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服装采购供货实施方案第一节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目标xx市xx服装有限公司为了确保优质的完成生产任务,控制生产工艺,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等各个生产环节。
在生产服装时,严格遵守国家质量ISO9001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将继续发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科学求实、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遵守“质量第一、科学规范、改善工艺、用户至上”的质量工艺方针;“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用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知道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做到管理科学、工艺先进、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精品校服、创新设计”等总体目标实现。
在服装生产中,我们将建立如下质量保证体系。
2、产品合格率在本次招标项目中,我公司将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精良的生产工艺确保校服制作顺利进行,确保校服一次生产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确保单品合格率、优良率均为100%。
以一流的生产管理、一流的生产工艺、一流生产技术建设质量精良生产保证体系。
努力实现“精品校服、先进生产工艺、精良技术、环保面料、安全生产”的目标,让采购人满意。
3、安全面料、优质采购本公司保证所有校服生产面料均经过国家面料检测中心检测认证。
本公司绝不使用检测不合格的面料。
在产品生产前,我公司将对原、辅材料进行严格的理化测试,质量达不到要求绝不用,从而保证原料合格率100%。
生产部门一律按国家标准及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工艺要求生产,并严格执行公司内部的质量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全面达标,成品尺寸最大误差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4、工艺生产(1)辅助面料进厂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计算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2)严格控制裁剪工艺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
(3)严格控制缝制工艺,实行流水线作业,让服装品均达到合格率100%。
(4)严格控制熨烫工艺,避免熨烫造成服装表面激光和熨焦现象。
避免出现波浪皱褶。
(5)严格的成衣校验:①款式是否同确认样相同;②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③符合是否正确,缝制是否规整;④面料是否存在瑕疵;⑤是否存在色差;⑥熨烫是否良好;⑦线头是否修净;⑧服装是否完整;⑨服装尺寸,标志,水洗与实际货物内容是否一致;⑩服装整体形态是否良好;⑪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5、高标准选拔项目领导在本项目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将依据质量意识强、领导水平高、生产服装经验丰富、具有中高级服装设计专业技术职称的标准,严格选拔项目经理部、生产作业队等现场工作人员,对该项目的生产进行统一协调和指挥,并对生产质量终身负责。
同时,我们将第一管理者作为核心,按照“精干高效、职责明确”的原则组件强有力的领导指挥团队,配合第一管理者做好质量管理及工程施工有关的其他各项工作。
6、强大的生产技术力量为了加强生产技术力量,我公司将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施工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担任本投标生产任务技术人员,加强对现场生产指导,按照国家标准、服装设计图的要求,并根据生产过程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各个关键工序的生产工艺,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在生产中严格把控好技术关。
同时,我们将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这些生产技术人员为骨干组建本标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7、抽调精干的技术员工我们将抽调公司生产服装业务精湛、服装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组建一支技术过硬、手艺高超、设计过硬的服装技术团队,直接从事本投标项目产品的生产。
针对生产中影响生产质量的各个关键工序,我们将组织各工种的技术工人成立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从事各关键工序的作业;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关质量意识,使作业人员在自身岗位上精心工作,确保本投标项目产品的生产质量。
8、质量管理体系本项目生产部质量领导小组是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最高机构,主要负责策划、组织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其日常事务由安检部负责。
安质部设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监督检查作业队的安质工作,并做到严格把关和协调服务。
设置安全质量检查人员,负责将各种服装的质量指标落实到每个工点,分解到基层每个每个生产小组。
生产检验小组负责所承担的生产任务检验验评工作,按每月生产项目进行自检和自评;项目负责人将抽查当月的验评项目总数的25%,对未达到验标“优良”的服装,予以返工,知道达到要求为止。
9、质量检查体系由项目质量检查或相关的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生产质量检查工作。
各级检查人员对违反生产流程,不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的部门或生产技术人员,有权提出劝阻、警告或处以罚款,并有权对安全质量工作较好的个人和集体向领导建议给予奖励。
对严重违背安全质量的行为,检察人员有权责令其停工。
各级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主动配合、主动工作,积极征求监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执行质量抽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决定;并严格遵守生产质量检查签认制度,凡需检查的工序经检查签认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校服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含义、作用及基本原则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含义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指生产企业内部对从原材料进厂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实施的质量控制,它是贯彻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最终落脚点。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职能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规定以及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如工作方式与环境条件、设备运行、材料应用等)实施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合同或标准规定的质量水平。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作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与企业整个生产活动都有关联的质量管理模式。
