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基础复习题一、填空题1.绝大多数金属的晶体结构都属于(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和( 密排六方)三种典型的紧密结构.2.液太金属结晶时,过冷度的大小与其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 低),此时,过冷度越( 大).3.( 滑移)和( 孪生)是金属塑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4.形变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化手段,特别是对那些不能用( 热处理)方法来进行强化的材料.通过金属的(塑性变形)可使其( 强度)、( 硬度)显著提高.5.球化退火是使钢中( 渗碳体)球状化的退火工艺,主要用于( 共析)和( 过共析)钢,其目的在于( 降低硬度),改善( 切削加工)性能,并可为后面的( 淬火)工序作准备.6、大小不变或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静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7、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8、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点σs ,抗拉强度σ b ,洛氏硬度C标尺HRC,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φ,冲击韧度A k,疲劳极限σ-1。
9、渗碳零件必须采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材料。
10、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根据铸铁中石墨的存在形状不同,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等。
11、灰铸铁中,由于石墨的存在降低了铸铁的力学性能,但使铸铁获得了良好的铸造性、切削加工性、耐磨性、减震性及低的缺口敏感性。
12、高分子材料是( 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 其合成方法有( 加聚)和( 缩聚) 两种,按应用可分为( 塑料)、( 橡胶)、( 纤维)、( 胶粘剂)、( 涂料)。
13、大分子链的几何形状为( 线型)、( 支链型)、( 体型),热塑性塑料主要是( 线型)、分子链.热固性塑料主要是( 体型)分子链.14、陶瓷材料分( 玻璃)、( 陶瓷)和( 玻璃陶瓷)三类,其生产过程包括( 原料的制备)、( 坯料的成形)、( 制品的烧结)三大步骤.15、可制备高温陶瓷的化合物是( 氧化物)、( 碳化物)、( 氮化物)、( 硼化物)和( 硅化物),它们的作用键主要是( 共价键)和( 离子键).16、YT30是(钨钴钛类合金)、其成份由( WC )、( TiC )、( CO )组成,可用于制作( 刀具刃部).17、木材是由( 纤维素)和( 木质素)组成,灰口铸铁是由( 钢基体)和( 石墨)组成的.1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性能比较好的纤维主要是( 玻璃纤维)、( 碳纤维)、( 硼纤维)和( 碳化硅纤维).19、玻璃钢是( 树脂)和( 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钨钴硬质合金是( WC )和( CO )的复合材料.20、超导体在临界温度T C以上,具有完全的( 导电性)和( 抗磁性).二、判断题(√)1、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合金钢比同样含碳量的碳素钢具有更高的硬度(×)2、低合金钢是指含碳量低于0.25%的合金钢。
(×)3、3Cr2W8V钢的平均含碳量为0.3%,所以它是合金结构钢。
(√)4、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才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
(√)5、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但又可制造量具、刀具和冷冲模具等。
(×)6、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其耐腐蚀性越好。
(√)7、滚动轴承钢是高碳钢。
(×)8、可锻铸铁比灰铸铁的塑性好,因此可以进行锻压加工 (√)9、合金渗碳钢都是低碳钢。
(√)10、淬火加热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综合机械性能好的特点. (√)11、固溶时效处理是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手段之一 (×)12、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多,则淬火后钢的硬度越高.(√)13、高聚物力学性能主要决定于其聚合度,结晶度和分子间力等. (√)14、ABS 塑料是综合性能很好的工程材料.(×)15、陶瓷材料的强度都很高,立方氮化硼(BN)硬度与金刚石相近,是金刚石很好的代用品. (解: 陶瓷材料的抗拉强度较低,抗压强度较高.)(√)16、陶瓷材料可以作为高温材料,也可作耐磨材为.(×)17、金属、陶瓷、聚合物可以相互任意地组成复合材料,它们都可以作基本相,也都可以作增强相. (解:并不是任意材料都可能相互复合,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18、复合材料为了获得高的强度,其纤维的弹性模量必须很高.(×)19、永磁材料被外磁场磁化后,去掉外磁场仍然保持着较强剩磁的材料.(解:永磁材料被外磁场磁化,去掉外磁后其磁性仍长时保留.)(×)20、高聚物是由许多长的分子链组成,所以高聚物都是弱性材料. (解:交联密度很大的体型非晶态高聚物无弹性,如酚醛树脂) 三、选择题1、钢的本质晶粒度 C .A.是指钢加热过程中刚完成奥氏体转变时的奥氏体的晶粒度.B.是指钢在各种具体热加工后的奥氏体的晶粒度.C.是指钢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的晶粒度;它反映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2、共析钢加热为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决定于 C . A. 奥氏体加热的温度B. 奥氏体在加热时的均匀化程度C. 奥氏体冷却时的转变温度 3、马氏体是 B .A. 碳在a —Fe 中的固溶体B. 碳在a —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C. 碳在Fe -γ中的固溶体 D. 碳在Fe -γ中的过饱和固溶体4、回火索氏体与马氏体相比,其综合机械性能 A . A. 好些 B. 差不多 C. 差些5、为使低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常预先进行 B .A. 淬火B. 正火C. 球化退火D. 回火6、将相应的牌号填在括号里:普通黄铜(A );铸造黄铜(D );锡青铜(B );铍青铜(C )。
