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 骨骼异常X线表现
2020/6/27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骨质疏松 1、概念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的 病理性减少称为骨质疏松。骨的有机和 无机成同时减少。 ·骨质疏松是可恢复的病理现象。 2、原因 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①骨细胞活动减低或成骨刺激不足(例如 ,成骨不全症、制动、失重等)
2020/6/27
肢体或躯干畸形。
2020/6/27
• 二、骨质软化 • 1、概念 一定单位体积内,类骨质矿
化不足。骨的有机成分不减少,但骨矿盐 量减少。 • 2、组织学变化 • 骨基质及软骨基质不能钙化或钙化不足。 故骨内类骨质增多,使骨骼失去硬度,而 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2020/6/27
• 3、原因 • (1)维生素D缺乏: • (2)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 (3)肾脏排泄钙磷过多: • (4)碱性磷酸酶活动减弱:
2020/6/27
• 3、骨质增生硬化原因
• (1)周身性骨硬化
• 代谢性骨病、金属中毒或遗传性骨 发育障 碍所致。例如,肾性骨硬化、氟中毒、铅 中毒、铋中毒、石骨症等均可导致周身性 骨硬化。
• (2)局限性骨硬化
• 常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修复反应。常见于 骨慢性炎症。骨外伤后的修复及成骨性骨 肿瘤等。
2020/6/27
六、软骨钙化 1、原因
• 生理性 病理性
• 2、X线表现: (1)大小不同的环形或半环形致密影,中
心部密度减低。 (2)可融合成片而表现为蜂窩状。
2020/6/27
生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
七、骨质坏死 • 1、概念: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因血供中断而死
亡就构成了骨坏死。 • 2、X线表现: • (1)骨坏死初期常无骨形态、结构或密度的
• 八、骨内矿物质沉积 • 1、铅、磷、鉍 • 2、氟
2020/6/27
• 九、骨骼变形 1、概念:骨骼形态的改变。 2、X线表现 骨骼失去正常形态,可伴有骨的其他改变。
2020/6/27
组织的缺失。 • 2、原因、 • 骨炎症感染、肿瘤、肿瘤样病变、神经
营养性障碍都可导致骨破坏。 • 3、组织学改变 • 患部骨组织被炎症、肉芽组织,肿瘤或
其它组织所取代,形成骨缺损。
2020/6/27
• 4、X线表现 •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松,正常
骨结构消失。
2020/6/27
• 骨松质破坏: • 1、早期:斑片状骨小梁缺损。 • 2、严重时:骨松质大片缺损。 • 骨皮质破坏: • 1、早期:骨皮质筛孔状改变、虫蚀
变化。 • (2)约在骨坏死1—2月后,始能出现阳性X
线征象。 • 坏死骨显示相对地密度增加。 • 坏死骨组织塌陷、压缩。 • 死骨内部出现疏松区及囊状变。 • 晚期骨密度增高。硬化及骨端肥大。
2020/6/27
• 3、骨缺血坏死原因
• 骨炎症、外伤、梗塞、减压病、电击 伤、冻伤、热损伤。
,营养不良,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 (3)原因不明者。 • 3、组织学变化 • 疏松骨的骨小梁数减少且变细,小梁间
隙加大,皮质骨变薄且管状系统腔隙增 大。疏松骨内未矿化的类骨质不增多, 有别於骨软化。
• 4、分类 • 原发性 • 继发性
2020/6/27
• 5、X线表现 • (1)骨质均匀性或斑点状密度减低。 • (2)骨小梁数量减少或纤细。 • (3)皮质骨变薄,髓腔增宽。 • (4)皮质条纹征 • 皮质内部出现条状或隧道状透亮影。 • (5)骨疏松严重者可合并病理性骨折及
状改变。 • 2、严重时:骨皮质大片缺损。
2020/6/27
四、骨质增生硬化
1、概念:系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 增多、变致密的现象。分为局限性或周身 性,前者常被称为骨质增生。
2、X线表现; (1)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皮质与髓
质界限不清 (2)骨小梁粗密、小梁间隙变窄甚而消失
,髓腔变窄。 (3)骨干可能增粗。骨表面可能不光滑。
2020/6/27
• 五、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 1、概念: 病理情况下,因骨膜受到刺激,骨 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 新生骨, 也叫做骨膜反应、骨膜性新生骨、 骨膜阴影等。
2020/6/27
• 2、X线表现; • 可为单层、多层、放射状或不规则形。骨
膜增生形态上的差异系因骨膜性成骨的生 长速度及骨小梁排列不同所造成的。 • 3、原因:炎症、血肿、肿瘤、外伤等。
2020/6/27
• 4、X线表现 • (1)与骨质疏松有些相似。 • (2)与骨质疏松不同者: • A、躯干或肢体骨的变软、变形 • 例如钟形胸部、漏斗形骨盆 • 肢体弯曲变形 • B、病理性骨折很少见。 • C、假性骨折线
2020/6/27
• 三、骨质破坏 • 1、概念 •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