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人教版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
师:同学们,观察这个统计表,你们知道了什么?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2.发现特点,尝试画统计图。
思考:你们的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为什么一格不表示一个单位?
3.汇报展示,.讨论:什么时候一格表示5辆车合适?
4.试一试: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
2.根据下面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四(6)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表
种类
西瓜
菠萝
苹果
梨
人数
30
35
25
10
1.独立完成,展示结果。
2.先观察,再绘制,最后展示。
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3分钟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点?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
设计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例3:20分钟一个路口通过机动车辆数统计表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60
30
40
10
5.师生小结: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确定一格代表几个计量单位。
1.学生交流自己发现。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完成统计。
5.交流一格代表几个单位的方法。
梳理优化解决问题
12分
1.完成课本第99页做一做。
时
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
5分
孩子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有关知识,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我们街道的十字路口,统计一下20分钟通过的车辆,再利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来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怎么样?
学生回答“好”。
讨论探究发现新知
20分
1.出示例3统计表,观察分析数据。,
20分钟一个路口通过机动车辆数统计表
数学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教案
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任课
教师
课型
问题综合解决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年月日
教材
分析
本次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和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统计一个路口20分钟机动车通过的辆数为例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使学生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及对统计的兴。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能读懂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在特定问题中,怎样确定一个代表几个单位。
教学
准备
有关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
确定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法: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确定一格代表几个计量单位。
教学
反思
学生
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初步体验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