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2.如果a +b +c =0,且|a |>|b |>|c |,则下列式子可能成立的是( ) A .c >0,a <0B .c <0,b >0C .c >0,b <0D .b =0 3.如果整式x n ﹣3﹣5x 2+2是关于x 的三次三项式,那么n 等于( ) A .3B .4C .5D .64.如图是我市十二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该天的温差是( )A .3℃B .7℃C .2℃D .5℃5.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H”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A .63B .70C .92D .105 6.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A .xy 与2yxB .2ab 与2abcC .2x y 与2x zD .2a b 与2ab7.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约有115000名官兵和群众参与,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将115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115×103B .11.5×104C .1.15×105D .0.115×1068.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9.甲队有工人272人,乙队有工人196人,如果要求乙队的人数是甲队人数的,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如果设应从乙队调x 人到甲队,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272+x =(196-x ) B .(272-x )= (196-x ) C .(272+x )= (196-x ) D .×272+x = (196-x )10.小红在计算23202011114444⎛⎫⎛⎫⎛⎫++++ ⎪ ⎪ ⎪⎝⎭⎝⎭⎝⎭时,拿出 1 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方式进行操作.①如图1,把 1 个等边三角形等分成 4 个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完成第 1 次操作;②如图 2,再把①中最上面的三角形等分成 4 个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完成第 2 次操作;③如图 3,再把②中最上面的三角形等分成 4 个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依次重复上述操作.可得23202011114444⎛⎫⎛⎫⎛⎫++++ ⎪ ⎪ ⎪⎝⎭⎝⎭⎝⎭的值最接近的数是( )A .13B .12C .23D .111.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A .()31003xx +-=100 B .10033xx -+ =100 C .()31001003xx --= D .10031003xx --= 12.如果向北走2 m ,记作+2 m ,那么-5 m 表示( )A .向东走5 mB .向南走5 mC .向西走5 mD .向北走5 m13.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表示的数为-2,那么点表示的数是( ).A .-1B .0C .3D .4 14.下列单项式中,与2a b 是同类项的是( ) A .22a bB .22a bC .2abD .3ab15.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不正确的是: A .若x y =,则55x y +=+ B .若x y =,则ax ay = C .若x y =,则x y a a = D .若a bc c=(c ≠0),则a b = 二、填空题16.一组“数值转换机”按下面的程序计算,如果输入的数是10,那么输出的结果为19,要使输出的结果为17,则输入的最小正整数是______.17.若关于x 的方程5x ﹣1=2x +a 的解与方程4x +3=7的解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__. 18.已知A =5x +2,B =11-x ,当x =_____时,A 比B 大3.19.如图,已知ON ⊥l ,OM ⊥l ,所以OM 与ON 重合,其理由是________.20.已知1a b -=,则代数式()226a b -+的值是___________. 21.比较大小:0.4--_________(0.4)--(填“>”“<”或“=”). 22.写出一个关于三棱柱的正确结论________.2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BOD =100°,则∠AOD 等于__________度.24.计算:3-|-5|=____________. 25.有下列三个生活、生产现象: 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干墙上; 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能缩短路程;③植树时只要定出两颗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所在的直线. 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26.先化简,再求值:22223(2)(54)a b ab a b ab ---,其中21a b ==-、 27.如图,∠AOB 是平角,OD 是∠AOC 的角平分线,∠COE =∠BOE . (1)若∠AOC = 50°,则∠DOE = °;(2)若∠AOC = 50°,则图中与∠COD 互补的角为 ;(3)当∠AOC 的大小发生改变时,∠DOE 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28.计算:(1)1+(―2)+|-3|;(2)2115524326⎛⎫-⨯-+ ⎪⎝⎭.29.计算: (1)(-23)-(+13)-|-34|-(-14) (2)-12-(1-0.5)×13×[3-(-3)2] 30.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CD 平ACB ∠,交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点F 在CD 上,连接DE ,EF .(1)若70ACB ∠=︒,35CDE ∠=︒,求AED ∠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若180BDC EFC ∠+∠=︒,试说明:B DEF ∠=∠. 31.计算. (1)4×(﹣12)÷(﹣2) (2)132(36)249⎛⎫-+-⨯- ⎪⎝⎭(3)﹣1+(1﹣0.5)÷(﹣3)×[2﹣(﹣3)2](4)2(a 2﹣ab )+3(23a 2﹣ab )+4ab 32.(1)如图,A 、B 是河l 两侧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l 上修建一个抽水站C ,使它到A 、B 两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C 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探索)(2)如图,C 、B 两个村庄在一条笔直的马路的两端,村庄A 在马路外,要在马路上建一个垃圾站O ,使得AO +BO +CO 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 的位置.(3)如图,现有A 、B 、C 、D 四个村庄,如果要建一个垃圾站O ,使得AO +BO +CO +DO 最小,请在图中画出点O 的位置.33.