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与行政法2003(答案)

宪法与行政法2003(答案)

2003年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民族自治权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上的民族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表达自由
[参考答案]表达自由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作用公诸于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

其中所谓“一定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一定的表现行为之中,并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其典型的方式主要有言论、出版、集会、结论、游行和示威。

[参考资料]许崇德:《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看守内阁
[参考答案]指在责任内阁制下,当内阁因为不信任投票或集体辞职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或者原内阁任期已经届满,但新内阁因某种原因仍未产生,在新的内阁产生之前,仍由原内阁成员主持日常工作以保障权力的延续及平稳交接所形成的临时性的过渡内阁。

4.行政优益权
[参考答案]行政优益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

行政优先权是指法律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执行公务时地一些优先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和获得社会协助的权利。

行政受益权是指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如必要的行政经费、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

[参考资料]张玉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四9年版;扬解君,肖泽晟:《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参考答案]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又称“不可变更力”,是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之内容具有不可否认和随意变更的效力,即非依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参考资料]张玉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杨解君,肖泽晟:《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程序。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实际上是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

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之下各专门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在我国,违宪审查的主要任务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

立法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程序:
(1)规范性文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期限和程序。

立法法第89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以下机关报全国人大常委会:A.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地方性法规由制定机关报全国人大常委会;C.较大的市的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D.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E.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制定的法规,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2)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的启动程序。

立法法第90条根据主体的不同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的启动程序作了两个方面的规定:A.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