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完整篇.doc

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完整篇.doc

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飞利浦的十年转型2010/9/2/10:41商务周刊“就像一个特种部队,里面包括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一起去跟客户做全面的沟通。

”孔祥辉介绍说,由于这个组织结构上的创新,飞利浦在医疗大客户市场的份额有显著提高,其中在一个重要客户中所占份额从5%上升到30%左右,“取得了突破性、飞跃性的成长”。

而从财报上看,飞利浦在中国照明市场的进展似乎更让董事会感到满意。

今年一季度财报中特地提到“照明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取得了重大的增长”,二季报中则是“照明业务的重大增长由中国市场领导”。

“照明的高速增长,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惊奇,某种程度上是预期之中的。

”孔祥辉解释说,“中国目前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机场、桥梁、隧道、火车站?而我们充分的把握了这个市场的商机,配合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受新兴市场的推动,照明在飞利浦总销售额中的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29%。

飞利浦是全球第一大照明厂商,照明也是飞利浦最为传统的业务。

该业务正在发生两个方面的主要变化,一是从灯泡这样的光源产品向灯具、LED、照明以及浴霸等延伸产品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则是从工业照明向家居照明、办公照明领域扩展。

在中国,飞利浦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照明产业链。

除2009年在深圳成立了一个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灯具的区域业务部(RegionalBusinessUnit)之外,总投资6000万欧元的全球最大节能荧光灯生产基地已落户江苏仪征,它的家居照明体验馆两年来在中国已经扩展到超过200家,也获得了杭州京杭大运河夜景亮化和广州电视塔照明这样引人注目的大项目。

“因此我们照明业务增长的幅度连总部都不敢相信。

”孔祥辉笑道。

飞利浦的并购仍在继续。

7月28日,飞利浦宣布收购上海爱培克,这是一家生产超声传感器的公司。

“飞利浦能有充足的财力进行不断地收购,实际上也要依靠前几年转型所打下的基础。

”孔祥辉这样解释公司能够“以危为机”的基础。

2009年,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占飞利浦全球的29%。

而2010年上半年,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比重上升为34%。

深耕中国“在过去的10年间,飞利浦的转型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如影随形。

”这是柯慈雷今年五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演讲中的一句话,如果再算上2007年底的那一次,这已是他第二次来这里演讲了。

而从这种演讲地点的选择中,可以看出飞利浦这家欧洲企业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熟稔和把握程度。

柯慈雷和中国的紧密联系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结下。

1996年到1999年间,柯慈雷曾担任台湾飞利浦总裁,他当时已是飞利浦内定培养的总裁接班人选,被总部派至台湾,除了要吸收台湾飞利浦的成功经验,也让他对亚洲文化及企业有更深度的了解,这使得他成为飞利浦历任CEO中唯一拥有亚洲工作经验的人才。

现任台湾飞利浦总裁庄钧源说,“那三年给了他很大影响,使他不仅学会分辨台湾人、香港人及新加坡人,还知道北京人与上海人有哪些差异。

”“总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定位和想法是将来使其成为一个‘anotherhomeland’,也就是说中国会成为飞利浦另外一个总部。

”孔祥辉说。

在他的大中华区愿景中,除了高赢利的销售增长,还希望中国区能够在飞利浦内部成为一个标杆,并且把飞利浦经营成为一个大众最喜爱的品牌。

[4]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飞利浦的十年转型2010/9/2/10:41商务周刊“就像一个特种部队,里面包括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一起去跟客户做全面的沟通。

”孔祥辉介绍说,由于这个组织结构上的创新,飞利浦在医疗大客户市场的份额有显著提高,其中在一个重要客户中所占份额从5%上升到30%左右,“取得了突破性、飞跃性的成长”。

而从财报上看,飞利浦在中国照明市场的进展似乎更让董事会感到满意。

今年一季度财报中特地提到“照明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取得了重大的增长”,二季报中则是“照明业务的重大增长由中国市场领导”。

“照明的高速增长,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惊奇,某种程度上是预期之中的。

”孔祥辉解释说,“中国目前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机场、桥梁、隧道、火车站?而我们充分的把握了这个市场的商机,配合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受新兴市场的推动,照明在飞利浦总销售额中的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29%。

飞利浦是全球第一大照明厂商,照明也是飞利浦最为传统的业务。

该业务正在发生两个方面的主要变化,一是从灯泡这样的光源产品向灯具、LED、照明以及浴霸等延伸产品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则是从工业照明向家居照明、办公照明领域扩展。

在中国,飞利浦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照明产业链。

除2009年在深圳成立了一个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灯具的区域业务部(RegionalBusinessUnit)之外,总投资6000万欧元的全球最大节能荧光灯生产基地已落户江苏仪征,它的家居照明体验馆两年来在中国已经扩展到超过200家,也获得了杭州京杭大运河夜景亮化和广州电视塔照明这样引人注目的大项目。

“因此我们照明业务增长的幅度连总部都不敢相信。

”孔祥辉笑道。

飞利浦的并购仍在继续。

7月28日,飞利浦宣布收购上海爱培克,这是一家生产超声传感器的公司。

“飞利浦能有充足的财力进行不断地收购,实际上也要依靠前几年转型所打下的基础。

”孔祥辉这样解释公司能够“以危为机”的基础。

2009年,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占飞利浦全球的29%。

而2010年上半年,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的比重上升为34%。

深耕中国“在过去的10年间,飞利浦的转型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如影随形。

”这是柯慈雷今年五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演讲中的一句话,如果再算上2007年底的那一次,这已是他第二次来这里演讲了。

