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年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XX年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XX年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在培训范围内,教师要按时完成培训学时,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XX年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我校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实施课堂质量工程与校本教研的能力和水平,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培训工作(一)、培训目标通过区、校两级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提高我校教学管理人员实施课堂质量工程与校本教研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内容1、公共课程:《新时期班主任工作》2、教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引》3、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校本教研的实施与推进》(三)、培训形式以自学为基础,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专家讲座、专家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为主要培训方式,全员互动,参与培训。

1、二级培训:由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实施。

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见《二级培训安排表》)2、学校校本培训:在二级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培训,并抓好培训过程管理。

分四个阶段开展培训。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4月1日—5月20日。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开展讨论,主要以自学为主,同时参加二级培训。

第二阶段: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反思、研讨阶段 5月21日— 6月20日,结合学科分组进行学习、反思、交流。

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三级培训,培训安排见附表第三阶段:校本培训考核总结阶段 6月21日—30日,组织教师学习成果评比、交流展示活动,进行校本培训结果评定。

第四阶段:年度继续教育考核阶段 7月6日,参加全区教师继续教育笔试考核。

二、考核工作考核工作要做到管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提高考核工作的有效性。

考核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识笔试和理论应用、实践能力考查两部分。

1、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识考核由大武口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实施。

笔试考试成绩占80分。

2、理论应用、实践能力考察由学校负责实施,占20分。

考查内容为教师参加培训态度、培训考勤记录、学习笔记(字数各3000字以上)等, 评价基本方法: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民主评议,通过成果交流、展示,确定校本培训考查结果。

18—20分为优秀、15—17分为良好、12—14分为合格、12分以下为不合格。

各校优秀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5。

三、考核领导小组略……四、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学校在认真做好培训、考核工作的同时,搞好继续教育档案管理。

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包括以下资料:年度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记录、考勤记录、培训者培训讲稿或提纲、各种教师培训学习成果材料、考核成绩登记表、培训工作总结等。

篇四: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3150字)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启动并顺利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安徽省20XX——20XX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滁州市20XX-XX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远程自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服务教师。

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科学确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直面问题。

围绕教师课堂教学,学、练、评、改、考结合,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课堂教学各环节、分学科自修,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创新形式,整合资源。

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和远程自修,专业引领、问题指导、岗位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积极整合师训、教研、电大、电教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的合力作用,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提高远程资源服务能力。

——分类指导,强化管理。

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要求,继续教育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

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重心下移,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强化继续教育管理。

二、对象和目标(一)对象全校在职教师(二)目标适应我省深入实施新课程需要,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总体目标,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

1、通过全员培训,良好的师德行为逐步养成;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基本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全员达到班主任工作合格水平。

2、通过骨干培训,形成一支素质好、教学强的教学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支有影响、有专长的名师队伍;形成一支能力强、善研究、受欢迎的骨干教师团队。

三、类型、内容和形式(一)全员培训1、学习内容(1)主题一:备好课学习专题:备课与师德行为、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研究。

(2)主题二:上好课学习专题: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3)主题三:评好课学习专题: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4)主题四:命好题学习专题: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5)主题五:育好人学习专题: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班主任案例研修。

以上学习专题为必修内容。

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围绕年度主题,在校本学习中开设选修内容,包括学科教学设计,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以及适应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学习内容。

2、学习形式本轮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中心,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和教师自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1)校本培训。

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改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动的基础上,以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重点,从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着力问题研修和解决,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师校本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集中培训。

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

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集中培训,严格要求。

(3)远程学习。

构建远程研修交流平台和远程网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远程网络资源和管理优势,提供专业辅导和管理服务,提高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质量。

3、学时与考核(1)学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20XX-XX年新的一轮培训,五年为一周期。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自本周期起继续教育实行学年制,即每年六月至次年六月为一学年,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新上岗教师除参加教师岗位培训外,上岗第一年必须参加120学时的新教师任职培训,并免于参加当年度教师岗位培训。

教师培训实行校本实践研修、集中问题指导和远程资源服务相结合。

周期内年度主题学习时间为72学时,其中,校本培训为48学时,集中问题指导为24学时,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

(2)考核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学校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统考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

统一考核由省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

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统一考核:20XX年底进行教学设计考核;20XX年开展课堂教学能力考核;20XX年开展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知识考查。

校本考查:根据需要每年组织,20XX年、20XX年必须组织。

四、组织管理与政策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第三轮继续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制定本校教师的培训规划和计划,组织安排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培训,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确保培训质量。

组长:吴启庚副组长:周永成成员:李艳郁贤松赵雷窦叶枫张元友陈艳红陈海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考核结果,是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续聘、竞聘及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优化业务指导教导处分年度制定年度主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主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年度主题学习活动。

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有效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

学校建立以骨干教师、教坛新星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

(四)强化质量监控实行年度教师需求和问题调研制度。

每年上半年,配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本校教师开展需求和问题调研,以此作为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指导的依据。

实行培训备案制度。

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年度计划向主管教育行政业务管理部门备案。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对参训学员以能力考核为主,按照全员培训考核要求严格考核。

对于考核基本合格的教师,限期进行补训补修,直至合格。

加强继续教育证书管理。

学校统一申领“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发放给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每一位教师,及时验核。

(五)提供经费保障切实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标准不少于工资总额%,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

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落实。

20XX年8月6日XX年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富有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继续教育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