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

(发展战略)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转型、创新、合作杜麒栋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今天我要发言的主要题目是《中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转型、创新、合作》。

“十壹五”以来,我们港口发展经历了大动荡、大发展、大突破的过程,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当下为止,我们认为中国港口已经站到了壹个新的起点上。

于新的起点上,我们也认为“十二五”我们中国的壹个发展主题应该是转型、创新、合作,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

我今天想讲俩个内容,壹个就是中国港口的发展站到了壹个新的起点。

第二部分内容就是转型创新合作成为我们国家港口“十二五”时期的关键词。

第壹部分我们想讲的简单壹点,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

第二部分稍微展开壹下。

壹、我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第壹部分,我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

分六个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

为什么说我国港口站于了壹个新起点,我想从这6个方面说壹些它有什么特征、特点,仍有壹些什么发展的趋势?第壹个特点,“十壹五”期间,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

全国港口完成的吞吐量89.32亿,比“十壹五”初,也就是比2005年底增长了84.2%。

铁矿石是我们国家港口壹共完成了12.6亿,进口铁矿石大概是6.2亿吨,比“十壹五”初增长了93.4%。

煤炭最主要的特点是,2010年我们国家外贸进口的煤炭进口了1.6亿吨,这是从2008年以来,我们国家开始大量的进口煤炭,从壹个原来我们均是煤炭主要出口国,当下变成煤炭进口国。

我国煤炭的特点是北煤南运,北方七港的下水量是5.28亿吨,比“十壹五”增长了43.9%。

原油也增长得很快,去年我们国家原油的吞吐量是3.6亿吨,接卸进口原油也是达到的2.1亿吨,同比是增长18.8%。

集装箱我们国家去年完成了1.46亿吨,同2009年比壹年是增长了2400万TEU,同比增长了19.48%,跟“十壹五”初比,那就增长了93.1%。

从吞吐量来见,我国“十壹五”是持续增长,普遍增长了90%左右。

我们国家分区域见我就不展开了,因为我们国家中国港口协会有壹本《中国港口发展方案》,每年出壹份中国港口发展方案,于这里面会有壹些领导详细的数字包括详细的分析。

于吞吐量里面有壹个新的壹个增长点,就是闪亮点,实际上就是国际油轮的增长。

2010年,全国油轮码头,国际油轮出入境旅客38.15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上海港28.3万人次。

油轮经济2010年内有俩个突破,壹个是实现了油轮的多港挂靠,这个是于我们国家国际船舶于国内运输里面的壹个重大的突破。

第二个突破是首次开辟了大陆跟台湾的航线,促进了俩岸交流。

这个是我讲的第壹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港口建设取得了很多成果。

2010年壹共新建码头泊位46.8个,吞吐能力3.4亿吨,其中集装箱泊位大概18个,产能是900万,煤炭专业化泊位7个,产能是4400万,10万吨级之上的原油泊位4个,4800万能力;新增20万吨及之上的矿石泊位4个,产能是4800万,我们仍新增和改善了内河的航道里程924km,全年港口航运建设投资完成1117.4亿元,同比增长10.5%。

第三个特点是港口企业多元化运营的趋势。

2010年,港口上市融资步伐有三个大港分别挂牌上市,他们是宁波港、大连港、唐山港。

到目前为止全国壹共有17家港口企业于A 股上市,其他的我就不展开了。

第四是我们港口科技发展成绩显著。

于深水港建设、航道政治、桥梁建造、港口机械设备、装卸工艺水平均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为了促进港口的科技进步,我们中国港口协会仍设立了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从2007年开始到当下为止我们壹共评出了219个港口科技进步奖的奖项壹二三等奖。

第五是,我们港口的主要矛盾当下开始有壹点转变。

我国长期以来是港口能力和生产需求供不应求,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到当下为止已经逐步缓解。

从“十壹五”期间,港口对口岸服务、网络信息、金融信贷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港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港口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的矛盾,将成为今后主要矛盾。

我们于节能减排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前面讲了我们为什么能够站于壹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新的起点上我们当下仍出来了什么问题,壹个什么特点呢?就是我讲的第二点,就是港口的无边界浪潮。

于“十壹五”期间,我们港口大概逐步逐步开始进入无边界的时代。

什么叫无边界时代呢?也就是说,原来港口的范围、港口的边界、港口的范畴、生产的理念、管理的方式正于被突破、正于被融合、被模糊,成了壹个边界比较模糊的情况。

港口企业、集团正于走出传统的港口围墙,正于向运输、物流、加工、航运方向拓展;传统意义上的航运业、加工业、仓库业、展示商、物流商均挤进了港口领域,将自己的运营业务见成是港口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于港区进行拆装箱、分票、贴标签、改装、加工等已经成为港口生产的常态。

所以,港口进入无边界浪潮,根本原因是港口目前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现有的港口体制、港口管理模式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港口生产力的发展,正于冲击着现有港口体制、机制,冲击港口管理模式,港口资源配置正于自行优化。

我们说港口的无边界浪潮的这种现象,于“十二五”期间可能仍将存于下去,这既是对港口的壹个挑战,也是港口发展的壹个机遇,体现了我们中国港口正于从第壹代、第二代、第三代港口、有的仍于向第四代迈进,也是预示着壹个港口发展方向的转型。

于港口无边界的浪潮冲击下,港口的发展需要转型、需要创新、需要合作,这就是我讲的第壹部分,就是我们国家港口发展站到了壹个新的起点,下壹步就是需要转型、需要创新、需要合作。