而从这种演讲地点的选择中,可以看出飞利浦这家欧洲企业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熟稔和把握程度。

柯慈雷和中国的紧密联系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结下。

1996年到1999年间,柯慈雷曾担任台湾飞利浦总裁,他当时已是飞利浦内定培养的总裁接班人选,被总部派至台湾,除了要吸收台湾飞利浦的成功经验,也让他对亚洲文化及企业有更深度的了解,这使得他成为飞利浦历任CEO中唯一拥有亚洲工作经验的人才。

现任台湾飞利浦总裁庄钧源说,“那三年给了他很大影响,使他不仅学会分辨台湾人、香港人及新加坡人,还知道北京人与上海人有哪些差异。

”“总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定位和想法是将来使其成为一个‘anotherhomeland’,也就是说中国会成为飞利浦另外一个总部。

”孔祥辉说。

在他的大中华区愿景中,除了高赢利的销售增长,还希望中国区能够在飞利浦内部成为一个标杆,并且把飞利浦经营成为一个大众最喜爱的品牌。

[4]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飞利浦的十年转型2010/9/2/10:41商务周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飞利浦选择削减这个曾给它带来过诸多荣光和金钱、以及曾给消费者留下过无数美好回忆的产品领域呢?飞利浦公司在很多个场合回答过类似提问,但下面这一个似乎最接近问题的实质。

“消费电子和PC行业一样,已经形成了一些标准化的工艺,专注于标准艺的公司获得了规模效益。

”2005年,柯慈雷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如果你观察其他的价值链,比如照明和特殊照明产品,没有标准化的工艺,做一个综合制造商更有好处。

在这些行业,和标准化相反的是,你的优势不仅来自于你如何设计了产品,还包括如何设计了制造工艺。

”显而易见,依靠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来获取利润,并非飞利浦这类欧美企业的强项,而将之外包乃至出售给冠捷这样更具成本优势的企业,然后转而从目前更富技术含量的行业或其中某些价值段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而对于医疗行业,柯慈雷分析的更加细密:“如果是CT扫描仪和其他探测器,它们都位于技术前沿,也是技术优势的来源,所以你将会开发它、拥有它、制造它并销售它。

但用于控制柜中的印刷电路板呢?我们会大规模外包,因为它使用的是标准化的工艺。

”2008年初,按照“愿景2010”的规划,飞利浦将消费电子业务同小和个人护理业务合并,整合成三大业务部门之一的优质生活部门。

“小家电产品的外观设计、制造是很讲究和精细的,但技术上并不是高精尖的东西”。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欧美企业放弃传统的制造业是一个大趋势,这是一个产业梯度转移的问题。

出于易被模仿和成本方面的考虑,他并不太看好飞利浦小家电的前景。

关于如何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孙祥辉认为不应忽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你说大家都可以模仿,那么我们的剃须刀产品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也有很多人去模仿,可是都没有成功。

”同时“比如大家都有MP3产品,可为什么iPod 他非常强调品牌的力量,卖的特别好,大家愿意出高价钱去买呢?”根据飞利浦的调查,飞利浦在中国的品牌资产指数(BrandEquityIndex)达到128,位居其全球市场第三位,仅次于荷兰(152)和印度(145),远高于俄罗斯(103)和美国(98)。

“我们要非常感谢以前的管理团队在中国25年的经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品牌基础,但是我们现在希望能在很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孔祥辉介绍说,他们已经为此做了一个系统而细致的三年品牌规划,以照明为例:在室外照明方面主打“City.People.Light”(和谐城市.光影未来)的品牌理念;办公照明主推“GreenBuilding”的绿色建筑理念;家居照明则用“GreenSwitch”(绿色转换)的口号来引导从白炽灯到节能灯的变化。

“用灯的全面解决方案,使用户情绪上、生活上更舒适更美满,从而直接、间接地去衬托飞利浦整个品牌的形象——健康舒适、优质生活领域的精于心·简于形。

”实际上,目前飞利浦优质生活业务的利润率相对确实偏低,2010年上半年的EBITA利润率为8.2%,低于照明业务的12.4%和医疗保健业务的9.8%。

而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优质生活业务在中国的EBITA利润率并不低,”孔祥辉说,“目前优质生活在中国的19个不同的产品类别中,有11个是处在行业第一地位的,其他的也都在前三。

我们每年都会对这些产品线进行评估,然后做出必要的取舍调整。

”他透露说,飞利浦将在中国加大对优质生活业务的投入,母婴护理、厨房电器、解决空气和水污染以及农药残留问题的产品,都会是新的发展方向。

[6]飞利浦的十年转型-飞利浦,企业转型,企业发展飞利浦的十年转型2010/9/2/10:41商务周刊经过近10年的漫长转型,一度迷航的飞利浦终于重新校准了航向。

但随后得以轻盈穿越风暴,并迅速拉升出低利润区的强劲表现,却有赖于中国等新兴引擎的澎湃动力——这并不奇怪,“我们是一家专为中国而打造的公司”利浦要更换“机长”了。

7月8日,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宣布任命万豪敦(FransvanHouten)为公司下任CEO,他将首先出任首席运营官(COO),明年4月正式接任柯慈雷(GerardKleisterle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