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Visual FoxPro6.0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
Visual FoxPro6.0程序设计教程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
2017/6/21 10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应用程序1 数据集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2
应用程序n
数据集n
图1.1
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2017/6/21
11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2、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文件的区别,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被多次存取。
⑶ 数据与程序相互依赖, 即数据 文件是为了满足特定业务领域某部门的专门 需要而设计的,服务于某一特定应用程序,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度大; ⑷ 数据的结构化差,独立性差.
2017/6/21 1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2、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2017/6/21
8
1.1.1 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
2. 信息 ( Information )
经过加工处理, 能影响人类行为, 具有特定形式的有用数据.
3. 数据处理
就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实质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它包 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 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应 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VFP6.0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库 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等。
2017/6/21
3
目
录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 VFP6.0数据基础 VFP数据库及操作 索引、排序与多表操作 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查询与视图 程序设计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表单设计与应用 报表设计与应用 菜单设计与应用 应用系统的开发、编译与发布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例
目的: 获得有用的数据 ─ 信息.
2017/6/21
9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当时的计算机发展状况: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硬件看,无磁盘
等直接存储介质;从软件看,无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处理 采用批处理。
主要特点:
⑴ 没有数据管理软件系统, 一切数据管理由人工实施; ⑵ 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 应一个程序, 相互依赖, 不能共 享,即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利用,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 在大量的重复数据,称为数据冗余。 ⑶ 数据不能保存, 程序运行完毕, 数据即丢失; ⑷ 数据未结构化, 独立性差.
2017/6/21 7
1.1.1 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
1、数据( Data )
用于表达、描述、记录客观事物属性, 能被接收、识别和存储的某种 物理符号。
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其二是 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数据不仅包括数字、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 据,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但是 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字数据。 数据分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 计算机能接收、识别、存储、处理的是 二进制数据.
4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2017/6/21
参考教材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 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 [2]Visual FoxPro6.0 程序设计 梁成华 赵晓云 主编
当时的计算机发展状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 还大量用于管理;硬件上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软件方面,出 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 为文件系统(专门管理外存储器的数据管理软件) 主要特点: ⑴ 有专门的文件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管理; ⑵数据和程序有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有了程序文件和数据
[3]其它有关 Visual FoxPro 的教材、书籍等.
2017/6/21
5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
1.1—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2—数据库系统 1.3—数据模型 1.4—关系数据库 1.5—Visual FoxPro6.0系统概述 1.6—项目管理器
2017/6/21
6
1.1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应用程序1 文件系统 数据文件1
应用程序2
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n
数据文件2
数据文件n
硬件
图1.2 文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的关系Βιβλιοθήκη 2017/6/2113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3. 数据库管理阶段(60年代后期至今)
Visual FoxPro6.0 程序设计教程
A Coursebook on VFP 6.0 Programming
2017/6/21
1
管理系
主讲:杨慧珠 办公室:A1S414
2017/6/21
2
课程性质和目的
学时数:56学时 上机时数:24学时
学分:5学分(3.5+1.5)
性质:是工商管理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专业 的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1940 ~ 60年代中期, 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 1960年代中后期, 进入数据处理领域, 数据库技术产生:
60年代中期, 美国系统发展公司首次采用“DataBase”;
68年, IBM 研制开发了层次结构的数据管理系统 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69年, 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提出网状结构数据库系统规范报告; 1970年, IBM 的 E.F.Codd 提出数据库关系模型, 美国一些大学和 公司开始研制基于关系理论的数据库系统; 1980年代, 推出多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如应用于大中型计算机的 DB2、Oracle、Sybase、Informix、SQL Server 等; 应用于微型 机的 dBase、FoxBase、FoxPro、Visual FoxPro、Access、 Clipper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