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 植物病虫害防治理念
(1)生态防治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包括绿化植物以及各种有害或有益的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制约,使园林生态系统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个元素出现了变化,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需要确保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减少病虫害存在的同时,要尽量少的使用化学药剂,可以采取引进病虫天敌的方式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增强园林生态系统自身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保证其稳定性。
(2)科学发展
很多工作人员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着误解,认为防治病虫害就是消灭园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有害生物[1]。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念并不可取,如果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全部被消灭了,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园林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的数量进行调节,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其对绿化植物造成的危害有限,不会影响观赏。
2 病虫害种类
(1)蚜虫
蚜虫在是园林生态系统中十分常见的害虫,其繁殖能力极强,能够对蔷薇、白术、菊花等多种植物造成危害。
蚜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其分泌物对植物有较大的危害,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且会导致花、叶或芽的畸形,并为病菌的生长提供条件。
(2)叶枯病
叶枯病一般是从植物的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生,然后整片叶子开始出现大小不规则的斑点,病斑逐渐增多,最终导致树叶枯死。
3 防治技术
(1)蚜虫的防治
春季时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少,工作人员应该在此阶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使用清水对植物上存在的虫体进行冲刷,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药剂;对蚜虫的天敌进行保护,使其能够对蚜虫的繁殖进行抑制;在蚜虫危害的初期,可以使用生物抑制剂对其抑制。
工作人员需要尽早对蚜虫进行防治,避免其危害加重,引起其他的病虫害。
(2)叶枯病的防治
秋季工作人员应及时将落叶清理干净,并集中在一处进行焚烧,减少叶枯病的传染源;对于叶枯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高锰酸钾1000倍液对苗木进行浸泡,增加其对叶枯病的抵御能力;加大日常管理工作的力度,防止出现土壤中积水过多的现象;控制植物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不宜过密,确保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且环境通风良好;控制肥料的使用。