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模板

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模板

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4.1 物资设备的管理原则和供应方式新建铁路XX线(XX段)站前工程三标段物资设备管理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按照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周密计划、服务及时、认真地做好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使新建铁路工程物资“快速、有序、高效、优质”地供应,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新建铁路XX线(XX段)站前工程三标段对全线物资设备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服务,统筹供应”,全线物资设备划分为甲供料、甲控料和自购料。

其中甲供料又分部管甲供和建管甲供。

根据施工招标文件有关条款规定要求,结合物流体系运作流程安排,项目经理部组建物资设备部及工地材料厂,专门负责该工程物资的管理和运作。

工地材料厂在物资设备部管理下,保持与项目经理部、甲方、监理、施工队、供应商的有效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关方意见做出积极有效响应;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实现对物资材料储备与配送、质量、成本核算、人员动态、安全与环境等环节的动态监控。

由于本工程项目所处地域交通便利,本项目运输方式以火车、汽车及水运运输。

14.2 物资供应方案14.2.1 甲供物资的供应与管理甲供物资供应管理执行铁道部有关规定和公司的《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合格生产供应商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的补充办法或规定。

具体办法如下:甲供物资设备由铁道部或建设单位直接招标采购,并组织运输至工程招标时指定的交货地点。

甲供物资设备到达指定交货地点的卸车及卸车以后的其它事宜由施工单位负责。

甲供物资设备由交货地点至施工现场运输由施工单位负责。

对甲供物资,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

14.2.2 甲控物资的供应与管理14.2.2.1 市场准入与合格供应商评定甲控物资实行合格生产(供应)商管理制度,合格生产(供应)商由公司组织评定并发布,各施工单位的公开招标采购要求在公布的名录中进行。

对合格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14.2.2.2 甲控物资的招标采购与供应1、采购甲控物资具备条件的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对市场竞争不足或不具备采取公开招标条件的物资设备,须报请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采取适当方式组织采购。

2、供应施工单位根据签订的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合同自行组织生产供应商进行物资设备的供应保障工作。

对物资设备供应的质量、数量、价格、结算货款、供货时效,以及违约或质量索赔等负全责任。

14.2.2.3 甲控物资的管理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计划财务部、工程管理部、中心试验室、物资设备部门及其他人员任成员的招标小组,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供应厂商,以购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供应能力可靠的材料、设备。

甲控物资的供应方案,由各施工单位根据工期进度的要求,遵循“质量第一,现场第一”的原则组织实施。

甲控物资的供应方案要报甲方指挥部物资设备部备案,并接受随时检查。

施工单位将对物资供应的质量、数量、价格、时效等负完全责任。

14.2.3 自购物资和地方材料的供应与管理除甲供物资设备、甲控物资设备以外的其它所有物资设备均属于自购物资。

施工单位应建立物资供应管理机构,并按施工组织的物资设备供应基点设置材料库。

一、二类物资设备均由供货厂商按照就近的原则直接发往施工单位设置的材料厂库。

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各施工单位要及早制定供应计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编报下年度一、二、三类物资设备的采购计划,每月20日前向供货厂商提供详细的下月物资设备发运计划。

自购物资(碎石、砂、白灰、矿渣粉等地方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公开招标采购,现场监理监控,汽车直接运至现场,但是具体方案要求遵守甲方制定的有关规定。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料(地材)要求遵守甲方制定的《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管理暂行规定》,在甲方已经锁定的资源意向框架内签定采购合同。

1、砂运输方案由满足施工用料要求的当地料源点就近供应,用汽车运输至工地。

2、碎石、片石运输方案由满足施工用料要求的当地料源点就近供应,用汽车运输至工地。

3、道砟道砟拟采用周边采石场,条件许可的充分利用铁路(老K车)运输,部分采用汽车运输。

4、其他当地建筑材料由满足施工用料要求的当地料源点就近供应,用汽车运输至工地。

5、督促相关的施工单位,按照国家公安部门的行业规定,做好火工品的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与发放、剩余回收工作,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库房和保卫方式,严防流失、被盗或雷击等事件的发生,制订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和措施。

公司加强日常管理,及时督促检查。

14.3 材料和设备质量控制要点新建铁路XX线(XX段)站前工程三标段物资设备管理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质量控制体系来加强物资设备的质量管理。

14.3.1 钢材14.3.1.1 建筑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牌号Q235A,执行GB/T701-1997国家标准及其引用标准。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81-1994的规定。

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执行GB2101-1989国家标准。

14.3.1.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牌号Q235,执行GB13013-1991国家标准及其引用标准。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执行GB/T702-1986国家标准。

