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日游
一日游
麦积山 南郭寺 小吃
麦积山简介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 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 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它三 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 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 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 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 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 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 积山石窟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丝绸之路: 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 定于2014年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 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 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 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南郭寺历史
南郭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 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 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 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 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 险 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 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 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
景区概况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 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素有“陇上江南”、 “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 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它位 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 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 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 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 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 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 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1]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 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天水小吃
?
南 郭 寺 最 佳 旅 游 季 节
夏天到南郭寺旅游是最好的选择。盛夏时节,各地 烈日炎炎,惟独南郭寺上凉爽无比。酷暑中当你登 上位于天水南山山顶的南郭寺时,微风吹来,惬意 无比。交通可乘9路公共汽车在南国路下车然后步行 上山。行程约30分钟,住宿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南山 山顶,在南山山顶就有一家星级宾馆—南苑山庄, 那里条件优越、环境幽雅是旅游者理想的下榻之处。
南郭寺简介 是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 “护国禅林院”。始建年代因无确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说 法,或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或认为始建于“东汉初 年”,或认为建于“隋唐早期”等。这些观点依据多为推 测,证据不足,难为信说。近人以董晴野先生为代表的 “始建于北朝”的说法,钩沉史籍,义理畅达,说服力较 强,从之者众。据此说,南郭寺开山迄今约一千六百多年。 人世沧桑而文物犹存,乃华夏文明之宝。天水人民引以自 豪。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慧音山坳,这里有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咏南郭寺的 诗篇,有杜工部祠堂及堪称“稀世之宝”的“春秋古柏” 等文物,所以南郭寺被誉为第一名刹。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 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 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 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为一座孤峰山,是南北朝初期西北地区佛教中心。麦积 山石窟的修建最早始于后秦 ,并经北魏以后各代陆续修造,成为规模宏大的石窟群。麦积 山因石质疏松,多为彩绘泥塑,并且多为北朝作品。在西魏时,麦积山兴造了一批中国传 统式建筑式样的崖阁式石窟,规模极大。西魏以来的造像风格渐渐变化,佛像肉譬低平, 颈短肩宽,面相方圆丰满,体态硕壮,为隋唐的塑像 “雍荣大度” 之风打下基础。麦积 山石窟艺术有独到的成功之处,在北魏末期的造像中,一部分薄衣透体的佛像和菩萨雕塑 十分引人注目,衣榴是划出的凹线,颇能体现体魄之美。在 127 窟正壁的佛像,飞天围绕 坐佛而飞翔,结合极其巧妙紧密,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创造成功的又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 式。麦积山石窟中第123 窟的童男童女像,孩子伶俐可爱,生动传神,朴实平淡,有人情 味,是中国古代早期描绘儿童作品的精品。在第 121 窟左右两壁的转角处的弟子与菩萨, 似在啊唱耳语,相互联系 、富有表情的神态,达到了艺术上的神妙境界。此像最大的待点 就是形体修长,秀骨清相,衣纹简炼流畅,采用浮雕与线刻 窒 然相结合约手法,是典型 的西魏造像叉格。麦积山北周雕塑共有 7 幅,四周飞天的身体外露部分的页部、 手部、 足邻都是浅浮雕,其它部分,如 : 衣物 、 飘带都是彩绘的,表现得妙趣横生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 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 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70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 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 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 护文物169处,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 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文化古城天水被誉为“历史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