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酒对人体的影响

烟酒对人体的影响

论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烟伤肺、酒烧胃,烟酒对人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说吸烟对人体的影响: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体。

烟草燃烧时(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中,大约含有一千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其中尼古丁的危害最大。

一支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吸烟还容易患各种疾病,如肺癌,胃癌,食道癌及肺气肿等。

世界上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和吸烟有关的疾病。

每13秒就有一个被烟草夺取生命。

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哑英和刺激性烟雾等。

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函会产生。

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

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血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

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吸烟对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吸烟可使活化的免疫细胞CD4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如吸烟可影响阴道、子宫颈和免疫系统,使其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患传染性疾病。

吸烟对智力的危害。

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

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毫无科学。

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香烟中尼古丁进入体内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使人的智力减退。

吸烟对成年人来说是“慢性自杀”,对青年人危害就更加大。

青少年儿童吸烟后会突然出现一时头晕现象,脚站立不稳;咳嗽、多痰等症状出现更为普遍。

小于15周岁便开始吸烟的青少年,比不吸烟的青少年肺癌的发病率增高了竟17倍。

除吸烟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外,二手烟对人体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
血压、心脏病和生殖发育不良等。

其中,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

调查显示,在中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她们自己并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的二手烟。

除此之外,职场、会场等,也经常会成为二手烟泛滥的场所。

虽然没有直接吸食香烟,可是呼入体内,仍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比吸烟者的危害更大。

被动吸烟即俗称的“吸二手烟”,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定为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烟雾,因而成为被动吸烟者。

当吸烟危害吸烟者本身健康的同时,二手烟也影响非吸烟者。

除了刺激眼、鼻和咽喉外,它也会明显地增加非吸烟者患上肺癌和心脏疾病的机会,以及其它如呼吸疾病等等,严重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再说喝酒对人体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

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会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 (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

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

瞿瑶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即乙醇),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

因为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饮 40 克~ 80 克酒精, 10 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 10 年就可发生肝硬化,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数字啊!”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

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除此之外,过量饮酒还会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良影响:
大脑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

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

心脏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

胃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

1982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0.16‰,到了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

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

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

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

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

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

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李雨濛
2012年6月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