它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涉及计划、供销、设备、技术、质检等部门和整个生产系统,牵涉面广。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能从制度和措施上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供保证,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工艺规定,这种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直接作用是其他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所不具备的。
由于上述特点及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所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更需要企业经营者(通常是总经理或厂长)的支持和他所授权的企管办或全质办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也就是说,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应当由企业经营者直接领导,企业管理权威部门(企业管理办公室或质量保证办公室)具体负责,通过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要求,把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和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并定期考核检查,促使其更加完善。
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全员参与”、“过程目标管理”等项基本要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人人参加”和“道道设防”。
所谓“人人参加”就是要求所有与产品生产过程诸多环节有关的人员都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
所谓“道道设防”就是要求在产品生产的各道环节、各个工序上设立监控点,以质量要求为目标和依据,阻止不当生产行为发生,阻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环节或下一道工序。
贯彻这两条基本原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行之有效。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环节主要有物资(主要是原辅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设备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及生产工艺性文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和生产工艺更改文件质量控制)、验证状态质量控制等。
各个生产企业可以结合本厂产品生产方式和质量要求特点将这些环节的内容具体化。
三、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及其内容按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理论要求及生产实践,校服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装生产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服装生产原料是指服装制作时所采用的面料、里料;服装生产辅料通常是指各类衬料、填充物及缝纫线、纽扣、拉链、牵带、商标标识等。
对服装生产所采用的面、里、衬料及相关的其他辅料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依据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合同,在进货时通过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品,对其质地(包括成份、制造结构、门幅与重量等);性能(包括缩率、色牢度、强牢度等);品质(包括色差与织疵、合格品率等)以及不同材料和物品之间的色泽匹配等项目进行检验测定,看其是否达到标准或技术合同的相关规定。
对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服装生产的头道质量控制,它对保证服装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曾经有一些服装企业由于不重视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以至于发生了因服装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服装产成品产生退货、索赔的现象,这方面的教训是应该汲取的。
在当前尤其要重视对服用原辅材料安全健康、环保性能方面的监控,防止产品出现危害人体安全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
这些项目主要有甲醛含量、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的染料、PH值、异味、有害微生物等。
2、裁剪、缝纫设备的质量控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顺利实施裁剪工道贺缝纫工道,设备的准备必须到位,正常运行等质量要求必须保证。
裁剪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立式电剪刀、带式裁布机和钻孔机以及自动裁床。
另外,还有手工剪刀,压、夹器具及计量尺等辅助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各种机械设备而言,质量控制就是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外部的清洁和内部驱动装置、切割刀具部位能够正常运转,并保持一定的精准度及完好性能。
各种机械设备加油、调试保养后均应进行试运行,以免出现偏差影响裁片质量,或油污泄露污损裁片。
对于自动裁床,重点是要查验其程序设定是否正确,控制作用是否灵敏和正常,以免出现误差造成重大损失。
缝纫设备一般是指平缝机、锁边机、锁眼机等,还包括双针机、四针机、绷缝机等花式缝纫机。
随着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自动扎驳机、自动开袋机、自动绱袖机等专用设备也已普遍用于服装缝纫流水生产。
批量性服装产品在流水生产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各类缝纫设备的保养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
缝纫设备的质量控制应做好两方面工作:(1)根据服装产品生产标准要求,调试好各类缝纫设备。
如根据面料、里料的不同质地,选用不同型号(粗细)的缝纫机针;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调整好各类缝纫设备的针距密度,确保缝制线路针脚统一,使其符合面料和里料质地、使用牢度和外观美化三方面的要求;根据服装面、里料的厚薄程度,调整好缝纫机压脚的压力,确保送布自如,拼缝吃势均匀;调试好缝纫机面、底线的匹配,要使得缝纫机面、底线松紧适宜,线迹清晰整齐。
防止出现抛线(面线过松,面线在反面呈小圈状)和泛线(底线过松,底线线迹在正面露出)以及缝纫线抽紧等影响缝制质量的情况发生。
(2)要加强各类缝制缝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随时注意各类缝纫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要及时修复或调节好那些出现故障的机器设备,避免因各类缝纫设备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缝制线路质量不良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