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软件测试依据和规范
理和可靠的解决; ?构建阶段的计划是否足够详细和精确;是
否被可靠的审核基础支持; ?如果当前计划在现有的体系结构环境中被
执行而开发出完整系统,是否所有的风险 承担人同意该蓝图是可实现的; ?实际的费用开支与计划开支是否可以接受。
18
(3)构造阶段
?构造阶段是一个制造产品的过程,在这 个阶段中逐步完善构想、构架和计划, 直到将构架基线逐渐发展成完善的系统 产品,并完全准备好移交给她的用户群 为止。
(2)细化阶段
?细化阶段的目标是详细分析问题领域,说 明产品的绝大多数业务用例,设计出合理 的系统构架,给出开发项目计划,评价项 目中最可能出现的风险元素。
?细化阶段是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该 阶段结束时,最困难的 “ 工程 ” 可以认 为已结束。
14
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细化阶段,根据项目的领域,大小和创 新性,可能在一个或多个迭代中,建立一 个可执行的架构。这一工作至少要处理初 始阶段中识别的关键用例,关键用例通常 也揭示了项目主要技术的风险。
?根据已定义的评价准则对开发好的构件进 行测试,以保证开发构件的质量。
?尽可能快地将已完成的构件组合成一个可 用的版本,并根据系统构想所制定的接受 准则对发布版本进行测试评估。
20
构造阶段的产品是可以交付给最终用户 的产品。它最小包括:
? 特定平台上的集成产品 ? 用户手册 ? 当前版本的描述
21
定义阶段 开发阶段 维护阶段
问题定义 分析研究 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编码
测试 维护
瀑布开发模型
பைடு நூலகம்
4.1.1 软件过程模型
2、原型模型
? 根据客户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用户最迫切解决的 问题,完成可演示的产品。这个产品只实现最重要功 能,在得到用户的更加明确的需求之后,原型将丢弃。
需求分析
原型开发
原型评价
?构造阶段是最消耗资源的阶段,它会消 耗掉整个项目开发中的大部分资源,所 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管理资源和控制 操作上,目的是优化项目的成本、进度 和质量。
19
构造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通过资源管理、资源控制和过程优化,以 达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浪 费和返工,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尽快完成构件开发,以保证尽可能快地开 发。
? 产品的费用和实践计划,以及对产品风 险的评估。在这个阶段的风险评估中, 重点在于确定最主要风险内容,以及风 险的高低次序。
11
初始阶段提交的产品主要包括:
?描述项目的主要需求、特征和约束的前景 文档。
?初始的用例模型(大约是整个系统的10%20%)。
?项目词汇表。 ?初始项目计划。 ?业务用例。 ?风险评估文档和数据库。 ?一个或者多个可抛弃原型。 ?初始的构架文档。
? 优点:易于理解;调研开发的阶段性;强调早期计划及 需求调查;确定何时能够交付产品及何时进行评审与测 试。
? 缺点:需求调查分析只进行一次,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顺序的开发流程,使得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到该 项目的开发中去;不能反映出软件开发过程的反复与迭 代性;没有包含任何类型的风险评估;开发中出现的问 题直到开发后期才能够显露,因此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12
生命目标里程碑主要评审的内容有:
?项目相关人员是否就项目范围、成本估 计和时间进度安排等达成一致。
?项目的需求理解是否准确有效。 ?对于成本和进度安排的评估以及优先权、
风险和开发过程的可信度如何。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对比情况。 ?已开发原型中系统构架的深度和广度是
否已作为深入开发的基础。
13
最终设计
用户反馈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
系统实现
4.1.1 软件过程模型
3、增量模型和迭代模型 软件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是按阶段进行的,逐步
完善或深化系统的功能。
软件分阶段开发示意图
4.1.1 软件过程模型
3、增量模型和迭代模型
增量开发
迭代开发
IBM RUP
(1)、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的工作是将一个好的想法,发展 为一个关于最终产品的构想,并定义产生 的项目范围和业务用例。
接受 。
23
(4)移交阶段
?移交阶段是指移交产品给用户,这个阶 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制造、支付、培训、 支持和维护产品,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则。
?指明被使用过程的更新过的开发用例。
?用户手册的初始版本(可选)。
16
细化阶段结束是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生命周期体系架构里程碑。
此刻,检验详细的系统目标和范围、结 构的选择以及主要风险的解决方案。主要 的审核标准包括:
17
?产品的蓝图是否稳定; ?体系结构是否稳定; ?可执行的演示版是否显示风险要素已被处
15
细化阶段的成果是:
?用例模型。定义所有已发现的用例,并完成
至少 80 %以上用例的描述,其中所有关键
用例必须完成描述。
?补充需求,包括非功能性需求以及任何与特
定用例无关的需求。
?创建可执行的构架基线 。
?一个修正后的风险表和商业用例。
?一份整个项目的开发规划,包括粗略项目规
划,显示“迭代”以及对每个迭代的评估准
构造阶段结束是第三个重要的项目里程 碑 ——初始可运行能力里程碑。
此刻,决定是否软件、环境、用户可以 运作而不会将项目暴露在高度风险下。
该版本也常被称为 beta 版。
22
构造阶段主要的审核标准包括:
?产品是否足够稳定和成熟得发布给用户 。 ?是否所有的风险承担人准备好向用户移
交。 ?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比较是否仍可被
?工作的重点在于理解所有的需求并决定开 发的工作范围。
9
初始阶段要明确的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的软件范围和边界条件。要明确可 操作的概念、可接受的原则以及产品的 部分详细说明。
?系统中最关键的业务用例。即系统应该 为它的每个主要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基本 功能。
10
? 系统的大致构架,给出系统大致是什么 样子。这个构架是试验性的,通常只是 一个包括主要子系统的大致轮廓。
第4章 软件测试依据和规范
4.1 测试过程模型 4.2 测试过程改进模型
4.1 测试过程模型
4.1.1 软件过程模型 4.1.2 用V模型诠释软件测试过程 4.1.3 W 模型
4.1.1 软件过程模型
1、瀑布模型
?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照固 定顺序相连的若干个阶段性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 得到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