如图,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BD AC ⊥于点D ,点E 是BC 上一点,EF AC ⊥于点F ,点M ,G 在AB 上,且AMD AGF ∠∠=,当1∠,2∠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DM BC ?并说明理由.四、压轴题34.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商”. (1)直接写出结果:312⎛⎫=⎪⎝⎭______,()42-=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 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1n --=-C .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D .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43-=______ 615⎛⎫= ⎪⎝⎭______(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乘方(幂)的形式等于______.(5)算一算:201923420201111162366⎛⎫⎛⎫⎛⎫⎛⎫÷-÷---⨯ ⎪ ⎪ ⎪ ⎪⎝⎭⎝⎭⎝⎭⎝⎭35.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a 是多项式2241x x --+的一次项系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单项式2412x y -的次数为.c()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若将数轴在点B 处折叠,则点A 与点C ________重合(填“能”或“不能”);()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AB =________,BC =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4请问:3AB B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36.(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7.已知x =﹣3是关于x 的方程(k +3)x +2=3x ﹣2k 的解. (1)求k 的值;(2)在(1)的条件下,已知线段AB =6cm ,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BC =kAC ,若点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CD 的长.(3)在(2)的条件下,已知点A 所表示的数为﹣2,有一动点P 从点A 开始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 开始以4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当时间为多少秒时,有PD =2QD ?38.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8AB =,16BC =,12AC =.点P 从点A 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A B C A →→→的方向运动,点Q 从点B 沿B C A →→的方向与点P 同时出发;当点P 第一次回到A 点时,点P ,Q 同时停止运动;用t (秒)表示运动时间.(1)当t 为多少时,P 是AB 的中点;(2)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23个单位长度/秒,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2BP BQ =; (3)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a 个单位长度/秒,当点P ,Q 是AC 边上的三等分点时,求a的值.39.小明在一条直线上选了若干个点,通过数线段的条数,发现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规律,下边是他的探究过程及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实际问题.(1)一条直线上有2个点,线段共有1条;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线段共有1+2=3条;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线段共有1+2+3=6条…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 条.(2)总结规律: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线段共有条.(3)拓展探究: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OA、OB形成1个角∠AOB(∠AOB<180°);在∠AOB内部再加一条射线OC,此时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射线OA、OB、OC共形成3个角;以此类推,具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OA、OB、OC…共形成个角(4)解决问题:曲沃县某学校九年级1班有45名学生毕业留影时,全体同学拍1张集体照,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如果照片上的每位同学都需要1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应该冲印多少张纸质照片?40.如图1,在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6,-6,∠DCE=90°(C与O重合,D点在数轴的正半轴上)(1)如图1,若CF平分∠ACE,则∠AOF=_______;(2)如图2,将∠DCE沿数轴的正半轴向右平移t(0<t<3)个单位后,再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30t度,作CF平分∠ACE,此时记∠DCF=α.①当t=1时,α=_________;②猜想∠BCE和α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开始∠D1C1E1与∠DCE重合,将∠DCE沿数轴正半轴向右平移t(0<t<3)个单位,再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30t度,作CF平分∠ACE,此时记∠DCF=α,与此同时,将∠D1C1E1沿数轴的负半轴向左平移t(0<t<3)个单位,再绕顶点C1顺时针旋转30t度,作C1F1平分∠AC1E1,记∠D1C1F1=β,若α,β满足|α-β|=45°,请用t的式子表示α、β并直接写出t的值.41.如图1,射线OC在∠AOB的内部,图中共有3个角:∠AOB、∠AOC和∠BOC,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三倍,则称射线OC是∠AOB的“奇分线”,如图2,∠MPN=42°:(1)过点P作射线PQ,若射线PQ是∠MPN的“奇分线”,求∠MPQ;(2)若射线PE绕点P从PN位置开始,以每秒8°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EPN首次等于180°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射线PN是∠EPM的“奇分线”?42.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为分数形式呢?