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句式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句式测试卷(含答案)

文言文句式测试卷一、翻译(教材文言文特殊句式)
(1)此亡秦之续耳。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非生而知之者。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不拘于时,学于余。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戍卒叫,函谷举。

而刘夙婴疾病。

(3)古之人不余欺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技经肯綮之未尝。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府吏见丁宁。

(4)甚矣,汝之不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竖子不足与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有碑仆道。

二、指出句式,并进行补充和调整。

(近两年全国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题)
1、【2019全国卷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句式:(补、调,标志)
2、【2019全国卷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句式:(补、调,标志)
3、【2019全国卷3】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句式:(补、调,标志)
4、【2019北京卷】吾无取乎尔也。

句式:(补、调,标志)
5、【2019天津卷】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句式:(补、调,标志)
6、【2019浙江卷】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句式:(补、调,标志)
7、【2018全国卷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句式:(补、调,标志)
8、【2018全国卷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句式:(补、调,标志)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焕,而文理不及之。

句式:(补、调,标志)
9、【2018全国卷3】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句式:(补、调,标志)
10、【2018浙江卷】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句式:(补、调,标志)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句式:(补、调,标志)
11、【2018江苏卷】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句式:(补、调,标志)
三、翻译包含固定句式的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3、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4、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6、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7、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9、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1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13、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1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15、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6、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
17、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
1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2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句式测试卷答案
一、翻译
(1)这是灭亡了的秦国的后继者啊!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

如今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很多道理的。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够到达千里之外。

(2)(李氏子蟠)没有被时局拘束,向我学习。

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够得到,(让我们的国家)白白地被欺骗。

不这样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俘虏。

于是戍守边疆的士卒起义,函谷关被(刘邦)占领。

而祖母刘氏早年被疾病缠绕。

(3)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假如没有这钟人,我和谁一道呢?
(宰牛刀)都没有碰到过连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何况是大骨头呢?
(我)不知道所依靠的父亲,只是依靠兄嫂。

府吏叮嘱我。

(4)你太不聪明吗!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君子广泛地学习,且每天对自己进行反省。

(项伯)私下里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5)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来送他。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6)这小子不值得为(他)谋划大事。

治国者不要使(自己)被(别国)长期积累的威势胁迫。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有墓碑扑倒在路旁。

二、指出句式,并进行补充和调整。

1、【2019全国卷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句式:省略句(补)(主语)乃短贾生曰
2、【2019全国卷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句式:状后,标志(于)(调)令于民行期年
3、【2019全国卷3】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句式:判断句,标志“乃”翻译这就是我居于你之上的原因啊。

4、【2019北京卷】吾无取乎尔也。

句式:状后,标志“乎”(调)吾乎尔无取也
5、【2019天津卷】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句式:判断句,无标志翻译: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6、【2019浙江卷】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句式:判断句,无标志翻译: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
7、【2018全国卷1】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句式:定后,标志“名词+数量词”;省略句(调)使军兵为(之)作五十间屋8、【2018全国卷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句式:省略句;状后句(补、调)为(之)(于)安阳亭西立祠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焕,而文理不及之。

句式:省略句;状后句(补、调)(这些人)一岁断狱;威风于焕猛
9、【2018全国卷3】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句式:省略句(补)恐辜(皇上)好生之德
10、【2018浙江卷】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句式:省略句;状后句,标志“于”(补、调)以(之)于人夸诳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句式:状后句,标志“于”(调)前世之士身不于时显,而言于后世者立多矣。

11、【2018江苏卷】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句式:状后句,标志“于”(调)峄亭延于十字桥候
三、翻译固定句式
1、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2、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拿太行、王屋怎么办?
4、(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5、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
6、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7、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8、(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9、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10、如今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

11、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
12、过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
13、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15、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6、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17、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8、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9、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20、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21、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