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1)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1)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01)希望得到珍贵的宝石吗?那就去黑洞附近碰碰运气吧。

天文学家日前在观测中发现,一些特大质量的黑洞就如同宇宙中的“宝石工厂”,喷射出大量的水晶、红宝石和蓝宝石。

这一发现将揭开构成宇宙的第一批恒星的尘埃的来源之谜,同时也为生命的物质之源找到了起点。

据美国《科学日报》10月10日报道,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一个编号为PG2112+059的类星体进行了观测,它位于距离地球约80亿光年远的一个星系中央。

研究人员发现了沙子、玻璃、水晶、大理石和红宝石之类的矿物存在的迹象。

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它们是刚形成的。

天文学家认为,星际尘埃逐渐聚集形成了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随后才有了地球上的生命体。

如今分布在宇宙角落的星际尘埃被认为是与太阳类似的巨大古老恒星在演化到超新星阶段、衰亡爆炸时产生的,但是在137亿年“高龄”的宇宙的形成之初,形成那些原始恒星的尘埃又从何而来呢?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尘埃来自类星体。

这种有“宇宙怪物”之称的天体发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外形像星团又不是星团,发出的射电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它的内部呈螺旋状结构,中心是质量超大的黑洞,周围环绕着尘埃密布的环状星云。

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已知的最为活跃明亮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黑洞的强大吸引力将物质吸引进去,而由此产生巨大气压又形成“黑洞风”将物质吹离。

就是在这场从未停歇的宇宙“拔河比赛”中,催生了恒星和新元素的出现。

最新的观测结果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斯卡-马克维克-肯普说:“我们惊讶的发现那些刚形成的尘埃是从特大质量的黑洞中吹出的风中来的。

世界万物最终都来自宇宙尘埃,这揭开了我们来自哪里的所有疑问。

”另一名研究小组成员、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莎拉-盖拉格尔则表示:“类星体就像《芝麻街》中的‘甜饼怪’,它们以风的形式喷射出的物质似乎比它们吸入的物质更多。

”这项研究的报告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还计划在其他类星体周围寻找尘埃的踪迹以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也有可能类星体并不是早期宇宙唯一的尘埃来源。

马克维克-肯普表示:“在某些环境下,超新星可能对尘埃形成更重要,而类星体可能在另外一些环境中显得作用更大。

”1.1.“由于这些物质在太空的恶劣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保留,因此这表明他们是刚形成的”这句话用意何在?()A.为了说明这些物质确实是由类星体产生的B.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只是客观报道研究成果C.说明这些宝石新鲜与珍贵D.说明太空的环境非常恶劣1.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在整个宇宙也有可能源于类星体喷射出来的尘埃B.所有的天体都是由黑洞喷射出来尘埃汇聚而成的C.类星体是黑洞D.古老的恒星之后会变成类星体1.3.关于黑洞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宇宙可能起源于黑洞B.黑洞的“拔河效应”可能最终导致星系的形成C.黑洞具有超吸力,但由于黑洞风的影响,却吸入不了多少物质D.由于黑洞的吸引力,类星体发不出多少光1.4.根据文意,以下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文中的研究结果正确的话,那么在每个类星体周围都应该可以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B.如果研究人员在其他类星体周围没有发现类似的宇宙尘埃,也不会影响他们已经得出的结论C.类星体是唯一能够形成宇宙尘埃的天体D.形成原始恒星的尘埃很可能是超新星喷射出来的1.5.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人类来源于尘埃B.天文学家发现特大黑洞喷射出大量宝石C.宇宙形成之初D.宇宙“拔河比赛”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

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

根据板块大地构造的假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

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

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

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

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

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

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

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2.1.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B.条件C.转折D.解释说明2.2.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2.3.对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相互碰撞褶曲隆起所致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2.5.文中①—②处缺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A.只要……就,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如果……就C.只有……才,因为……所以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一)自然界中存在这许许多多我们往往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把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同其生存的非生命环境(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群落内部的不同种群连结到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系统。

别以为生态系统只有一个或一种,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等级。

大到整个生物圈,小到一滴水,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环境不同,生物有别,生态系统也不一样。

海洋环境和海洋里的生物组成了海洋系统,森林环境和森林里的生物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

此外还有池塘、湖泊、河流、沼泽、草原、沙漠、高山、盆地乃至农田、城市等等,都可以构成类型各异、大小层次不等的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输入、输出,结构和功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但是,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又是基础相等,结构和功能又是相对稳定的。

(二)大家都知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极快。

一个细菌如果每隔20分钟分裂一次,1变2,2变4,4变8……一昼夜繁殖72代,就可以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小时内传种接代108次,产出的全部菌体将能铺满地球1尺来厚!其实,为什么非要列举繁殖能力极强的细菌或者某些昆虫呢,用繁殖能力最差的长鼻子象也照样能说明问题,母象30岁左右才开始生育,一生仅产6胎,每胎仅产1仔,生育能力可谓差矣。

但是,如果一切条件适宜,随便让它繁殖,后代个个成活,那么250年后,一对大象的后代就会有上千万头,比现在地球上所有活着的大象的总数还多得多!当然,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细菌也好,大象也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几乎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的数量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三)是哪些因素限制着生物数量的增长?在一个生态系统里,即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又有大气、水、土壤以及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3.1.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命环境构成B.生态系统由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连结而成C.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等级D.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3.2.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这句话,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只能由生物构成B.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会永远存活下来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在不停地更新变化D.任何一个生物都只能存活于生态系统中3.3.第二段中列举细菌和大象的繁殖情况,其目的在于()。

A.说明细菌对其他生物造成的危害B.证明生态平衡的存在及其重要性C.比较这两种生物在繁殖方面的差异D.说明地球已无法承担生态失衡的重负3.4.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为恰当的是()。

A.什么是生态平衡B.什么是生态系统C.生命繁殖的速度D.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是罹患①了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

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

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