A .H68B .QSn4-3C .QBe2D .ZcuZn38 7、为使45钢得到回火索氏体,应进行 B .A. 淬火+中温回火B. 淬火+高温回火C. 等温淬火 8、为使65钢得到回火索氏体,应进行 A . A. 淬火+中温回火 B. 淬火+高温回火A. 淬火+低温回火 C. 直接油冷 9、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B .A. 含碳量B. 合金元素含量C. 冷却速度 10、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A .A. 含碳量B. 合金元素含量C. 冷却速度 11、T12钢与18CrNiW 钢相比: A .A.淬透性低而淬硬性高些 A.淬透性低而淬硬性低些A.淬透性高,硬性也高 A.淬透性低,淬硬性也低12、用低碳钢制造在工作中受较大冲击截荷和表面磨损较大的零件,应该采用 B . A. 表面淬火处理 B. 渗碳处理 C.氮化处理 13、高分子材料中存在结晶区,则其熔点是 C .A. 固定B. 一个温度软化区间C. 在玻璃化温度转变以上D. 在粘流温度以上 14、橡胶是优良的减震材料和磨阻材料,因为有突出的 A . A. 高弹性 B. 粘弹性 C. 塑料 D. 减磨性15、热电偶套管用 C 合适,验电笔手柄用 A 合适.汽轮机叶用 B 合适. A. 聚氯乙烯 B. 2Cr12 C. 高温陶瓷 D. 锰黄铜 16、传统陶瓷包括 A 、F 、H ,而特种陶瓷主要有 B 、C 、D 、E 、G .A. 水泥B. 氧化铝C. 碳化硅D. 氮化硼E. 耐火材料F. 日用陶瓷G.. 氮化硅H. 玻璃 17、细粒复合材料中细粒相的直径为 B 时增强效果最好.A. < 0.01m μB.0.01~0.1m μC.>0.1m μ18、车辆本身可用 B 制造,火箭支架可用 C 制造,直升机螺旋浆叶可用 A 制造.A.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B.热固性玻璃钢.C.硼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19、电阻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 C .A. 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大小没有要求 20、高弹性合金具有 B .A. 高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弹性模量.B. 高的弹性极限和低的弹性模量.C. 低的弹性极限和高的弹性模量.D. 低的弹性极限和低的弹性模量. 四、名词解释: 1、内力与应力内力——金属受外力作用后,为保持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作用着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2、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弹性变形——随载荷的作用而产生、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晶格与晶胞晶格——表示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晶胞——能完整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4、晶粒与晶界晶粒——组成晶体的许多外形不规则而内部原子排列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
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分界面称为晶界。
5、单晶体与多晶体单晶体——结晶后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单晶体。
多晶体——结晶后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6、钢与白口铸铁钢:含碳量为0.0218%~2.11%的铁碳合金。
白口铸铁:含碳量为2.11%~6.69%的铁碳合金7、铁素体与奥氏体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溶解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8、珠光体与莱氏体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9、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共晶转变:一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某一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共析转变:一定成分的固溶体在某一恒温下,同时析出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
10、固溶强化与加工硬化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11、渗碳与氮化渗碳:将钢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氮化:在一定温度下,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
12、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性: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
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在理想条件下淬火得到马氏体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13、W18Cr4V——合金工具钢中的高速钢,平均含碳量为0.7%~0.8%,平均含钨量为18%,平均含铬量为4%,平均含钒量小1.5%。
14、1Cr13——铬不锈钢,平均含碳量为0.1%,平均含铬量为13%。
15、4Cr14Ni14W2Mo ——耐热钢中的热强钢,平均含碳量为0.4%,平均含铬量为14%,平均含镍量为14%,平均含钨量为2%,平均含钼量小于1。
5%。
16、ZGMn13——耐磨钢,平均含碳量为0.9%~1.4%,平均含锰量为13%。
17、加聚反应――由单体经过光照、加热或化学药品的作用相互结合连接成大分子的反应。
缩聚反应――具有功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结合成较大的大分子,同时放出某些低分子物质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