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树脂拉挤
88.0% 84.4%
15202 77.9%
12643 64.8%
环氧树脂
311
15287
15488 10148
* 65.5%
/
/
/
/
/
/
/
/
21464 14180
* 66.1%
/
/
乙烯基酯树脂
326
18308 15807 86.3% 15182 82.9% 15289 83.5% 15156 82.8% 14844 81.1% 14863 81.2% 7188 39.3%
N=C=O + HOH
N C OH H
O N C OH + O=C=N H
O
O
N CO C N
H
H
O
N CN
H
H
+ CO2
2.1.3 异氰酸酯与胺反应生成取代脲
O=C=N
N=C=O + H2N R' NH2
O
N C NH H
R' O
N C NH H
2.1.4 异氰酸酯与羧酸反应生成酰胺和二氧化碳
O C OH + O=C=N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树脂耐湿热性能
弯曲强度(MPa) 弯曲模量(MPa)
1D
温度
4D
(60℃)
6D
湿度
14D
(93%RH) 21D
28D
温度(60℃)
湿度(93% RH)12hrs
温度(25℃)
湿度(93% RH)12hrs
1Cy 4Cy 6Cy 14Cy 21Cy
28Cy
UP-PU 488
19508 19484 99.9% 19104 97.9% 19272 98.9% 19146 98.1% 19099 97.9% 19881 102% 19981 102% 19674 101% 19772 101% 19786 101% 19500 100% 19778 101%
O
O
C OCN H
O CN
H
+ CO2
2.1.5 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发生交联反应
N=C=O + HO
OH R' OH
O N CO H
O
OCN H O
R' O C N H
2.1.6 异氰酸酯与脲反应生成缩二脲,并发生交联
N=C=O +
O
N CN
H
H
O
N CN H
C=O
N H
2.1.7 异氰酸酯与氨基甲酸酯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 并发生交联
不饱和 中- 较高
好- 很好
一般- 好
一般- 好
一般- 好 一般- 较好 一般- 较好
酚醛
低-中
一般
一般- 好 一般- 好 一般- 好
好
好
二、聚氨酯树脂
2.1 异氰酸酯的反应
2.1.1 异氰酸酯与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
O
N=C=O + HO
NCO H
2.1.2 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脲和二氧化碳
O
O=C=N
CH2 OH
2.4 聚氨酯树脂的分子结构及聚集态结构
• 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分子中的软段和硬段 • 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分子间的交联 • 分子中硬段部分结晶
软段
硬段
结晶区
三、 改性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基本性能
• 反应速度快 • 耐候性 • 耐化学腐蚀性 • 粘接性 • 高强度 • 高断裂延伸 • 耐冲击
/
/
/
/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树脂耐化学性能
弯曲强度(MPa)
弯曲模量(MPa)
1D
25℃
5%HCl
15D
30D
1D 25℃ 10%NaOH 15D
30D
UP-PU 488
19508 18568 95.2% 17866 91.6% 17783 91.2% 19020 97.5% 18421 94.1% 18021 92.4%
• 1941年不饱和聚酯树脂开始大规模应用 • 40年代后期环氧树脂开始工业应用
主要热固性树脂性能对比
价格 工艺性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耐候性 燃烧性 耐热性
聚氨酯 较高- 高 较好- 好 较好- 很好
好
较好- 很好 一般- 较好 一般- 好
环氧
较高
较好- 好
较好-好 较好- 很好 较好- 好 一般- 较好 一般- 较好
环氧树脂
311
15287
23342 15345
* 65.7%
/
/
24571 17454
* 71.0%
17510 71.3%
乙烯基酯树脂
326
18308 16159 88.3% 15413 84.2% 15132 82.7% 17838 98.9%
16649 15919
改性聚氨酯树脂 在复合材料拉挤方面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复合材料系
王钧
一、热固性树脂的发展
• 1909年美国籍化学家L.H. Backeland首先合成 出有应用价值的酚醛树脂
•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发现异氰酸酯与 含活泼氢的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从而建立了聚 氨酯化学的基础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树脂耐化学性能
弯曲强度(MPa)
弯曲模量(MPa)
1D
4D
80℃
7D
5%HCl 14D
21D
28D
1D 80℃ 10%NaOH 4D
7D
UP-PU
488
19508
18068 92.6%
17563 90.0%
17491 89.7%
17217 88.3%
17212 88.9%
17174 16460
O
O
NCO H
+ O=C=N
N CO C=O
N H
2.1.8 异氰酸酯与酰胺反应生成酰基脲,并发生交联
O NC H
+ O=C=N
O NC
C=O
N H
2.2 主要异氰酸酯品种
CH3 NCO
NCO
TDI
OCN
CH2
NCO
6
HDI
OCN
CH2
NCO
MDI
NCO
NCO
NDI
OCN
CH2
HMDI
NCO
2.3 主要聚合物多醇及多胺
乙烯基酯树脂
326 18308 17992 98.3% 17771 97.1% 17805 97.3% 17759 97.0% 17722 96.8% 16699 91.2% 17051 93.1% 16683 91.1% 16656 91.0% 17064 93.2% 16912 92.4% 16829 91.9%
环氧树脂
311 15287 16900 100% 16672 98.2% 16604 97.8% 16537 97.4% 16496 97.4% 16699 98.4% 14850 100% 14649 98.6% 14621 98.5% 14467 94.6% 14426 94.4% 14589 95.4%
柔性
R
H
O
CH2
CH
OH n
H
O
CH2
CH2
CH2
CH2
OH n
O
O
HO R' O C R C O R' OH
刚性
H2N
CH2
NH2
HO CH2 CH2 OH
Cl H2N
CH2
Cl NH2
HO CH2
C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H CH3
支化
CH2 OH CH OH CH2 OH
CH2 OH CH3 CH2 C CH2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