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建党伟业》观后感初次观看建党伟业之时,我不禁感叹其巨星之多,情节之紧凑,出场人物之众,涉及事件之多。

如此之多的内容在短短的90分钟之内呈现出来,的确令人目不暇接!电影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10年时间。

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政府无能,社会灰暗。

国家饱受外敌入侵之苦,实力上的差距使得清政府不断的求和、不断的赔偿,就这样,一个个贻害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了。

然而即使是作为战胜国出使巴黎和会依然外交失败,这才幡然醒悟:弱国无外交!有志之士在黑暗中探索者救国图存之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美学英学法学德,在实践中一步步艰难前行。

终于十月革命的医生炮响为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称之为“庶民的革命”。

只有将广大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救中国,只有“庶民的革命”才能为中国迎来新鲜的血液。

随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大批革命先驱达成共识,向广大的工农兄弟宣传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遍神州大地!渐渐地,国人认识到“庶民的革命”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精神!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概良多。

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先驱所感动,被那种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折服。

最记得蔡锷与小凤仙诀别时的那句话:“七尺之躯,已许国,难以许卿。

”这不是借口,是一种担当,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感到汗颜。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条件如此艰苦,但我们的前辈仍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去书写历史的传奇。

犹记得片中青年毛泽东只身一人从湖南长沙远赴北京,身无分文曲目无亲,但却还是带着为赴法留学的学生筹款的在我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愕然,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是什么让他如此强大?我深思…是理想,是信念,是青春的热血和无比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们别无选择,必须行动起来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否则只能成为亡国奴。

或许是时势造英雄,动乱的年代成就了一代伟人,更成就了一个民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同志坚定不移的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就过涂村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前辈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

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的祖国!用我们的切实行动,燃烧烈火的青春!篇二: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历史,我们需要正视它,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

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距今仅仅百年左右的前人先辈们身上的。

而刚刚看完的电影《建党伟业》,非常可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些人、那些事。

此片最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真实历史之记录。

1911到1949,千年文明在那刻因耻辱、因积弱、因政治的黑暗而蒙尘;但沉睡中觉醒的力量,却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撕裂般的痛楚中挣扎、激荡,苦苦寻求着新生。

这个时代,风雨如晦、山河破碎、哀鸿遍野、血流成河……这个时代,壮怀激励、不屈不挠、艰苦卓绝、舍生取义……这个时代,属于传奇;这个时代,更属于一种情怀。

而《建党伟业》,你说它是一篇应景的命题作文也好,是一份华诞的献礼也罢,但是,它确确实实让我再一次看到了这样一种情怀。

在毛泽东苦苦求索的眼神中,在宋教仁饮恨倒下的身躯里,在李大钊慷慨激昂的演讲里,在新世界屋顶上陈独秀那占尽风流的倾情一掷中,漫天飘洒的传单,沸沸扬扬里,那样一种不羁、那样一种执着、那样一种舍我其谁的豪迈……当它将十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浩繁历史卷帙和上百位风云人物浓缩进2个小时的电影里时,你不得不赞扬它的叙事能力。

它不是平铺直叙的历史教材,它有人物、有情节、有冲突、甚至还有悬念。

其次是本剧编导底蕴之深厚,使得一些熟稔这段历史的观众,其兴奋点还不仅仅拘泥于戏本身,每每因戏里一个个极细微又极精到的细节,与戏外更悠长、更宽泛的真实的历史产生呼应和联想时,那种心领神会的滋味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极大的满足,并转而对此剧编导所花功夫之精深致以由衷的礼赞。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篇三: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篇一: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六十年而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样是因为建党九十年,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属性的,可以讲是姊妹篇;同时作为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和突波却又有着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严肃,又赋予了其时代和精神的不同,带着范和种种不同的感觉,最后为了市场做出了妥协,但是这个妥协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来讲的话,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同样是这种体裁的电影,两部影片的票房是有差距的,那么就是产生了问题,即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和真正的好的电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创新道路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明了,就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讲起即辛亥革命的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物是人非。

其线索也是很明了,即一条是从政治和权力斗争上讲,这点包括宋教仁遇刺身亡、张勋复辟都是属于这点的;而另一条就是从精神和文化上的不断矛盾上讲,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主义也都是属于这点的。

其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了故事和影片,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不同的人和物进行了短促而有力的展示,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归结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暗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富强。

影片整体上节奏很快,在叙事上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展示了重要人物的魅力,将10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两个小时的胶片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命运。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影片上映后因为浓厚的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而备受争议,但电影本身长达3个小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史诗巨片的先河。

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

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好莱坞电影人关心政治,积极对历史和政治发言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大业》已然可以看做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是在成就的比较上当然没有后者更具有历史的意义;而紧随其后的《建党伟业》同样是在对于历史的一种展现。

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下以及在区别于时代的不同和精神信仰的差别下来看待那段历史和电影的叙述中,考究的最重要就是电影的本身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近代的历史上,在共和和帝制的交替下,在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邹容所撰的《革命军》,将民权民族等种种观念与思考,直接演化为两个字:革命。

开头即论: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巍巍哉,革命也。

皇皇哉,革命也。

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在这个的其次便是作为电影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影片的处理上的表现,演员的表演等等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

那么《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青年领袖的表现是十分的重要。

我们说整部影片的高潮是五四运动,青年学生所展现的力量让中国的政客们看到了青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那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同样共产党也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所以,一切都是新的,年轻的,这或许就是希望。

所以在这部影片的考量下就是注重影片的本身意义和当时的历史和精神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把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更多得是通过电影来对人《建党伟业》的影响来看待电影在其中的影响。

所以注重的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就这点而言,的作用就不止于此,同时其影响也不止于此了。

篇二: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为迎接建党90周年活动月启动,我们嘉兴服务区党支部组织服务区全体员工集体观看献礼电影《建党伟业》,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

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