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执行GB2101-1989国家标准。

14.3.1.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牌号HRB335,执行GB1499-1998国家标准及其引用标准。

检查及验收:按GB/T 17505-1998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带肋钢筋表面轧上牌号标志、厂名和直径数字,其它按GB2101-1989标准的规定执行。

14.3.2 水泥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14.3.2.1技术标准除满足GB175-1999国家标准及其引用标准外,尚需满足以下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合材料仅限于矿渣或粉煤灰,碱含量≤0.6%,熟料中的C3A≤8%,氯离子含量≤0.20%(钢筋混凝土)或≤0.06%(预应力混凝土)。

14.3.2.2强度等级要求水泥强度要求表14.3.2.3 试验方法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和碱含量按GB/T176进行。

细度按GB/T1345进行。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GB/T1346进行。

压蒸安定性按GB/T750进行。

强度按GB/T17671进行。

14.3.2.4 包装、标志、验收袋装水泥的包装以防潮袋装交货,包装袋应符合GB9774的规定。

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出厂编号、执行标准、包装年月日。

包装袋两侧应印有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印刷采用红色。

散装水泥运输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按GB175-1999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14.3.3 钢绞线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符合GB/T5224-2003国家标准及其引用标准。

(2)技术要求:钢绞线技术要求表(3)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偏差执行GB/T5224-2003国家标准。

14.3.4 土工格栅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1)土工格栅技术要求表土工格栅技术要求表(2)试验、验收规则:按GB/T17689-1999标准执行。

取样在同批土工格栅产品中随机抽取5卷,每卷截取1m长作为样品,共五件;试样状态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标准的规定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

14.3.5 盆式橡胶支座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1)桥梁支座技术标准要求: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执行TB/T2331-2004标准及其引用标准;满足《客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及其引用标准的要求。

(2)试验方法:按《客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及其引用标准的要求进行。

成品支座试验应在经国家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中进行。

竖向承载力、摩擦系数和压转试验方法按TB2331-2004标准进行。

14.3.6 其他物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其他物资要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14.4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按年度、季度和月份分阶段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提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有关单位,并保证材料及时供应。

本标段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14.5 物资材料的检查与验收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和设备进场前,各施工单位物资部门的质检员首先应对到场材料和设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取样送实验室检验,填写材料和设备报验单,详细说明材料和设备来源、产地、规格、用途及检验、试验情况等。

报验单填好后,连同生产商的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我方提交的检验合格证明报监理工程师,以证明材料、设备质量符合本合同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会同监理工程师商定对用于本工程的任何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检验的时间和地点,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有正式证明的检验结果和原始数据。

交货验收中坚持“三不”原则。

凡质量无保证、证件不齐全、未经检验试验的主要物资、设备,一律不准采购、进场和使用。

坚持先试验后使用原则。

物资部门负责对进场物资的数量、质量验收和物资取样试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试验合格且技术证件与实物相符,方可使用。

物设部门将随时按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在制造、加工或施工现场和材料存储地对材料和设备进行现场检验,检查其型号、品种、数量、性能等指标,若对某种材料的质量有疑虑时,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

对于现场检验和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类不合格材料、设备,各单位要负责对其进行处置,并做好不合格材料、设备的隔离及标识,注明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盲目使用或交付。

14.6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14.6.1 标识产品标识防止误用,表明产品的接收、生产、安装、交付等各个阶段,均能展示其质量保证能力及可追溯性,应认真进行产品标识。

(1)对原材料、零配件、构配件的标识:对原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及金属构件等)应分类进行堆放、分别挂牌、分别建立收、发料台帐。

挂牌应注明名称、产地、规格、数量以及出厂日期和进场日期。

对零配件等应在产品入库后分类放置,并保持其原有厂家的标识,对无标识的应另挂牌,标明其品种、规格、产地、厂家及进货日期等。

施工机械及各种用于工程中的设备应保护好其固定在机械设备上的原有厂家的标牌,并保证其标牌在施工生产中和设备安装中不受损坏。

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采用标签及校验合格证进行标识。

(2)施工过程中的标识:对投入施工后不改变其原始形态的物资(如机械设备)应加强检查,继续保持其原有标识。

对施工过程中改变实物形态而形成过程产品的构配件,质检员应利用“施工日志”、“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记录其投入的施工部位以及原材料的出处。

对投入施工后立即改变其原始形态或被隐蔽的原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质检员应在“施工日志”中详细记录其品种、规格、使用日期等以及投入的施工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