接触,应在被连接件上做出沉孔、凸台等结构,如图11-17所示。

图11-17沉孔、凸台结构学生分组讨论标注零部件序号的注意事项。

结合实物讲解装配机构的合理性。

2.螺纹连接的结构当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时,必须留出扳手的活动空间和螺栓等拆装时的操作空间,如图11-18所示。

图11-18 螺纹连接的结构3.轴向零件的固定结构为防止滚动轴承等零件产生轴向窜动,需采用轴向固定结构来固定。

当以孔肩或轴肩定位时,其高度应小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厚度,以便拆卸,如图11-19所示。

图11-19 滚动轴承的轴向定位结构4.防松的结构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受到振动的影响,螺纹连接件可能产生松动。

这些结构需要加装防松装置,如使用双螺母、弹簧垫片、开口销等锁紧。

5.密封防漏结构为防止机器或部件内部液体外漏以及灰尘杂质的进入,相关结构处应采取密封防漏措施。

学习情境六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一、画图前需要考虑的问题1.了解和分析装配体要正确地表达一个装配体,必须首先了解和分析它的用途、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装拆顺序等情况。

这些情况可通过观察实物、阅读有关技术资料和类似产品图样及咨询有关人员来学习和了解。

2.拆卸装配体在拆卸前,应准备好有关的拆卸工具,以及放置零件的用具和场地,然后根据装配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拆卸次序,正确地依次拆卸。

拆卸过程中,对每一个零件应扎上标签,做好编号。

对拆下的零件要分区分组,放在适当的地方,以免混乱和丢失,这样也便于测绘后的重新装配。

3.画装配示意图装配示意图一般是用简单的图线画出装配体各零件的大致轮廓,以表示其装配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等情况的简图。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了一些零件的简单符号,画图时可以参考使用。

画装配示意图应在对装配体全面了解、分析之后画出,并在拆卸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装配体内部结构和各零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正、补充,以备将来正确地画出装配图和重新装配学生实际绘制,教师指导。

装配体之用。

4.画零件草图画零件草图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对于零件草图的绘制,除了图线是用徒手完成的外,其他方面的要求均和画正式的零件工作图一样。

(2)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安排应尽可能地考虑到画装配图的方便。

(3)零件间有配合、连接和定位等关系的尺寸,在相关零件上应标注一致。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拟定表达方案1)选择主视图2)确定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2.画装配图的步骤(1)根据所确定的视图数目、图形的大小和采用的比例,选定图幅并进行布局。

在布局时,应留出标注尺寸,编注零件序号,书写技术要求,画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2)画出图框、标题栏和明细栏。

(3)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及基准线等,如图11-24(a)所示。

(4)画出各视图主要部分的底稿,如图11-24(b)所示。

通常可以先从主视图开始。

根据各视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着手。

如果是画剖视图,则应从内向外画,这样被遮住的零件的轮廓线就可以不画。

如果是画外形视图,一般则是从大的或主要的零件着手。

(5)画次要零件、小零件及各部分的细节,如图11-24(c)所示。

(6)画剖面线并加深。

在画剖面线时,主要的剖视图可以先画。

最好画完一个零件所有的剖面线,再开始画另外一个,以免剖面线方向及间距出现错误。

(7)注出必要的尺寸。

(8)编注零件序号,并填写明细栏、标题栏及技术要求等。

(9)仔细检查全图并签名,完成全图,如图11-21所示。

图11-24 画滑动轴承装配图的画图步骤学习情境七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1.概括了解装配图的内容(1)从标题栏中可以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大致用途及图的比例等。

(2)从零件编号及明细栏中,可以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及在装配体中的位置。

学生按步骤绘制装配图,教师指导。

(3)分析视图,了解各视图、剖视、断面等相互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意图。

由图11-25可知该装配体为齿轮油泵。

它是一种供油装置,共由10个零件组成,画图的比例为1∶1。

图11-25 齿轮油泵的装配图2.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关系装配体的工作原理一般应从传动关系入手,分析视图及参考说明书进行了解。

3.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体的结构对于装配体的结构可从下列内容进行分析。

1)连接和固定方式在齿轮油泵中,左泵盖和右泵盖都是靠螺钉与泵体连接,并用销来定位。

填料是由填料压盖将其拧压在右泵盖的相应的孔槽内。

两齿轮轴向定位是靠两泵盖端面及泵体两侧面分别与齿轮两端面接触。

2)配合关系凡是配合的零件,都要弄清基准制、配合种类、公差等级等。

这可由图1125中所标注的公差与配合代号来判别。

如两齿轮轴与两泵盖轴孔的配合均为15H7/h6。

两齿轮与两齿轮腔的配合均为33H7/f7。

它们都是间隙配合,都可以在相应的孔中转动。

3)密封装置泵、阀之类部件,为了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以及灰尘进入内部,一般都有密封装置。

在齿轮油泵中,主动齿轮轴伸出端有填料及用来压填料的填料压盖;两泵盖与泵体接触面间放有垫片,它们都是用来防止油泄漏的密封装置。

4.分析零件,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5.总结归纳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拆画零件图的步骤(1)认真阅读装配图,全面深入地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每个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及其结构形状。

(2)根据零件图视图表达的要求,确定各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能够正确读装配图。

(3)根据零件图的内容和画图要求,画出零件工作图。

2.拆画零件图要处理的几个问题1)零件分类2)对表达方案的处理3)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处理4)对零件图上尺寸的处理5)关于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思考与练习〗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有何异同?2.装配图有哪些规定画法?3.装配图有哪些特殊画法?4.装配图中应标注哪几类尺寸?5.试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