请看以下示例: 例:将0.7•化为分数形式, 由于0.70.777•=,设0.777x =,①得107.777x =,②②−①得97x =,解得79x =,于是得70.79•=.同理可得310.393•==,4131.410.4199••=+=+=.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 (类比应用) (1)4.6•= ;(2)将0.27••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 (迁移提升)(3)0.225••= ,2.018⋅⋅= ;(注0.2250.225225••=,2.018 2.01818⋅⋅=)(拓展发现) (4)若已知50.7142857=,则2.285714= . 43.已知,,a b 满足()2440a b a -+-=,分别对应着数轴上的,A B 两点. (1)a = ,b = ,并在数轴上面出,A B 两点;(2)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向x 轴正半轴运动,求运动时间为多少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2倍;(3)数轴上还有一点C 的坐标为30,若点P 和点Q 同时从点A 和点B 出发,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P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刻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点Q 到达点C 后停止运动.求点P 和点Q 运动多少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并求此时点Q 对应的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四棱柱的四个侧面及底面可知,A、B、D都可以拼成无盖的正方体,但C拼成的有一个面重合,有两面没有的图形.所以将一个无盖正方体形状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C.故选C.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综合情况解出即可.【详解】1.假设a为负数,那么b+c为正数;(1)b、c都为正数;(2)一正一负,因为|b|>|c|,只能b为正数,c为负数;2.假设a为正数,那么b+c为负数,b、c都为负数;(1)若b为正数,因为|b|>|c|,所以b+c为正数,则a+b+c=0不成立;(2)若b为负数,c为正数,因为|b|>|c|,则|b+c|<|b|<|a|,则a+b+c=0不成立.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关键在于分类讨论正负性.3.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得到n﹣3=3,即可求出n的值.解:由题意得:n﹣3=3,解得:n=6.故选D4.B解析:B【解析】【分析】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列出算式,然后再依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该天的温差为()()52527--=+=℃,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减法,掌握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 ,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表示出这7个数之和,然后分别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H”型框中的正中间的数为x ,则其他6个数分别为x-8,x-6,x-1,x+1,x+6,x+8, 这7个数之和为:x-8+x-6+x-1+x+1+x+x+6+x+8=7x .由题意得A 、7x=63,解得:x=9,能求得这7个数;B 、7x=70,解得:x=10,能求得这7个数;C 、7x=92,解得:x=927,x 须为正整数,∴不能求得这7个数; D 、7x=105,解得:x=15,能求得这7个数.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H”型框中的7个数的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是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答案.【详解】A .﹣xy 与2yx ,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故选项A 符合题意;B .2ab 与2abc ,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x 2y 与x 2z ,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a 2b 与ab 2,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关键是理解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7.C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11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5×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8.B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2+45°=90°,∴∠2=90°﹣∠1﹣45°=25°,9.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解:设应该从乙队调x人到甲队,196﹣x=(272+x),故选C.点睛: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到调动后的两队的人数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设大三角形的面积为1,先求原算式3倍的值,将其值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和,利用面积求解.【详解】解:设大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第一次操作后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14,第二次操作后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214,第三次操作后每个小三角形面积为314⎛⎫⎪⎝⎭,第四次操作后每个小三角形面积为414,……第2020次操作后每个小三角形面积为202014,算式23202011114444⎛⎫⎛⎫⎛⎫++++ ⎪ ⎪ ⎪⎝⎭⎝⎭⎝⎭相当于图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和.将这个算式扩大3倍,得232020111133334444⎛⎫⎛⎫⎛⎫⨯+⨯+⨯++⨯ ⎪ ⎪ ⎪⎝⎭⎝⎭⎝⎭,此时该算式相当于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和,这个和等于大三角形面积减去1个剩余空白小三角形面积,即2020114,则原算式的值为202011113343. 