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研究
(一)行业政策
当前,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现代生物
技术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
我国政府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和产业优势,对于生物产业,尤其是基因测序领域,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先后推出了多项相关政策、
规划等产业指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 年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十三五”规划指出,支持新一代信
息技术、生物技术、精准医疗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加强前瞻布局,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
再生医学技术,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指出,加速推动
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建设网络化应用示范体系,推进个性化医疗,
新型药物,生物育种等新一代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推进基因库细
胞库等基础平台建设。
(2)“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2016 年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推进基因组学新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等生命科学前
沿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生物产业发展及生命科学研究核心关键装备研发,提升我
国生物技术前沿领域原创水平,抢占国际生物技术竞争制高点;把握生物技术和
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病人的前瞻队列,建立多
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
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
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
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学诊疗模式变革。
(3)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
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和
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
源,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推进基因芯片与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诊断、癌症
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检测方面的应用,加强人口基因信息安全管理,推动精准医
疗技术发展。
(4)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
通量基因测序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提出
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基因检测产品等,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
查,加快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进入医疗体系,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
(5)“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2017 年4 月,科技部发布《“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指出:要突破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在内的若干前沿关键技术,支撑基因测序技术等新一代
生命组学临床应用技术、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等重点领域
的发展。
(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 年3 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
点专项2016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提出9 个重点专项,与行业相关的重
点专项有:“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
重点专项、“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
(7)“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2016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 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 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8)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
2016 年3 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
中心建设方案的复函》,指出:大力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开展推广应用有利于提
高出生缺陷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
防治水平,对于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和健康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各地在工作中要注重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检测仪器设备及试剂的
产业化应用,有条件的省(市)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的医疗
服务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9)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5年12 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建设育种大数据,实现对农作物表型数据和基因测序数据的长期观测和积
累,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加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过程。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 年6 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与
高通量基因测序有关的优先发展领域和研究方向为:1)生命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农业生物基因与环境互作机制;农业生
物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等;2)医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基因多态、表观遗传
与疾病的精准化研究;肿瘤复杂分子网络、干细胞调控及其预测干预;个性化药物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创建各类疾病动物模型,开发各类高等级动物疾病模型和创建人源化小动物模型,实现动物模型和临床疾病的高度交叉融合;3)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从衰老机制到老年医学的转化医学研究;基于疾病数据获取与整合利用新模式的精准医学研究。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生物科技行业概况
公司属于生物科技行业下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
生物科技行业是以生命科学
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生产、流
通和服务的产业群,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它既包括为生物技术研发提供支持
的设备、制剂以及相关信息的服务业,也包括运用生物技术工艺进行生产或提供
服务的产业,还包括相应的储、运、销售等需要专门的生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产业。
生物产业进入21 世纪以来,以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基因组学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推动了以生命科学为支撑的生物产业深刻改革,全球生物产业进入了一
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
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生物产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从2008 年开始,我国生物产业总产
值突破万亿元。
当前,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
业日趋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快速兴起。
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
每5 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 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速度领先的经济领域。
预计到2020 年,中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 4 万亿元,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将达1 万亿元、生物农业市场规模将达5,000 亿元、生物能源市场规模将达3,000 亿元、生物环保市场规模将达1,000 亿元,合计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 万亿元。
2016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15 年产业规模超过3.5 万亿元。
到2020 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 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基因测序行业概况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 或RNA 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 或RNA 序列。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现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组是一个细胞或者
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括全套基因和间隔序列,它指单倍体
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 分子。
基因测序指通过测序设备分析生物样本(组织、细胞、血液样本等)的基因
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疾病发病机理研究、生命调控机制研究、临床医学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等领域。
目前测序技术中的高通量测序是现阶段的主流技术。
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应用方向主要是科研和临床医疗两个方向,科研面向高校、
科研机构、研究性医院、药企等企事业客户,临床医疗面向个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