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沟通基本理念与策略

管理沟通基本理念与策略

我暴露与风险维度 • 基本策略:主体策略、客体策略、信息策略、渠道
策略、文化背景策略
2
1 基本概念
• 沟通:为了特定目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 某种途径和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一 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并获取理 解的过程。
• 目的: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说明事物 为了表达感情 为了表明意见、观点 为了建立关系
获取理解说明了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必须是发送者和 接收者双方之间的互动,并且整个过程当中包括反馈这一 环节。
4
沟通的体现他人组织Fra bibliotek自己沟通
动植物
国家
5
1 基本概念
➢ 人际沟通: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情感以及思想等相 互传递的过程。人际沟通是群体沟通、组织沟通、 管理沟通的基础。
➢ 组织沟通:在组织领域里面发生的沟通,即在组织 结构环境下的知识、信息以及情感等的交流过程。
人际沟通的三种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 状态(A)和儿童自我状态(C)。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 就是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三部份自我状态组成的人格模 式。传统上,把它画成三个相连的圆圈,各以其第一个字 母的大写为名,故也称之为PAC模式。
14
控制型父母自我
CP
P
NP
营养型父母自我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 程序,一般由组织成员在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 成。
12
5 基本理论
➢ 交互作用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PAC理论)
• 艾里克•柏纳创造的交互分析理论,是关于沟通行为 中把握处理与自我状态的经典理论。
•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是一种分析人们在交往中所处的 心理状态的方法。
自我结构
A
成人自我
FC
自由型儿童自我
C
AC
顺从型儿童自我
15
角色认知与自我暴露
16
17
18
19
6 基本策略
1、沟通者策略——即分析沟通者自身如何明确沟通目标,并 在该目标的引导下,结合自身的身份地位、良好意愿、专业 知识、外表形象和价值取向,选择相应的沟通策略。(主体策略)
2、受众策略——是指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利益期望组织沟通 信息、调整沟通方式的有关技巧。(客体策略)
3
定义详解
“有意识或无意识”是说明沟通不仅是在正式的组织或个人 之间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还包括无计划的非正式的沟通。
按某种途径和方式则说明了沟通必须借助某种媒介,包括 话语、书面、仪表、仪态等各种因素。
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是整个沟通的主体部 分。这里的信息可以是常规的通知、消息,也可以是某种 观点、思想、情感。
3 风格确定: 沟通者根据自己对沟通内容的控制程度和沟通对象的参与程度可
3、信息策略——是沟通策略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沟通 者在每次信息沟通发生之前,首先要思考如何完善沟通信息 的组织结构。它的制定关键在于解决好强调信息和组织信息 两个问题。
4、渠道策略--沟通渠道的选择是指对传播信息的媒体的选 择。
5、文化背景策略--文化背景对主体、客体、信息及渠道的 影响
20
6.1 主体策略
➢ 管理沟通:为了达到管理的目的或目标而进行的所 有沟通行为与过程。
管理沟 通意义
• 组织与外部联系的基本前提
• 管理者实现组织内部有效管理的基本保证
• 管理者实施有效激励的基本途径
• 组织创新的重要来源
6
2 基本模型:沟通过程
黑箱:信息—符号系统
反馈
黑箱:信息—符号系统
信息1
编码
发送者/接受者
通道或媒介
解码
理解(信息2)
接受者/发送者
沟通目的
噪声
沟通背景
7
2 基本模型:沟通要素
• 沟通者(主体)——指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 听众(客体)——在接受携带信息的各种特定的音形符
号之后,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其译成所试图传达的知 觉、观念或情感 • 解/译码--对于沟通的信息,主体的表达与客体的理 解 • 信息——指沟通者试图传递给别人的观念、情感或信息 • 渠道——指沟通信息传达的方式、途径和媒介 • 背景——指发生沟通的情境、环境等 • 沟通目标——寻求的结果是什么 • 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
动作姿态 服饰仪态 空间位置
10
4 基本类型
沟通途径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信息流向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斜向沟通 沟通方向 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沟通人数 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
11
4 基本类型
正式沟通——指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 的沟通方式,它和组织的结构信息相关,主要包括 按正式组织系统发布的命令、指示、文件,组织召 开的正式会议,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因 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正式接触。
管理沟通基本理念与策略
L/O/G/O
第一阶段复习纲要
1
纲要
• 基本概念:沟通、人际沟通、组织沟通、管理沟通 • 基本模型:沟通的过程与要素;沟通障碍 • 基本模式:沟通的基本模式(语言与非语言) • 基本类型:沟通途径、信息流向、沟通方向、沟通
人数 • 基本理论:PAC理论、约哈里窗;角色认识;自
• 交互分析理论基础是有关性格结构和性格表现自我 的社会行为理论。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使人们能 够清楚地描述自己与其他人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 二是使人们能够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并因此能更好地 控制它们。
13
伯纳在他的处理分析理论中指出:每个人在沟通行为中具 有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自觉不自 觉地应用不同的自我状态来进行沟通。其中每一种自我状 态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
8
2三、基沟本通的模障型碍-:----沟-背景通与障噪碍音

信息遗失 影
响 信

外界干扰
响 信

发 知识经验

物质条件
息 传

形象因素
媒介选择 递
选择性知觉
信息过滤
理解偏差 情绪因素 信息过量 社会地位
影响信息接受和理解 9
3 基本模式
沟通
语言沟通(35%)
非语言沟通(65%)
口头 书面
身体 副 物体 语言 语言 操纵
1 主体分析: 自我定位“我在什么地方”:沟通环境检测 自我认知“我是谁”:沟通者的可信度受到沟通者的身份地位,良好
意愿,专业技术,外表形象,共同价值五个因素的影响。
2 目标明确(三个层次): 总体目标——指沟通者期望实现的最根本结构 行动目标——指导沟通者自身走向总体目标的具体的、可度量的、
有时限的步骤。 沟通目标——沟通者就听众对沟通起何种反应的期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