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_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Q_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stablishment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术语 (1)4 总则 (2)5 设计要求 (2)5.1 充电站 (2)5.2 充电桩 (3)5.3 其他 (3)6 功能要求 (3)6.1 充电站 (3)6.2 充电桩 (3)7 技术要求 (4)7.1 充电站 (4)7.2 充电桩 (4)8 环境与安全防护要求 (4)8.1 环境条件 (4)8.2 防雷与接地 (4)8.3 防火与消防 (4)8.4 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4)8.5 图像监控 (5)8.6 通风 (5)8.7 照明 (5)8.8 其他 (5)9 标识与标志要求 (5)10 工程验收要求 (5)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直流计量装置 (6)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交流计量装置 (8)III前 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延伸供电服务价值链,指导和规范南方电网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目前包括以下标准:Q/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Q/CSG 11516.2-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Q/CSG 11516.3-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Q/CSG 11516.4-201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Q/CSG 11516.5-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Q/CSG 11516.6-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Q/CSG 11516.7-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516.8-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验收规范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组织编写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南华、黄志伟、李飞、余兆荣、邱野、李锐、高新华、贾惠军、蒋浩、孙卫明、王晓毛、李涛、邓伟光、柯丽。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余建国、刘映尚、钟连宏、吴宇宁、丁钊、张志翔、殷承良、姜久春、韩晓东、张建华、王凤仁、张亚东、王磊、张建侠、杨家全。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Q/CSG 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设备有关设计、功能、技术和电气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含代管)各有关单位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

接入南方电网的用户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B/T 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GB 50057-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GB 16895.21-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JJG 596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 842 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B/T 9288 外附分流器Q/CSG 11516.2-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Q/CSG 11516.3-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1Q/CSG 11516.1—20102 Q/CSG 11516.4-201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Q/CSG 11516.5-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Q/CSG 11516.6-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Q/CSG 11516.7-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3 名词术语3.1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EV)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动力电源源于可充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

不包括室内电动车、有轨及无轨电车和工业载重电动车等车辆。

3.2充电 charge从外部电源供给蓄电池直流电,将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贮存起来的过程。

3.3充电站 EV charging station具有特定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将直流电能量传送到电动汽车上的设施总称。

3.4车载充电机 on-board charger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

3.5非车载充电机 off-board charger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并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机。

若无特别说明,本标准所指充电机为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3.6充电站监控系统 charging station supervisor system将充电站的充电机、配电设备、谐波监测、视频监视、火灾报警及站内其他设备的状态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充电过程实时信息等进行集成,实现站内设备监视、保护、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3.7交流充电桩 AC charging point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3.8直流充电桩 DC charging point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3.9充电桩 charging point交流充电桩与直流充电桩的统称。

4 总则充电站、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源,应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

即使出现异常情况,也能及时将危险控制、消除,不给周围环境和人带来危险。

5 设计要求5.1 充电站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Q/CSG 11516.1—2010充电站基本构成包括充电机、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配套设施等。

其中充电机通过一定规格接口与电动汽车进行连接,为电动汽车提供一定规格电源;监控系统实现对充电机、配电设备等进行监控,并实现对站内视频监视、火灾报警及其他设备进行管理。

具体参见Q/CSG 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5.1.1 充电机参见Q/CSG 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

5.1.2 充电站监控系统参见Q/CSG 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5.2 充电桩充电桩基本构成包括桩体、电气模块和计量模块。

交流充电桩通过一定规格接口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能,直流充电桩通过一定规格接口为电动汽车电池组提供小容量直流电能。

具体参见Q/CSG 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5.3 其他5.3.1充电站、充电桩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大量同时充电任务对配电网电能质量产生的影响。

5.3.2充电站、充电桩的选址布点按相关规划要求进行设计。

5.3.3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计量装置要求见附录A和附录B,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计量装置要求见附录B。

6 功能要求6.1 充电站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包括直流充电、计量计费、充电过程监控、配电设备监控与站内设备管理。

具体参见Q/CSG 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6.1.1 充电机充电机的基本功能包括直流充电、计量计费。

具体参见Q/CSG 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

6.1.2 充电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充电过程监控、配电设备监控和站内设备管理。

具体参见Q/CSG 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6.2 充电桩6.2.1 交流充电桩的基本功能包括交流供电、计量计费与监控,具体参见Q/CSG 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

3Q/CSG 11516.1—20106.2.2 直流充电桩的基本功能包括直流供电、计量计费与监控。

7 技术要求7.1 充电站参见Q/CSG 11516.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7.1.1 充电机参见Q/CSG 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和Q/CSG 11516.5-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与Q/CSG 11516.6-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7.1.2 充电站监控系统参见Q/CSG 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7.2 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参见Q/CSG 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

8 环境与安全防护要求8.1 环境条件8.1.1 充电站a)充电机温度:-20℃~50℃,湿度:日平均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b)监控室温度:18℃~25℃,湿度:45%~75%。

8.1.2 充电桩温度:-20℃~50℃,湿度:不大于95%。

8.2 防雷与接地充电站、充电桩的防雷要求应符合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有关规定,接地要求应满足相关电气设备要求。

8.3 防火与消防8.3.1建筑物构件、电力设备消防安全要求应符合DL 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有关规定。

8.3.2充电站、充电桩场所应采取防火的消防设计,配置必要的防火、消防设施,并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