二、转型、创新、合作成为我国港口发展“十二五”时期的关键词第二部分,转型、创新、合作,也是我们这次开会的壹个主题。

我国港口面临着这么壹个新形势,转型、创新和合作成为港口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说我们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型我们感觉到是“十二五”期间的壹种主线,“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的主线,创新又是港口发展转型的关键,合作是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和环境。

(壹)转型——港口发展的主线第壹个问题,转型是“十二五”港口发展的主线。

港口增长方式为什么需要转型?是因为我们港口面临着壹种重大的转变、变化。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主要港口码头就已从以装卸、仓储为主的生产方式向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加工中心转型,有的已完成转型。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多数港口仍是以货物位移(装卸、仓储)作为港口生产的首要任务。

我们有壹些数据,可能简单说说,就是我们对全国五十几个港口做了壹个统计,他们的营业收入里主要的收入也就是装卸、仓储传统的港口收入占了总收入的90%之上的可能占了90%,我们是算了壹下可能是51个大型港口企业里面,大概有42个是主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0%之上;只有2个港口才低于70%,这就说明我们国家的港口主要仍是以传统的生产为主。

所以我们就是认为港口发展转型是壹种必要的趋势。

港口发展转型我们感觉到,港口发展转型其实有很多方面我这里不可能均讲到,主要可能就是从几个方面能够简单提壹提。

壹个是于运营上,我们传统方式的转型,我们感觉到应该从传统的港口业务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转变;于模式上应该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模式转变;于服务上我们感觉到应该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我们原来港口的生产只是被动地接受壹些客户的要求进行装卸生产。

今后我们从服务上,应该是主动地为客户提供壹些进行设计研究,提供壹些全程服务的壹种方案,然后再进行服务。

这里主要讲港口物流,也就是我感觉到我们港口发展的转型应该是向物流转型是壹种必然的趋势。

发展港口物流,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港口对供应链的服务项目和能力,实现港口作业的增值。

很多人跟我讨论过港口物流问题,我们说就是港口很容易转化为港口物流,有壹次航运XX公司就跟我说,我们船运XX公司也于搞物流。

我就跟他说,我说港口其实是更适应于能够发展壹些物流,因为港口是我们航运里面非常重要的基点,我们港口能够为小到几吨的卡车服务,大到几十万吨的船舶服务,其他地方能够实现吗?港口的规模也非常大,壹个港口我们能够装卸几千万吨,像秦皇岛能够做2亿吨的煤炭,壹年周转2亿吨的煤炭,上海港壹年2900TEU的集装箱,这可能也是其他东西不可能实现的。

港口是各个货物内贸、外贸、各种运输方式、各种信息、各种贸易方式以及口岸功能集聚的集点,最有条件转型为功能完善的港口物流园区,最有条件发展港口现代物流。

港口有着独特的优势。

如果我们讲我们当下港口的物流它的定位我感觉它要从三个纬度来定:壹个是产品的纬度,由装卸仓储向拆装包装、加工、展示、交易、研发、配送、捷运等作业延伸。

从市场维度,由港区向周边区域、省市、全国甚至全球延伸。

于运营管理的纬度,由外延模式向内涵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转变,由只重视货物吞吐量向培育物流产业链转变。

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有三大路径,壹个是点、壹个是线、壹个是面。

点就是壹个是于港区,或者是不定于港区,跟很多人讨论过无水港,也有人把它叫做陆港,就是说这个就是建设壹种物流园区,形成壹种物流集聚加工的载体和平台,我们感觉到发展物流这就是壹个点,包括我们的港区。

第二就是形成壹个供应链,就是形成壹个线,从我们生产的厂家壹直到我们最终的客户形成物流链或者是供应链。

第三是通过建设物流信息网络形成壹个面,我们有这么壹个点线面的结合,我们的现代物流港口发展就能够发展得很快。

港口发展目标也有人讨论过这件事,我们发展港口的目标,应该由码头运行商转型为港口物流集成运营商,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那么我们讲到转型,其实我们港口的理念也要转型。

港口服务从被动到主动,为客户研发且提出最佳物流通道方案。

不能老是被动,你有什么货来我给你装卸壹下。

从“流”到“留”,传统港口关注货物的“流”,快速周转;现代物流要求的不仅是“流”,仍要有“留”,让该留的尽可能留下来,以便于实现服务增值。

其实新加坡、香港的发展就是从这么发展起来的,我们过去出口的东西,茶叶是这么壹箱子出口,榨菜是这么壹坛出口,到了香港、新加坡就搞成小包装,就留下来进行简单包装、加工,就增值了很多。

我们说“十二五”仍是我们“十二五”转型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这个主要是从国际金融风暴以来,对我们港口的冲击,实际上也就是对我们港口发展方式的冲击,所以我当下认为我们港口发展转型已经不是刻不容缓,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要怎么样来加快发展的问题,这个是我讲的第壹个问题。

(二)创新——港口转型的关键第二个讲创新,创新是港口转型的壹个关键。

港口转型、港口生产方式转型,关键于于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

大家知道,我国岸线资源、土地资源有限,决定了不能以扩张型方式、摊大饼的形式来扩大港口能力,要发挥科技的力量。

例子我就不讲了,反正科技力量肯定是能够促进港口生产力高效、服务质量更高地发展,使我们码头通货能力更大、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