所以23202011114444⎛⎫⎛⎫⎛⎫++++ ⎪ ⎪ ⎪⎝⎭⎝⎭⎝⎭的值最接近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借助图形来计算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的运用,观察算式特征和图形的关系,将算式值转化为面积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 )人,根据3×大和尚人数+小和尚人数÷3=100,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大和尚有x 人,则小和尚有(100﹣x )人,根据题意得:3x 1003x -+=10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向北走为“+”,则向南走为“﹣”,所以﹣5m 表示向南走5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13.C解析:C【解析】【分析】观察数轴根据点B 与点A 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观察数轴可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因为点A 表示的数是-2,-2+5=3,所以点B 表示的数是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有理数的加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含有相同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的单项式为同类项,故选A . 考点:同类项的概念.1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详解】A 、若x =y ,则x +5=y +5,此选项正确;B 、若x y =,则ax ay =,此选项正确;C、若x=y,当a≠0时x ya a=不成立,故此选项错误;D、若a bc c=,则a b=(c≠0),则 a=b,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二、填空题16.2【解析】【分析】根据输出的结果确定出x的所有可能值即可.【详解】解:当2x-1=17时,x=9,当2x-1=9时,x=5,当2x-1=5时,x=3,当2x-1=3时,x=2,当2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输出的结果确定出x的所有可能值即可.【详解】解:当2x-1=17时,x=9,当2x-1=9时,x=5,当2x-1=5时,x=3,当2x-1=3时,x=2,当2x-1=2时,x=32,不是整数;所以输入的最小正整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程序中的运算过程是解本题的关键.17.-4 ,【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 【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解析:-4,【解析】【分析】先解出4x+3=7方程的值,将相反数算出来再代入5x﹣1=2x+a中算出a即可.【详解】由方程4x+3=7,解得x=1;将x=-1代入5x﹣1=2x+a,解得a=-4.【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解及相反数的概念,关键在于掌握相关知识点.18.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5x+2=(11-x)+3,然后解出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A=B+3∴5x+2=(11-x)+3∴x=2故答案为2.点睛: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5x+2=(11-x)+3,然后解出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A=B+3∴5x+2=(11-x)+3∴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5x+2=(11-x)+3,然后解出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可.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1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解析】【分析】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据此可得结论.【详解】∵OM ⊥l ,ON ⊥l ,∴OM 与ON 重合(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解析: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解析】【分析】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据此可得结论.【详解】∵OM ⊥l ,ON ⊥l ,∴OM 与ON 重合(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答案为: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了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0.【解析】【分析】将代数式化为2(a −b )−6,然后代入(a −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a −b )−6,∵a −b =1,∴原式=2×1−6=−4.故填:-4.【点睛】此题考查解析:4-【解析】【分析】将代数式()226a b -+化为2(a−b )−6,然后代入(a−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26a b -+=2(a−b )−6,∵a−b =1,∴原式=2×1−6=−4.故填:-4.【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21.<.【解析】【分析】先化简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详解】,,∵-0.4<0.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关键在于掌握绝对值和去括号的计算.解析:<.【解析】【分析】先化简各值然后再比较大小.【详解】0.40.4--=-,(0.4)0.4--=,∵-0.4<0.4, ∴0.4--<(0.4)--.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关键在于掌握绝对值和去括号的计算.22.三棱柱有5个面(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根据三棱柱的特点,例如,三棱柱有5个面,三棱柱有6个顶点,三棱柱有9条棱等写出一个即可.【详解】解:∵三棱柱的性质有:三棱柱有5个面,三棱柱有6解析:三棱柱有5个面(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根据三棱柱的特点,例如,三棱柱有5个面,三棱柱有6个顶点,三棱柱有9条棱等写出一个即可.【详解】解:∵三棱柱的性质有:三棱柱有5个面,三棱柱有6个顶点,三棱柱有9条棱,三棱柱的底面形状为三角形等等,∴关于三棱柱的正确结论是:三棱柱有5个面(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三棱柱有5个面(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柱的特点,具有空间想象能力,掌握了三棱柱的顶点、棱、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30【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和邻补角的定义求解.【详解】解:∵∠AOC=∠BOD,且∠AOC+∠BOD=100°,∴∠AOC=50°,∴∠AOD=180°-∠AOC=130°.解析:130【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和邻补角的定义求解.