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精品课件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思考:最后两句有何特色?
当读到结句时,让人感觉到:此诗抒写 的思念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 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 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震荡起撼 人心魄的巨声。在哀伤中老去,这多么 令人心碎!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 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 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 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 “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 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 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 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文学常识介绍:
❖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 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 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 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 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 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 《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 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 冕”。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 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 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 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 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 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 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 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 高洁,清幽的意境。
诗歌的知识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 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 近体诗。
诗歌鉴赏品味
❖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游子思乡之情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 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 者
二、美在行为。因为本诗所写的是主人公 于夏日江边采摘芙蓉以送爱人的情节。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 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 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 亲朋的美好祝愿。
三、美在情感。美丽的花草,美好的行 为,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 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三读诗歌,本诗中的感情有没有变化?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规律总结: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
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 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 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 感的语句。
再次诵读诗歌,你认为这首诗 美吗?美在哪里呢?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 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 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 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 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 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 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 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 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 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相思
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 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 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逐句解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正式诗歌的起 首,有何特色?
起首两句是平缓的叙述。“芙 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让人 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 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思考:这两句的语气如何?这 样表达有何效果?
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 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 一些消息。诗歌讲究“起、承、转、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 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 铺垫。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思考:“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 请简要分析其中有何作用?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 么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 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 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 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 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 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 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
温馨提示: 请找出诗歌中体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语。
明确:所思、旧乡、长路(远道)、忧伤等。
作者的感情变化: 欢欣——失望——思乡念亲——无奈憾恨
抒情主人公是谁?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 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 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 的男子。你怎么看?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 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 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 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一、美在意象。“芙蓉”“兰泽”“芳 草”等词语,读之便觉香气袭人,沁人 心脾。
正值盛夏时节,江边花香日暖, 娇花撩人,主人公见此情景满心想要 采到鲜荷,甚至不惜“涉江”之劳。
涉
江
《采
古 诗 十
芙 蓉
九
首
》
学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 首》的文学常识;
习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目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 艺术画面。
标
导入:
❖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 吗?
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 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 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似 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惆怅地立在船头, 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地方张望,他看到的是什 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遥远的路程!
“路漫漫‘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遥远的 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 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 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 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