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B.体积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以看作质点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都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3:以下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3 s指时刻
B.第3 s末和4 s初是指同一时刻
C.高考数学考试时间是2 h指时间间隔
D.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9点整指时间间隔
4: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5.如图1-2-5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圆从A经过B到C的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图1-2-5
A.4R,4πR
B.4R,-2πR
C.-4R,2πR
D.-4R,-2πR
6: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线。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
B.在时间t1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当t=t1时,A、B两质点相遇
7:如图所示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一t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记时起点,则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
...的是()
A.甲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
D.甲在中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8:在如图所示的s一t图象中,能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
9:某物体运动的s —t 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B .物体运动的时间是8s C .物体能运动的最远距离是l0m D .在8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
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 m/s 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 ,则v 等于( ) A.18 m/s
B.36 m/s
C.15 m/s
D.17.1 m/s
11.一旅客坐在一辆速率为54 km/h 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 m ,速率为36 km/h 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 ) A.10 s
B.15 s
C.6 s
D.30 s
12.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 m/s 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 m/s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 ) A.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 m/s 的速度远离 B.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 m/s 的速度靠近 C.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 m/s 的速度远离 D.相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 m/s 的速度靠近
13.如图示,是A 、B 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
A .质点A 前2s 内的位移是1m 。
B .质点B 第1s 内的位移是2m 。
C .质点A 、B 在8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 .质点A 、B 在4s 末相遇。
14.一质点沿直线Ox 轴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关系为x =(5+2t 3
) m ,则该质点在
t =0至t =2 s 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在t =2 s 至t =3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5.一支长为120 m 的队伍以v 1=1.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为了传达命令,通讯兵从队尾以v 2=3 m/s的速度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以1.6 m/s 的速度返回队尾,在这一过程中,求: (1)通讯兵从离开队尾到重新回到队尾共需要多少时间?
(2)通讯兵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
16.(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_________内发生__________的仪器,它使用____________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___________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__打一个点.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________,复写纸应套在_________,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____面;应把_________电源用导线接在__________上;打点时应先__________,再让纸带运动.
(2)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也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_,不过它利用____________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_,实验误差也____________. 17: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1-4-7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___m/s.
18.如图1-4-14所示,直线1、2是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v1、v2分别表示在t1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由图可知()
图1-4-14
A.v1大于v2
B.v1小于v2
C.v1等于v2
D.v1与v2方向不同
1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4-15所示,在t1时刻()
图1-4-15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20.如图1-4-17所示是拖动纸带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
2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4 m/s
B.质点的速率每秒变化4 m/s
C.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4 m/s
D.质点的速度每秒减少4 m/s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23.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达到最小值
24.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25.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物体做减速运动 ,,物体做加速运动
26.图1-5-4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图1-5-4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27.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5-5所示,则在t1时刻()
图1-5-5
A.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甲、乙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甲、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28.如图1-5-6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
Δ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
29. 如图-1所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绝对值相同,下列正确说法是:
( )
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
B.t2时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
D.图象中各时刻加速度均相同
30.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 m/s的速度跑了80 m,然后又以2 m/s的速度走了20 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1.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1-2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
A.小分队行军路程x 甲>x 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乙甲v v
C.图象表示的是速度(v )—时间(t )图象
D.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 )—时间(t )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