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范本

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范本

省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留守儿童物理学习“一帮一”实践与研究学科分类中学物理课题负责人卢文胜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余干二中物理教研组研究起讫时期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联系(区号)邮政编码335100通讯地址省余干县第二中学电子信箱1520219846qq.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印制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填表说明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三、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容、重点和难点;国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项目背景1、留守儿童的原因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市,因此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他们也被冠上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现状由于父母的外出打工,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子女亲情需求严重缺失。

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仅在春节回来的占82.3%,还有17.7%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

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及沟通,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障碍。

而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往往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亲情关系的严重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后果。

父母长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呵护,普遍存在心里失衡、生活习惯和学习成绩差的情况“一帮一”活动能有效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健全道德品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亲情、让他们不再孤单,同时这个计划也有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持续的帮助对留守儿童的未来能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这个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反响、思考这种帮助留守儿童的方法的有效性,让社会各界持续性的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努力奋斗、做出贡献。

研究目标2013年初,针对留守儿童多的现实情况,我校要求全体任课老师与所教班级的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并对此进行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一帮一”活动在我校开展一年多来,效果明显。

受帮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项活动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支持和肯定。

据此我校物理教研组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将留守儿童物理学习“一帮一”进行专门的实践和研究,最终形成经验,以期在兄弟学校进行推广。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

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好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意义重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很好举措。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的特殊群体,必须特殊关爱。

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将来大部分都是新型农民的后备军和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如果今天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教育,不能健康地成长,将来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担当不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所以,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工作。

通过本实验探究出使留守儿童生活上得到关心,学习上得到辅导,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特别是物理成绩有所提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予以推广。

理论假设关注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新事物,社会各界关于这个方面的公益活动并不鲜见。

但是实行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的一对一帮助这种模式确是不曾有过的,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创新性。

此种模式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老师帮助,这并不是单纯的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精神帮助。

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长久的沟通,陪伴留守儿童成长,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再感受到孤单、使他们身心健康,努力学习为国做贡献。

这个活动在平时实行,因此时间上是可行的,我们全校二百多位老师,每人都与自己所教班级的2-3位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对子,活动实施起来较为便捷,老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情况较为熟悉,活动开展将会较为顺利。

我们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助,相信会造成有利影响,使社会更为重视留守儿童。

这个活动虽然只在我校实践,但是这只是试点,因为这个帮助留守儿童的模式新颖有效,我相信只要尽量能做到留守儿童与老师的一对一帮助,这样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绝对是最大化的。

留守儿童不会再感到孤单、他们将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学习、实现梦想、为国做贡献,因此这个项目应该能够顺利地在更大围甚至全国进行推广。

基本容探究留守儿童物理学习“一帮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 、建立档案,多沟通:在实践中,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建立了动态档案。

其主要容为:家长、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等情况,并把自己的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2 、用心关爱,多引导: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

因此,我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 及时沟通。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由于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也千差万别。

在全面把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意识组织这个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4、利用活动,多鼓励: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 思维也相对活跃,老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

因此在课、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5、寻找机会,多表扬: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

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

我要珍视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任课老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下,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有用之才。

研究重点探究留守儿童物理学习“一帮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难点(1)由于我校留守儿童比较多,故全校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的建立比较难。

(2)由于我校每个学期“一帮一”的对象会发生变化,所以对同一留守儿童的追踪比较困难。

(3)全校的留守儿童物理学习“一帮一”活动汇总和经验总结比较困难。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几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对于留守儿童具体学科的教育研究还比较少。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今天的留守儿童问题就是明天的农村社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一帮一”活动呼吁学校和社会各界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孩子,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还给他们一个幸福的童年。

我们希望通过“一帮一”活动可以达到如下预期的目标,如:(1)在我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为今后促进留守儿童帮扶计划打下基础;(2)老师通过“一帮一”活动对每一位留守儿童进行帮助辅导;(3)向社会加以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注和帮助。

本活动的可推广性强:1、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全国共有留守儿童5800多万,近年来国家着力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支持,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可复制性强:如果在我校经验的基础上,向其他兄弟学校推广这项活动是很容易的。

3、活动实施地的扩展:活动以余干二中为实施地,以农村为例,这种情况的学校非常多,仅从数量上看,该项目的推广需求及潜力非常大。

4、资源的保障性:社会上很多的基金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都想为留守儿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活动提供了保障。

活动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为项目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总之,全国留守儿童的问题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关系到数以千万计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此项目将有效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五、预期研究成果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市)教研室审批意见七、设区市教育局课题办(教研室)评审意见八、专家评审组意见九、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十、课题结题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