【详解】解:∵∠AOC=∠BOD,且∠AOC+∠BOD=100°,∴∠AOC=50°,∴∠AOD=180°-∠AOC=130°.故答案为130.【点睛】本题考查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及性质.24.-2【解析】【分析】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得.【详解】解:3-|-5|=3-5=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值,有理数的减法解析:-2【解析】【分析】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得.【详解】解:3-|-5|=3-5=3+(-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值,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②.【解析】【分析】本题分别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干墙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能缩短路程,解析:②.【解析】【分析】本题分别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干墙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能缩短路程,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植树时只要定出两颗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所在的直线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②.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解答题26.-2【解析】【分析】先根据整式的乘法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再代入已知数求值即可.【详解】解:原式22226354a b ab a b ab =--+22a b ab =+()ab a b =+当a=2,b=-1时,原式21=-⨯2=-【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整式化简求值. 解题关键点:掌握整式的基本运算法则.27.(1)90°;(2)∠BOD ;(3)不发生改变,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AOC=50°,得到∠AOD=∠COD=25°,∠BOC=130°,求得∠COE =∠BOE=115°.即可求出∠DOE ;(2)由(1)得∠AOD=∠COD=25°,则∠BOD=155°,即可得到答案;(3)设∠AOC =2x ,则∠AOD =∠COD = x ,得到∠COE=90°+x ,即可得到∠DOE =90°.【详解】解:(1)∵∠AOC=50°,∴∠BOC=180°50-︒=130°,∵OD 是∠AOC 的角平分线,∴∠AOD=∠COD=25°,∴∠COE =∠BOE=3601301152︒-︒=︒, ∴∠DOE=115°2590-︒=︒;故答案为:90.(2) 由(1)知∠AOD=∠COD=25°,∴∠BOD=155°,∴图中与∠COD 互补的角为∠BOD ;故答案为:∠BOD.(3)不发生改变,设∠AOC =2x .∵OD 是∠AOC 的平分线,∴∠AOD =∠COD =x ,∴∠BOC =180° ̶ 2x ,∵∠COE =∠BOE ,∴∠COE =360(1802)2x --=90°+x , ∴∠DOE =90°+x ̶ x =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等角的补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进行角度的运算.28.(1)2;(2)9.【解析】【分析】(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将绝对值化简,然后计算;(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1+(―2)+|-3|= 1—2+3= 2(2)2115524326⎛⎫-⨯-+ ⎪⎝⎭ =1152524+2424326-⨯⨯-⨯ = 25-8+12-20= 9【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乘法分配律,掌握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9.(1)-32;(2)0.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23)-(+13)-|-34|-(-14) =(-23)+(-13)-34+14 =-32; (2)-12-(1-0.5)×13×[3-(-3)2] =-1-()113923⨯⨯- =-1-16×(-6) =-1+1=0.【点睛】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0.(1)70°;(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先证明AB EF ,再根据DE BC ∥即可求解. 【详解】(1)解:∵CD 平分ACB ∠,∴12BCD ACB ∠=∠, ∵70ACB ∠=︒,∴35BCD ∠=︒.∵35CDE ∠=︒,∴CDE BCD ∠=∠,∴DE BC ∥,∴70AED ACB ∠=∠=︒.(2)证明:∵180EFC EFD ∠+∠=︒,180BDC EFC ∠+∠=︒,∴EFD BDC ∠=∠,∴AB EF ,∴ADE DEF ∠=∠,∵DE BC ∥,∴ADE B ∠=∠,∴DEF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31.(1)1;(2)﹣1;(3)16;(4)4a 2﹣ab . 【解析】【分析】(1)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乘法,再计算加减即可;(3)先算乘方,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可;(4)按照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1)原式=﹣2÷(﹣2)=1;(2)原式=﹣12×(﹣36)+34×(﹣36)﹣29×(﹣36), =18﹣27+8,=﹣1;(3)原式=﹣1+12×(﹣13)×(2﹣9),=﹣1+12(﹣13)×(﹣7),=﹣1+76,=16;(4)原式=2a2﹣2ab+2a2﹣3ab+4ab,=4a2﹣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整式的化简,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2.(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B,交l于点C即可;(2)根据BO+CO=BC为定长,故需保证AO最小即可,根据垂线段最短,过点A作AO⊥BC于O即可;(3)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连接AC、BD交于点O即可.【详解】解:(1)连接AB,交l于点C,此时AC+BC=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即为AC+BC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点C即为所求;(2)∵点O在BC上∴BO+CO=BC∴AO+BO+CO=AO+BC,而BC为定长,∴当AO+BO+CO最小时,AO也最小过点A作AO⊥BC于O,根据垂线段最短,此时AO最小,AO+BO+CO也最小,如下图所示:点O即为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